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流淌的情怀散文
在这个流芳的四月天,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一树一树的花开,芬芳着千年客家古邑龙川。也迎来了我国第一代钢琴师,中国钢琴启蒙人之一巫漪丽老师回乡寻根恳亲的大好日子。2017年4月18日,在巫氏宗亲的陪伴下,87岁高龄的巫老师,人生首次踏上了祖辈故乡的祖籍地——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紫市镇新南村的鹿水洞巫屋坪。
源远流长的东江孕育出优秀的客家儿女,它承载着儿女的的梦想流向远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经常在梦里浮现。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随她四处漂泊。如今的巫老师踏上故土,吃着家乡粥,喝着家乡水,听着亲切的家乡音。一声“老祖宗,我回来啦。”那跨世纪的乡愁,终于有了最好的诠释。仿如她指尖流淌的琴韵,满满的家国情怀,敲在指间心上,讲述着巫老师那不变的初心。美丽动听的音符,终于回响在故乡的山水间。深情回眸,圆梦故乡。
初次对巫漪丽老师的.认识,是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只见一位衣着朴素、气质优雅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向舞台中间,又泰然自若地坐在一架钢琴前。当她修长而略显枯瘦的手指划过琴键,顿时,美妙的音符自指尖流淌。抬手间,奏出的音符,柔婉有力,强弱转换,感染牵动着所有场内外的听众。岁月苍老了她的容颜,却丝毫没有改变她指尖上的情韵。这一曲《梁祝》寻遍各种版本之后,巫老师亲自创作填补了钢琴版本的空缺。深情地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欢离合。她以美妙的钢琴音符,向你娓娓道来,叙述着这千古经典,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曲终,掌声雷动,她亲切温暖地回眸一笑,向听众连连鞠躬谢礼,说曲子还有改进的地方。
1930年,巫漪丽老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之下,从小就流露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6岁开始学琴,后师从世界“钢琴之王”的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梅百器。她是梅百器唯一的儿童学生,与中国老一辈钢琴家吴乐懿、朱工一、周广仁、傅聪等师出同门,专注学艺。音乐的道路无止境,18岁的她,凭一曲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轰动全场,成为上海滩夺目的钢琴演奏家。24岁那年,她离开上海交响乐团,加入北京*乐团。年纪轻轻就成为“三名三高”(名演奏家、名作家、名教授;高工资、高待遇、高职位)。32岁时,巫漪丽就靠自己指尖的魅力被评为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不仅在国内巡演不断,还代表国家远赴印尼,缅甸,丹麦等国家演出。曾受过*总理的接见,被誉为“中国最好的钢琴伴奏”。对于这些名誉和头衔,音乐,使她始终保持一种谦逊和宁静的气质。她说“那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的事,而且我只能说是最好的钢琴伴奏之一吧。”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在国内的文化事业遭受到打击之时,她不得不离开中国,远赴美深造。颠沛流离,从不抱怨,却心系祖国。她用钢琴创新弹奏中国古典音乐。一首《松花江上》,把自己的一颗赤子中国心揉进音符,每次弹奏,都热泪盈眶,手指流出的音符,声声入耳是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一句话都不说,所有人都懂。音乐,一直陪伴她在异国他乡的漂泊,慰藉温暖着一颗游子的中国心。
著名录音师杨四平说:“这种声音鲜活而纯净,每一个音符都想裹着芬芳的露珠在荷叶上跳动。”巫漪丽老师一生热爱钢琴,并打破了钢琴“硬练死练、考级过关”的教学法。坚持“从音乐内容启发学生”,认为感化和共鸣比固化拍子练习更重要。始终认为内心的共鸣,才能学好音乐。她也鼓励老年人学钢琴,并积极参加各地中老年钢琴联谊会。耄耋之年,为音乐奔走世界各地,满头银发,笑容灿烂,桃李芬芳。因为有音乐的滋养,她活得从容自在,内心充盈,纯真善美,洁净优雅。
2008年,78岁的巫漪丽老师,出版了她首张个人专辑《一代大师1》,2013年8月,她的第二部个人专辑《一代大师2》,在广西侨乡容县制作完成。专辑包括《绣金匾》、《松花江上》《百鸟朝凤》《梁祝》选段等九首“中国风”曲目。
岁月如歌在她指尖清澈流淌,一代钢琴大师,她当之无愧。她是中国的骄傲,是河源客家人优秀的女儿,学习的榜样。在这里,且让我以浅浅的诗行来述说,向她致敬及祝福。
书香浸润幼儿时,音乐禀赋不需疑。
年少师从梅百器,高徒名誉中外驰。
命运多舛赴美去,颠沛流离心不移。
手指弹出游子意,琴声回响家国痴。
耄耋之年圆故梦,寻根恳亲拜祖祠。
源远流长东江水,人文景秀两相宜。
客家古邑千秋盛,龙川儿女寄情思。
山水有情别无恙,唯愿巫老长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