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忆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这首咏叹清明的诗句,诵念至今,大约让人体味最深的便是“断魂”一词。一年里最明艳灿烂的春日,也是让人深切怀念的日子。通常清明节前后都会细雨绵绵的,但今年也许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我想起另一首古诗,宋朝程颢的《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这些古人的诗句正契合清明节的两大主题——祭扫和踏青。
今年去祭拜母亲提前到了清明之前,以前总是担忧,因为听人说,亲人去世的三年里必须在正清明(清明当天)去扫墓。后来问过师父才宽下心来,他说扫墓祭拜是我们对已故亲人思念的一种表达,没有刻意的时间规定,哪天都可以去,只是传统上讲清明这天好像更加符合民间风俗罢了。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有一个关于关于清明节出典的传说,古时候又称为“寒食节”,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为了纪念从不居功自傲的介子推而下令全国在清明的三天不点火煮食,只吃冷的饭菜,故此得名。清明原本只是一个节气,到了唐朝,才正式将清明这个节气也列为节日,也有称为“鬼节”的。而清明洒扫坟墓、祭祀先祖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传统了,可以追溯上千年。
民间在各地又保留了自己的一些习俗,其实在三月中旬,扫墓已经开始了。那日我去苏州,下了高架一路堵车。到了墓园也见比平日多了不少人,还好不似清明那么拥挤。我如平日祭奠母亲一样,燃一炷香,诵一部经,并将水果留在花园里当成小鸟的食物。这样的扫墓不累。离开的时候,听到其他扫墓人的哀嚎,依然是撕心裂肺地痛诉亲人的离世,声腔里满是悲伤欲绝的不甘愿。
在我依稀的记忆中,小时候去给祖父祖母上坟,乡下对这件事还是相当重视的。大约提早好几天,几乎每家每户都开始折纸钱,就是冥币,准备上供的饭菜也相当丰富,作为给故人的尚飨。外祖父去世得早,我儿时,这些事情是外祖母张罗的,母亲做帮手,我好像从来无需插手。
这些活动被当作传统代代流传下来。约十多年前的一个清明,首次代母亲去给她曾经的一位年轻病友上坟,被当时烧纸钱的.情景吓了一跳。墓园就在青浦,很大,景色也很美。记得看到过一些名人的墓碑,也有一片是孩子的,基本都是二十岁以下,觉得这些墓冢的主人很可怜,年纪轻轻就没了性命。左侧很大一片就是普通成人的墓区,前面有一大块空地,放了二十多个超大的铁桶,给人用来烧纸钱,还不断有人借了铁桶来烧。冥币有整沓整沓的,也有叠成元宝的。火势很大,浓烟伴着黑屑飘向了空中,十分呛人,烧纸的人口中念念有词,同一个调调大致都是让亡人尽管花。
在那附近站一会儿,热风带着烟气扑面而来,那滋味真不好受。然而这一举动被流传了千年,我却颇不以为然,觉得故人在地下(冥府)如何用到那些钱呢?不过是迷信作祟,在阳间彰显自己的孝心罢了,厚养薄葬才是硬道理,死后无须摆任何排场让活人看。后来更加荒唐的是嫌纸钱还不够,用硬纸糊成三层的洋楼、大奔驰车、苹果手机等一起烧给故人。
幸好,在母亲去世那年,我接触到了正信的佛法。母亲临终的几个月,无论在家还是医院,一句佛号不间断。母亲咽气后,生命关怀的义工菩萨们二十四小时为母亲称念佛号,助其往生西方净土。我们的追思会(追悼会)也没有用传统的哀乐,而是以清静庄严的声声佛号代之,以及二十位为母亲助念的莲友依照佛制仪轨,诵经、绕佛、回向,期间无有大声哭泣,我们都为母亲往生极乐而欣慰。
后来母亲的祭日、清明,我也只给母亲诵经念佛回向,想着若干年后我亦和她在西方极乐世界相见,便不觉悲凉恐惧。母亲去世,第一个就度了我,我也成了生命关怀的义工。明白了生命本身是一段过程和经历,因此凡事都不必执着。
记得去年我们关怀团成都的菩萨来上海分享她父亲往生的经历,着实让我敬佩不已。她父亲临终时交待她,死后不必保留骨灰,于是她遵嘱就把父亲的骨灰撒入公园的一片树林下,来年化作春泥更护花,而且清明的风和雨、花和草,点滴不是化作思念的祭奠。我想起了敬爱的*总理,他的骨灰是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所以他的英灵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这是最好的祭祀。
清明,是怀念的日子,也是清丽明朗的春日,在我们诚挚的心念里发出的呼唤是最好的纪念,一束鲜花或一盘蔬果是给予我们的慰藉。我们根本不必烧纸,更不要去为亡人上供而杀生,不仅毫无意义,还徒增罪业。近日看到网上出现“网络祭祀”和“代客扫墓”,客户只需要花点钱,就能得到别人替你扫墓的视频,实在是无聊得很,透出成人世界虚伪的一面。当然这些“新生事物”一定走不远,人的道德、良心和素质毕竟是主导。
清明,还至本源。我们洒扫、祭祀,因为思念已故亲人,我们需勤进刻苦,为他们超拔至善道,也以我们的福德护佑后人;我们插柳、植树,为大地更添一抹新绿,创建美好环境;我们踏青、赏春,更是该提醒自己,要时刻珍惜有限的生命时光,让爱和善良惠及社会;而如果我们发自内心的思念,那么哪一天都是最好的。
清明,最好的,还是我们珍贵的一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