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小记散文随笔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记不清了,浮山渐渐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闲暇时爬爬浮山,也是不错的锻炼身体方式;没事时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浮山发呆,也是上佳的活动心情的办法。在教室里、办公室里,一抬头,浮山就扑进眼中。既不苍茫也不巍峨的浮山,却是那样亲切地每天出现在眼前,让你心中感到那么实在、踏实。有那么一天,在教室里,我讲到了青岛,讲到了青岛文化,就那么无意间、不经意地抬了下头,心中怦然心动,哦,浮山,这应该就是心中的浮山……

浮山小记散文随笔

  沿浮山西侧挺进,置身于山野之间,你感受到的首先是山的自然、清新、质朴。绿松、黄栌、红枫点缀着浮山,沟沟壑壑,青翠可爱,或睛天碧日,或浮云缭绕,大海成为相得益彰的映照,更加显出靓丽动人的姿态。浮山少古迹,因而她更趋自然;浮山未开发,所以她更为质朴、可爱。浮山沟涧之间的无数泉眼,汩汩流动着地底的清水。清早进山打水的人们,享受的是山里的空气、泉里的水,感动的是与浮山交流的情感对话。每每遇到进山打水者,看到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生活的享受,写着亲近自然的心满意足。

  经过一段崎岖蜿蜒的山路,渐登渐高的.浮山让你不觉产生登高俯视青岛全貌的空阔感和辽远感。你可能会因登高而气喘吁吁,也可能会因为小路难走而心生倦意,但爬上一个山坡,你转身俯视时,心就开阔了、放松了。面前的那些山头,你就会跃跃欲试,兴奋的心情豁然而出。浮山不是高山,只有海拔不到400米,但浮山从海边拔地而起,雄奇之势与碧波荡漾的黄海形成恰到好处的映衬。站在浮山顶上的某个山峰、崖壁或奇形石上,你都会产生■受天风,衣袂飘然,领受抖落衣襟凡尘的洒脱的感受。那里没有名人的题字,没有命名,没有石刻,你无法在浮山上找到浮山历史演变的沧桑,只有那些游人的即兴之作,涂鸦着浮山的素面朝天。不知何人涂写在峭壁上一首《浮山行(其一)》绝句,虽然风雨浸蚀得字迹有些模糊,但可以从中看到一点游人的雅兴:“沧桑无语几经年,青翠依旧十里山,净土一杯今安在,满目斜阳映杜鹃。”我不知道作者是否当年在浮山有留下过什么故事,也不知道他是否重游浮山有感而发,些许的沧桑感与浮山的质朴恰好构成了映衬,斑驳的字迹与岩石融为一体,古朴中透着些原始的意味。

  浮山不高,也无神仙之类的传说。荒山野岭,杂树横生,片片红叶,丛丛茅草,着实让人感觉有些荒芜和杂乱。浮山脚下有庵,却叫“荒草庵”,既无盛名,也无人关注,而一个“荒”字却还原了浮山的本色。不过,浮山上的“云洞”让人产生了许多想象。站在洞前,看着洞内修炼者曾经用过的简单用具,洞壁上的佛像,以及洞前善男信女们许愿并系在树上的红绸,你会想象起修炼者的模样,感受着佛家的哲学人生。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为性全先生题写的对联刻在洞门两侧:“藓崖直上飞双屐,云洞前头岸幅巾”。因为缺少文字记载,我们不知道这幅门联,是否就是为洞中主人专门题写的。当然,蔡元培几次来到青岛,与青岛结下了各种缘份,也许是某一天与某位高僧畅谈之后题写了这幅对联。这成为我们想象浮山的一点缘由。回头再看,云洞也是如此清明、干净,如同浮山一样,不求功名,只愿本真的存在,在闹市之侧,寻一块静然之地,参悟人生的要义。

  站在浮山上,无需登高望远,便有胸纳千沟万壑,目极大海辽远之感。向东远望,拔地而起的崂山越发让人觉得苍茫有力;向西看去,湛山一脉,从城市的中心蜿蜒而来。看看这样的山脉、人脉和文脉,我突然想到,我们常常将浮山视为崂山的余脉,从地理学上说可能是如此,但我们如果从小鱼山、太平山、湛山、浮山、午山最后到崂山,这一脉山岭从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拔起,形成了崂山独特的魅力。因而,我更愿意把浮山看作青岛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中转站,从小鱼山开始,现代大学教育和城市文化,已经凝聚为一种精神贯通于城市的街道小巷、角角落落,文化的脉络已经形成,经由太平山、湛山,逐渐提升着这种精神,到浮山这里,城市的人文与海山的自然形态结合在一起,文明的浮躁与自然的原生态发生了碰撞,青岛文化的血脉得到了新的承传,浮山因为一所大学创建而与青岛对接起来,向东延伸,经过午山等山脉的传承,一点点提起了山的气势,聚集而成崂山之雄奇。在这其中既有本土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也有来自于异域的基督教文化,既有现代城市文化,也有本色本土的乡土文化,种种文化,串联起了青岛文化的独特风格。

  环视浮山,座座山峰连成所谓“浮山九点”,这真是再恰当不过形象描绘了,山顶拔起的九个连成一片的“点”,层层叠叠、缠缠绵绵、绵延不断。如果不是亲身攀登,你可能体验不到“九点”之挺拔险峻之势,也不会有乘风浮云、海山如画的感受。这时,你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没有故事、没有传说、没有记载、没有历史的浮山,正是你心目中值得期待、值得记忆的山,你可能会由此联想到一位诗人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