我的父亲的优美散文随笔
戴一顶有点发白的帽子,身体有点清瘦。手里编织着毛衣,胳臂弯里还夹一根赶羊的鞭子,每天赶着他的羊群,去大山里放牧,风雨无阻,这就是我记忆里最清晰的父亲的模样。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的中部,跟很多地方一样,没有什么独特的风景,只有山坡、沟豁、梯田、河道。记忆中的家乡贫穷、落后,因为六七十年代还是计划经济,那时候的农村,人们思想、观念,还是特别的闭塞。
父亲就是在那年月,度过了他生命中最辛劳的日子。我们兄妹六个那时的生活,全凭父母俩个的劳动所挣的工分过日子。记得父亲在队里是个饲养员,照管饲养队里那些牛羊,很是辛苦,母亲一直是队里的劳动模范,俩口子就任劳任怨养育着他的儿女们。
父亲是个特别乐观的人,整天赶着他的羊群在山坡河道里嘻嘻哈哈,好像生活的艰辛,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也时常会跟比他小的毛孩子们说笑、打闹。可能是他听力不好的原因,那些小孩会时常说些欺负他的话,不知道他是否听明白了没有?也没有看见他发过火。反正我们有时听见会特别生气的,有时也会说父亲没大没小的,让那些小辈胡说八道,就是不应该搭理那些人。可他还是我行我素,从来不理会我们的劝告,惹得我们姐妹都不高兴,因为那是相当没有面子的事。
父亲编织毛衣的水平很高,那时候在农村还是特别受欢迎的。邻居家的大爷、大娘们,时常会托他给自己家的孩子织毛衣、毛裤什么的,那是来者不拒,统统接纳,也没有什么报酬,就是一些人会在收到衣服以后,象征性地送一点冰糖茶叶之类的东西表示感谢。那个年月,家家都穷,就那点,都足以让父亲高兴一段时间。因此他就在放羊的时候利用空闲,给人织毛衣,到他快走完人生路时,还有两件毛衣没有给编织完。也成为了他的遗憾?
我记忆里的父亲好像不太爱干家里的活,家里都是母亲在操心,除了家里的大活。他会时常去奶奶的娘家,帮助那些表婶,表叔家人干活,这是我当时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就喜欢去给他们干活呢?现在想啊,可能是奶奶去世得早,不在了,喜欢舅爷爷和舅奶奶对他的那份爱,于是他想回报的原因吧,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只是猜测而已。
七十年代末,两个姐姐相继出嫁,哥哥也去省城上学,家里的经济是捉肘见襟的困难,只能靠地上那点微薄的收入勉强的度日。那时候地里种的麦子产量也不高,收成不好,家里吃饭经常断顿。有时候遇到天灾,就会连成本也收不回来,全凭国家救济点玉米。
土豆就成了各家各户的主食了。我们那山坡地上,就是适合播种土豆,那东西对土壤要求不高,产量特别好,再者就是地上种点杂粮,以次度过那些贫困的年月。
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父母亲就会把仅有的那点吃的,尽量的让我们多吃,他们则会少吃点。我们还小,也还不知道父母生养我们的困难,不会为他们着想,就是有空闲了,帮助干点农活,减轻点父母的劳动量。
有那么几次我跟伙伴,星期天去给猪拾猪草。看见队里果园里的苹果,那时候还没有成熟,因为经常吃不饱,就偷偷地钻进去,摘了一些果子,当时让看护果园的人发现了,她也看着孩子们可怜,就没有告诉父母,只是把我们几个教训了一顿,就放行了。后来,不知道父亲怎么就知道了,狠狠地收拾了我们一回,告诉我们:“人哪怕没有饭吃、饿着,也是绝对不能去偷。要想以后吃饱饭,就去好好的学习,好好干活,用自己的手和劳动去换取果实,要是以后再看见你们偷东西,会打断你们的手。”从此以后,我们记住了父亲的话,偷是世界上最可耻的事,这一辈子不再去犯。
没有文化的父母,靠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明白做人的道理。
一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日子才慢慢的有点好起来,可是还是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靠自己家养的那点羊,已经没法改变生活的模样。那时候的人们,观念已经在开始转变,都纷纷去大城市打工,在外边包工程的表叔就叫父亲去他工地上,干小工的活。那时候,父亲已经是快奔50的人了,哥哥在外边工作,也还没有成家,对家里也补贴不上。弟妹还小,为了生活,还是去了省城打工,家里地上的活,就都是我跟妈妈干了。
那时我已经初中毕业,回家劳动了。到天冷了父亲回来时,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双袜子,我们几个好开心,高兴劲没法言说。那时的外边挣钱,工资是到劳动结束以后,过好长时间才能拿到手的。父亲只是靠在工地上干活时捡水泥袋,那时是牛皮纸袋,然后去卖钱,积攒了一点,给我们一人又买点礼物带回来。那几个月好像也没有挣上多少钱,那时一天才是2块钱的工钱,到了第二年,父亲就早早又去了,只是五月份哥哥结婚时回家了一回,后来就又去了工地,我们都在家里盼着父亲给我们多挣点钱,让我们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记得那一年也没有挣着多少钱的,因为天时常下雨,出工的时间不多。
转眼已经是八六年了,小侄女也出生了,我就去给哥哥看孩子。父亲就又在农闲的时候去了工地,反正那样也挣不了什么钱的,就是补贴点家用,他自己也乐意去,就没有人阻拦他。农村,农民的日子就都是那么过的,辛苦是他们一辈子生活,为了儿女,为了家,更是作为父母的责任,也就无怨无悔。
记得一九八七年那一年秋季,父亲就从工地突然回家来了,当时我看见父亲回来很高兴,可是看脸色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脸是黄色的,还好像很疲乏。听了父亲地诉说,才知道是生病了才回的家。大夫说父亲害的是肝炎,因为那一年是肝炎传染最厉害的一年,当时就让农医给看,然后托人找关系去县城住院。
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又离开了父亲去带孩子了。就那样父亲的病情快速的恶化,去医院三天就确诊 了,肝萎缩,要命的病,我们全部听傻了。父亲才刚刚五十二岁,我们的日子还没有过好,还有三个孩子没有长大成家,我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呢。听妈妈说,父亲是从医院哭着回家的。就是,父亲的责任还没有尽,不甘心就这么撂下孩子。可是老天它不管这些了,他要将父亲生生地带走。
当我们接到电报的时候,哥哥又去外边出差了。我跟嫂子俩个人,当时就买票领着侄女连夜往家赶。车上没有座位,是站着。那个年月,坐车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车速慢不说,还经常没有座位,九百公里路必须两天才能赶回去。到家一看,父亲已经躺在床上起不来了,但当第一次看见小孙女时,还是很高兴,嘴里叨叨多想抱抱孩子,可父亲已经没有了力气。那个小家伙也对没有见过面的爷爷,显得特别的亲切。我领她好长时间,回家看见了没有见过面的爷爷,她就开始会叫爷爷了。那也许就是亲情,所谓的血缘吧!
时间已经把那些悲伤的回忆拉得久远,心灵里已经对父亲的模样有点模糊,可是那份撕心裂肺、掏肝掏肠、生离死别的痛,这辈子忘不了。我会从此以后没有了父亲,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弟弟妹妹以后谁来抚养长大?天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我还没有给父亲给过一分钱,没有尽过一天孝,就这么残忍地把我们分开!
我们姐妹抱头痛哭,好像有流不完的眼泪,心,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痛苦蔓延。妈妈还年轻,她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强 ,因为她就是孩子的主心骨。就在我们的悲声中,无数人的惋惜里父亲离开了,撂下一切,去了天堂,回到那个据说是没有病痛的折磨,没有辛苦劳作的天堂。不管我们千万次地呼唤,父亲就这么没有了踪迹,留下的.是没有完结的思念……更让我觉得无法接受的是,父亲看病、埋葬的费用,全都是自己挣的钱,我没有一点能力在父亲有生之年给予回馈,让人痛彻心扉。
上帝给了我们一生的缘分,却又活生生的把它割断,有时想想,人生怎么就这么多的苦闷无边?既然结下了一份难舍的情缘,为何还要用离去考验?
曾经看见莫言的一句名言:“人生是需要用苦难侵泡的,没有了伤痛的人生,就少了炫彩和厚重。只有在伤口中盛开的花朵,才是陪伴我们默默前行的风景,不要去在意那些委屈。该铭记的,就把他雕刻在心灵的石碑上。该淡忘的,就让它融入宣泄的泪水中……”看见这些勉励人的话,才觉得人生里苦难,分离是不可避免的,才会让心里多点安宁。
我的父亲,太普通了,普通得没有一点特点,以至于没有留下多少让我们为之自豪的才富……
拿我的愚见,人生是不用以成败论英雄的。平凡的人,自有他平凡的魅力。那就是:默默的、无谓的、那种付出,就像大地上春天一季的小草,虽然短暂,却也用绿色装点了原野,那就已经足够了。父亲您的品行,儿女会传承。
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化作山脉。”我仿佛觉得父亲也化作了山脉,是儿女心中的那座高山!父亲离开已经三十年了,想你、念你,也只能在梦里,唯一能给予你的,就是节日的那份香钱,和那化作青烟的一丝丝浓浓的思念之情。
父亲,安息吧!没有了您,孩子们也都努力的长大,日子在慢慢地变好。孙子们,学习都很上进,也考取了好的大学,让我们欣慰的是,妈妈的身体也算不错,我们还有机会给她老人家尽孝。遗憾的就是没法为父亲做点什么,只能把思念执笔涂鸦。
天堂的父亲,愿你安好;相约来世;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