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吝回报的父亲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拥有着蔑匠手艺的父亲,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通过编制竹制品出卖,不过几年的努力,便使全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为方便我们上学,父亲便在镇子上租了房子。 那时的镇子,主要是以木板房为主的。为防火灾,镇上便专门雇了人,晚上值更。值更人的主要任务,便是每天晚上,拿着个铁喇叭,在镇子的大街小巷,来回喊叫:"各、家、各、户,小、心、火、烛……"。记得镇子上的这位值更人,是一位带有残疾的中年人,姓郭,因有残疾,干不了重活,镇里出于照顾残疾人的原因,便让他负责值更,当然待遇是很低的。因为待遇低,且又有残疾,因而,镇子上的人,对于值更人老郭,颇有几分瞧不起。每每见到值更人老郭,从门口走过,便会半是玩笑、半是嘲弄地喊道"各家各户,小心火一一烛……"后半句还故意拖得老长。此时,值更人老郭又不敢发作,只是默不作声地瞪一眼,便继续他的"……小、心、火、烛……”的例行喊话。然而父亲却全然不同,每当值更的老郭,从我们家门口经过,父亲只要一看到,便会邀他进屋来喝口茶、卷一根"喇叭筒"烟,歇歇脚再走。此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喝了茶、抽了烟的值更人老郭,比之前的喊话,腰板似乎明显地要挺直了一些…… 虽然,父亲从未向我说过,为什么要"厚待"值更人老郭,但我知道,以父亲的善良本性,他是在用些微的关心,回报着值更人老郭,对于确保全镇平安的辛苦付出。
2、五个同龄人一起,步行几十公里,到离家很远的大山中去砍楠竹。 砍了楠竹之后,父亲他们便会扎成竹排,沿四都河放竹排下来。父亲从来就不是一个放排工,他也深知放排的危险,但是为了生活,为了全家人的吃喝,他不顾河流中的险滩急流,义不容辞地当上了业余的"放排工”。竹排上,则会搭一些父亲在大山中搜寻到的食物:玉米、荞麦、红薯、白薯、南瓜等,有时甚至还会带回来一些野鸡、野猪、麂子肉,确保了全家人,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里,至少有食物充饥。放排回来的竹子,父亲则会在竹器社里破成蔑片,然后,带领全家老少齐上阵,织成箩筐、竹席等,销给供销社,赚些加工费,解决全家吃、穿的基本需求。为此,父亲每天都是天刚放亮就起床,去镇上的竹器社做事,晚上则会工作到很晚,才会回家休息,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了父亲不分昼夜的辛勤劳作,全家人的基本生活,总是能得到保障,既便偶尔也会吃一些杂粮充饥,总之是没有挨过饿。由此,我读懂了父亲的勤劳执着,不放弃。
3、知足而乐的父亲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子女们的长大成人,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父亲的境遇终于有了彻底改观,再也不用为柴米油盐而日夜操劳,此时的父亲展现的是知足而乐的豁达。比如,90年代末,当我终于在县城里面有了自己的房子,便把父母接来一起住,父亲便十分高兴。只是,当我们每餐都会荤素搭配地多炒几个菜时,父亲有些不适应了,便唠叨道:“这个太浪费了,不需要这么多菜的,一顿一个菜就行了。" 父亲的唠叨,让我的思绪一下又回到了小时的生活。那时家里的生活是相当的简朴,每顿饭,一般只做一个菜。比如,炒个白菜,这顿饭就只有白菜;炒个酸菜,就只吃酸菜;偶尔炒个肉吃,就只有肉,十分的单调。 父亲的唠叨,使我猛然想起,小时父母所过的艰难生活,出于内心的救赎吧,我便尽量把家里的伙食搞得丰盛些,有时甚至比小时过年吃的年夜饭,都还丰盛。时间久了,父亲便感叹道:"如今的日子,真是好过了,又不用愁吃,又不用愁穿。真是从未有过的好呢。"好知足的父亲!为吃、穿劳累了大半辈子,却又时时愁吃、愁穿的父亲,在尝到吃、穿不愁的滋味之后,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满足。 没有文化的父亲,从不曾给我讲过大道理,亦从未给我规划过未来要一定怎么样。他只以他的勤劳、付出和担当,潜移着我做人的准则,净化了我处世的哲学。读懂父亲,踏实了我的内心;读懂父亲,坚定了我的意志;读懂父亲,我收获了生存中满满的正能量。读懂了父亲,其实就是读懂了世世代代,血脉相传的为父之道和为人之本。
4、艰难生活中的父亲 从我懂得记事起,我便记得,上世纪70年代,因大兴"割资本主义尾巴",在农村,人们除了在生产队从事集体生产,是不允许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植作物的。而集体生产,根本就生产不出足够的粮食,供每个家庭食用,因而那时的农村,生活十分艰难,大多数的家庭都处于度日唯艰的状态。为解决全家7口人的吃饭问题,父亲经常与跟他一样,肩负家庭责任的
5、读懂父亲散文 忽然觉得,父亲虽然没有文化,却象是一本书,读懂了,便有了人生的坐标。只是这书中,没有文字。它是用父亲84年的人生经历,写就。需要我用一生去细细品读、慢慢领悟。 ——题记 一、病中的父亲 父亲出生于1933年。因为历史的原因,父亲没有上过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去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脑中风,使父亲落下了半身不遂的病。也因此之故,我与父亲的接触便变得"亲密"起来:背他去医院、扶他上厕所、给他洗脸洗澡刮胡子、喂他吃饭等。通过与父亲的"亲密"接触,我发现了看似十分平凡且普通的父亲,其实有着让我时时感动的品格。比如,扶他去厕所,他一进厕所,便会吃力地说道:"你、出去、上厕所好臭的。”虽然因中风而舌头僵硬,说话很吃力,但他总会非常努力地让我能听懂;给他洗澡,父亲同样会努力地用自己还能正常活动的左手给自己洗,结巴着叫我站远点,不要溅湿了衣服;给他喂饭,也只是在刚发病,不能动弹的时候才让我喂,病情稍有好转,能自己坐起来,便要自己用左手拿个匙子慢慢挑着吃,虽然吃得有些费力,却不肯让人喂着吃,生怕给我们添麻烦。 看着父亲的病,如此严重,却仍然时时刻刻地在替子女们着想。感动之余,忽然觉得,没有文化的父亲,其实在用一举一动,书写着他与生俱来的坚强与担当,品读父亲,我受益终生。
6、身为长子的父亲 父亲是爷爷奶奶的长子。听母亲说,在她嫁给父亲之前,爷爷就去世了。因为奶奶裹了脚,做不了体力活,身为长子的父亲,是身兼两个家的"父亲"的:既是奶奶家的"父亲"一一照顾奶奶和尚处年少的我的4位叔叔姑姑们,又要担当起,撑起自己的"小家"的任务。因为肩负着重担,使得父亲除了专致于养家糊口,无暇它顾,以致于错失了改变自己和自己"小家"命运的机会。 时常听母亲说,她与父亲结婚才几年,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村里就来了扫盲队。通过扫盲,村里那些与父亲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大多成为了有文化的人,并且因为有了文化,被招收进了当时百废待兴的各级各部门,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公家"的人,不仅脱离了繁重的农业生产,还过上了远比种田要好的生活。当时,母亲也是替父亲报了名的,期望通过扫盲,父亲也能成为有文化的人,从而改变全家人的命运。父亲在上了几次扫盲班之后,刚刚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便因"两个家庭"生活的重压,退出了扫盲班,义无反顾地把照顾两个家庭,放在了第一位,把自己的"前途"放在了末位。为此事,母亲也唠叨了父亲几十年,父亲却从不辩解,只是默不作声地听。从父亲的沉默中,我读出了他"长兄如父"和身为人父的双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