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说的散文随笔
最近附庸风雅,喝起茶来。
其实我早就喝茶,要说茶龄,也得有个五六七八年了。 只是以前纯萃是为提神解渴,没什么讲究,现在的单位里文化氛围比较好,有个“茶神”,耳濡目染,多少受些影响,家里装备日渐齐全:特意去根雕市场买了个木茶盘,把十几年前朋友送的茶具翻腾出来,把那些小碗、小杯、小盏、小漏斗、“观音手”、套来套去摆弄一番,好歹有那么一点点路数,懂得那个漏斗是用来过滤茶叶渣的,窃喜!为了在单位里随时也能喝上,特意买了个“飘逸杯”(现在还不知这杯为啥叫这名儿)。
沾茶神的光,同事常带些各类茶来分享,铁观音,高山茶,岩茶,大红袍……有些据说价格不扉,只要看茶神的眼神和泡茶的姿态就明白那非一般之物,可惜的'是我大概是天生茶盲,实在令她失望,每每她郑重其事为我斟上一杯,充满期待看着我“咕噜”喝完第一口,忙问:
“怎么样?……"
我说:“嗯,香!”,她似乎失望,
“只是香?!……",
"这茶不能象你平时喝开水那样喝!要……舌尖先……慢慢入喉……回甘……",。
隔三差五她又带了据说上好的岩茶,照例郑重泡好,斟上,我说:
“怎么有股霉味?!……”
某日,她带来白茶让我尝尝,我很高兴说:
"有王老吉的味道……",她瞪大眼,接着大笑……
实在不好意思,老是打击她,好在一段时间后,她也习惯了,不指望我有多高的品茶修养,只能希望慢慢培养,不成茶友也能成个茶童吧。不过我们还是很喜欢一起喝茶,每当工余时间,她便会从她的办公室出来,在走道上唤一声:“喝茶吗?-----”,我们便会在另一个办公室应声道:“喝!----”,于是她便准备查具,叮叮咣咣,烧水,一小会儿便泡上,我们就只等过去享用了。边喝边聊,天南地北,工作生活。工作场所难得能如此调剂放松一下。虽然现在口味越来越叼,偶尔也能主动“评价”一番,但我不至于对口味会太讲究,我以为:喝茶喝出什么味道其实并不是太重要(我就一直不习惯红茶和普尔茶的味道,即使它再贵),喝茶重在体味其间的人情味。 我所理解的茶道讲究的应是“情”与“境”融合,是人的“德品”与茶的“味道”的和谐,说到底:人味决定茶味!
记起十几年前一次“茶事”,当时我从农村来到福州,一时也找不来工作,穷困潦倒,无奈寄宿在一朋友的租处,白天找工作,晚上就去他那里借宿一下,朋友见我找了好几天了工作也不见着落,还被XX骗了一次,实在没办法,他便带我去见一个老乡(也是曾经关系不错的同学),他当时已经小有成就,赚了不少钱,在福州开了公司。我猜朋友带我去见他的目的估计是希望他能帮忙给我找个去处吧,虽然没有明说。我们一起进了他的办公室,算来我们已有七八年没见了,他似乎面无表情,寒喧也省了,直接坐下来泡茶,手法娴熟,步骤讲究,一套各式各样的紫砂茶具摆弄一番后,他倒满三杯茶,每人一杯放到我们面前。其间他似乎没有感觉到我的存在,自始至终一直忙于聊他的一个策划案,那杯清香的铁观音茶我最终没有喝下。
我这人似乎生性比较散漫,不太喜欢讲究,自自然然就行,某些高档场合或陌生地方,总是觉得不自在。不管喝茶饮酒,虽是雅事,如果非得讲究礼节规矩便觉无趣了。只要人对味,一起喝口开水也是乐趣,不对味的,高档茶馆里八千元一斤的茶也只能煮个茶叶蛋。
喝茶到现在,终于从单纯的提神解渴到了讲究些逸趣,虽外行得很,总算是一种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