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的智慧散文
人的意识是单向的,当你有一种看法时,可能别人的态度正好相反,当你情到深处,对别人而言却只能称得上萍水相逢。这就是人的悲哀之处,付出与收获无法计算,付出的是真心,伤及的自然也是真心。
所以会有人选择不产生羁绊,没有付出便不会去奢求回报,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也是异曲同工之妙,这便是优秀而孤独的人。世俗人称之为什么,因噎废食,因为世俗人是看不透这一点的,也因此幸福与世俗的循环之中。
然而人的本性就是世俗人这样的',人的本性是渴望拥有羁绊的,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是社会人。所以这些人便会陷入这种矛盾中,甚至无法自拔,冷眼的看,亦或痛恨这这个世界,需要有人去给与,才有可能改变,也正因此可能会产生更强烈的羁绊。但是大多数情况,都是别人的善良,才会无偿的给予,若产生了改变 ,很可能别人也会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此时人便会陷入更加剧烈的痛苦中。
这种恶性循环便是世界的悲哀,而从客观角度来看,人在一次次的伤痛之中变得愈加优秀,人们总喜欢说什么吃一堑长一智,不就是指这种吗。宏观上社会便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是建立在这种血腥的现实之上,播种一颗希望之种,结出绝望之果,榨干一个人全部的能量作为肥料滋润着人类文明。这种可悲的智慧生命究竟是不是智慧的呢,如果就整个人类全体而言,是极端高效智慧,然而人们总喜欢提什么*,人性,*的口号,这种冷血的事实正是与此相反的,所以我的疑问,人究竟是充满人性而悲哀的,还是充满智慧人冷血的呢?可能许多人会想为何不能做到兼得?因为人是既智慧而又愚昧,所以兼得的确是无法做到。
所以古人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冒昧多嘴一句,大智如愚非愚,只是别人看不出,智者自己的内心究竟是喜是悲,旁人无从知晓。智者装愚,只是说明了他还是看重俗世,或是俗世中与他有着羁绊的人,因为有牵挂,有,所以无法做到抛弃,我也是不会抛弃,只是当你拨开层层云雾,所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又如何去看待眼前的东西,只有自己才能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