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散文欣赏

  下午两点多,开车经过一所学校的门口。紧闭的大门外拥挤着考生的亲朋好友,流火的烈日下,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盼,没有喧嚣,气氛庄严肃穆。更有学生的家人跪在地上虔诚的祈祷!你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们内心所遭受的煎熬。

又是一年高考时散文欣赏

  有人说:高考,高考。考场内考的是学生,考场外考的是家长。可以说家庭对考生的投入都是超负荷的。

  我的侄女今年也参加了高考。从进入高三那一天起,全家就进入了临战状态。哥嫂放弃了很多自己的爱好,一切以女儿为中心。看到孩子受煎熬,谁不心疼啊?!于是一切家务父母全包,好吃好喝的尽着她,女儿夜里学习,哥嫂轮流坐陪。还要托关系找熟人,给孩子找最好的辅导老师,找考上大学的捷径。一切的努力只为孩子可以挤上人生里的那座独木桥。一考定乾坤啊!过了这一关,人生是一个转折,可以改变孩子的后半生。

  高考的作用本来很简单,就是高校录取心生考试后,按成绩的高低该进什么学校进什么学校。事情很简单,但现实目地和手段却极其艰难,究竟是考试制度问题,还是人们对考试制度适用不当?是人们对这种手段缺乏承受力,还是手段本身太残酷了?是社会进步需要这样做,舍此无他途,还是人们用自制的枷锁禁锢了自己?这些严肃的话题,不是我可以妄加评论的,应该是教育学家和*职能部门回答的问题吧。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就是依靠一次考试选拔人才绝不是最科学最完备的手段。我也同意这样的一种说法,"考试一靠水平,二靠运气”。按照这个逻辑,每年总有些因运气好考上的,也有因为背运考不上的,“命运”的不公,就是事实上的不公,国家这些年对*的选拔,做了很大的改进。多种途径代替单一的途径,多种考试代替了单一的考试,许多人才脱颖而出,这些做法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到高考录取中来呢?

  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未必都是精髓,我们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加以取舍。

  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已经有了1500年的历史吧。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家公认的人生四大幸事之一不是“金榜题名时”吗?为了这一刻,多少读书人受尽了考试的折磨,其中就有人走出考场之后投河、上吊,或变成精神病。许多大才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却一次次的败在考场上。有的人从小考到老,考到两鬓染霜,还在考。有的人考了一辈子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考试吞了一代代的读书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里的范进算是幸运的,范进中举前,胡屠户训斥他,他只能“唯唯连声”,称“岳父见教的是”,辱骂得他“摸门不着”,也不敢吭声。二人表现为一恭一倨。范进中举后,胡屠户慷慨地送肉送钱,称范进“贤婿老爷”,当众夸他“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处处小心,处处奉承。二人表现为一尊一卑,可见简单的一次考试承载的重负,它承载的是一个人乃至几代人重托,企盼!如果说范进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那麽《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应该是现实人物。他是一代奇才,怀才不遇,报效无门,他考了一辈子试,却没有考出什么名堂,“七十一岁,始贡于乡”,再过五年,就寿终正寝了。是个抱恨终身的落魄读书人。他在一套散曲里,这样描写进考场时的'情景:

  “参可差吊牌忽到,这一场虚惊不小,一盆冰水向顶上浇,似阎罗王勾魂牒至,把狂魂儿惊掉了。半晌间心慌跳,相看时犹如木雕,忽然自笑,怕也难逃,蔫头耷脑,只待向“法场”挨一刀。”这是浦老先生自己的切身体会啊!“学子之情,相去不远”。时过境迁,但考生进考场的心情大抵如此吧。!

  看浩瀚历史长河,叹渺渺兮无期!今年的高考结束了,更多的孩子们,更多的家庭则要强打精神准备明年的高考大战了。

  走出考场的孩子们在接受采访时感慨的说:“我终于可以*的呼吸了!”让我们听得心酸。

  我经历过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庆幸我还正常。但同时也常常会萌生这样的疑问:难道真的有此必要吗?难道真的别无他途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的呐喊几人曾闻?!希望可以给孩子一片*的天空,让他们*的呼吸,*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