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友情随笔散文

  珍惜友情随笔散文

  近些日子,总被一些事情困扰着,胸中的疑团总像线团一样,零乱地缠绕在我的心头,看似平常简单,解之却麻烦,以致心烦意乱。

珍惜友情随笔散文

  闲时看书,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三国时,管宁和华歆是同窗好友。一次,他们在一起锄地,翻出一块金子。华歆喜出望外,想据为已有,管宁却无动于衷;又有一次,一个大官坐着车子路过,车子装饰十分豪华,华歆赶紧丢下书本出去看,管宁一把拔出身上的刀,把两人坐的席子割成两半,从此同华歆断绝朋友关系。

  我对管宁的做法非常困惑,既然是朋友,就应该帮助他进步,对他的问题应该提出善意的批评,如果因一点小事就割席绝交,这是朋友的做法吗?这使我想起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管仲与鲍叔是一对好朋友,年轻的时候,他们一同做生意。管仲家里穷,常常多拿钱。但鲍叔牙毫不在意,始终对管仲好。后来,鲍叔牙做了齐国公子小白的家臣,管仲做了公子纠的家臣。当公子纠被杀,管仲入狱的时候,鲍叔牙力荐管仲做宰相。管仲被任用当了齐国的宰相后,齐国大治,齐桓公称霸诸国,九次会合诸侯,辅佐周朝天下。这些成绩全靠管仲的谋略。

  管仲的大业是谁成全的?当然是鲍叔牙,是他用理解和信任使得管仲能够在春秋时候展示才能,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谈到友情,我真得不知如何说。当我们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心茫茫然不知所措,突然背后猛挨了一拳,不用说那就是朋友!朋友间无论怎么的动作都掩饰不了我们内心的快乐,就算是再夸张的声调都能让过往的人原谅。今天,我们走在路上,后背和肩膀总是期待着这不轻的拳头,没有了这份期待的心该是多么无聊和空虚!

  人到中年,渐渐地各种宏大的事业悄悄地消失,朋友的情意越来越强烈地点据着大脑深处。那种报答朋友,安慰朋友,感谢朋友,不让朋友们后悔与自己交往一场的感觉越来越重。现在想想,我们的所谓成功,都是与朋友们分不开的,是朋友们肯定的快乐的眼神让我们有了企盼。我们也许关爱人类,关爱苍生,并不是以朋友为精神目标的,但朋友仍是我们鼓励者。

  由此说来,朋友是重要的,朋友之间是需要理解和尊重的。然而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金钱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谁能辨别出友情的真假呢?

  在我小时候,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春天来临的季节,我们相约到野外挖野菜。我的眼尖,手快,不一会就挖了多半筐,她却连筐底也没有填满。我加快了挖野菜的速度,为的是能帮她也挖满筐。因为在中国北方的七十后代,经济不景气,绝大部分家庭吃不饱饭,野菜是我们的粮食,挖满一筐野菜是一家人一天的口粮。当我偶然直直酸痛的腰时,我看到了一个不愿看到的景象:她从我的野菜筐里偷野菜。我恨恨地走到了她的面前,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拿过野菜筐。从那以后,她从我的朋友中永远地消失了。当时不理解她,如果她不这样做,我也会帮她的,可她的行为让我感到可耻!我从此不再当她是朋友。也就是从那件事以后,我对朋友的概念有了认识,选择朋友也是小心翼翼。

  前不久,我的一个好友来向我哭诉,她借给了一个好朋友二万元钱,当时以为是朋友,她没有要借据。事过两年,当她对朋友提起的时候,朋友竟然一口否认曾向她借过钱。这还不算,竟有谣言四起,她成了一个借钱不还的小人。追查下去,她的`朋友竟是谣言的制造者。当她向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没有心疼钱,而是痛惜地说:“可惜了这么多年的友情。”

  这算是友情吗?友情也有阴暗面的。友情其实就同探测仪一样,它会告知你所生活的领域的真实与虚伪。当年我也曾在阴暗面里困苦,也曾痛苦地挣扎过,我品尝过那种滋味。我知道,当我的朋友突然对冷眼相对,栽赃陷害,那就意味着我必须离开,因为我的存在使得他们不安宁,我自己也处在危险之中,昨日的友情,早已经消失到了汪洋大海,我只有奋力划着我的小船奔向远处的巷口。不必告别,也不要留话,一切都没有意义了,还是快点离开为妙。

  我记得英国诗人赫巴德曾说过:“一个人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我赞同他的话,尽管有时友情的所求不全是坏事,有的友情在于能推进工作的进步,有的友情在于能分担忧愁……可这友情却成了地地道道的工具,那友情的自身又有什么呢?那些关上门来,喝酒谈天把对方奉为“知己”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吗?我觉得,真正的友情是无所求的,朋友就是朋友,除此外什么也不是。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曲“高山流水”让他们成了好朋友。岁月没有留念他们的容颜,却留念了“高山流水”这四个字,成了渴望友情的强烈而又微妙的音律。

  闭上眼,把人类有所求的朋友删一删,把无所求的朋友数一数,你的朋友中还有几个?所剩无几的朋友又怎样维护?你可曾想过?

  因为朋友太熟了,考虑对方的时候已经不再做换位的体验,只是顺着自己和思路进行推测和预算,就连朋友的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不能容忍。这样的结果让友情成了负担,重负下必然是心力疲惫,不堪忍受,其必然会让友情走向灭亡。就算是鲍叔牙再世,对管仲用这样的方法评价,管仲也难成气候。

  朋友是要相互信任的,可有时难免会产生误会。以为朋友是可以理解的,做什么事也不用说明的。美国作家威尔逊说:“理解无疑是培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在生活中,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相互信任的基石,是消除隔阂的良药……可是,当误会真的来临时, 朋友反目为仇,最后不可收场,信任的大厦就在脚下轰然倒塌。你知道吗?信任是友情的基石,沟通则是友情的助燃剂。

  我们的生活很平淡,一般不会碰到大厦倒塌的时候,也无法验证友情的基石是水泥还是沙子做成的。可一旦获得了友情,我们是不是要好好地珍惜呢?如同珍爱我们的生命一样,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