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面一生的坚守的散文

  自工作以后,离开家乡所在的小镇,转眼已是30个年头。每当我回到家乡,总会到镇上的面馆吃一碗牛肉面,算是对家乡小吃的一种怀念吧。

一碗牛肉面一生的坚守的散文

  如今的牛肉面,全国各地都能吃到。然而家乡小镇的牛肉面却特色鲜明,与众不同。在我的味觉感受中,它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油辣椒的香。因地处湖南省,镇上的人都有爱吃辣椒的习惯,一碗牛肉面,油辣椒必不可少。

  说起油辣椒,在我所见过的大多数地方,做法大抵如下:把干红辣椒用机器打成粉,然后用烧得沸腾的油淋透,让油的高温冲泡出辣椒的香味和独有的"椒红色",并给这种油辣椒取名叫"油泼辣椒"。这样做出来的油辣椒,虽然也有一股椒香味,但与我们镇上人家做出的油辣椒比,其色、香、味却要逊色不少。

  我们这镇上做油辣椒的方法很独特:首先它不叫"油辣椒",而叫"擂辣椒"。"擂辣椒",顾名思义,它是用我们本地所烧制的"擂钵""擂"出来的。所谓"擂钵",是一种用本地所产的陶泥烧制出来的陶器。形状类似于碗,口沿宽大,底部细小,但它比碗要深很多,并且内壁上有许多高低起伏的沟槽,应该是为了便于"擂"辣椒而特意做成的.。把干红辣椒剪成段,放锅里炒脆,再放一点食油继续炒,炒出辣椒的香味,然后把炒好的"辣椒段"倒入"擂钵"中,再用特制的木锤慢慢把辣椒中的椒油"擂"出来,再慢慢和成辣椒泥,一钵"擂辣椒"便做成了。这样做出来的"擂辣椒"才让辣椒油的香味,真正发散到了极致,是"油泼辣椒"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是鲜。鲜的秘密在于牛肉面的汤是用骨头熬制的,再加上牛肉的味道,共同作用之下,自然会有一股很浓的肉的鲜味。

  最后是面条的"绵"。也许是因为镇上的人们喜欢吃面条,在我小的时候,就发现镇上有很多做面条的作坊,那时基本都是手工作坊,做出来的面条,耐煮、不浑汤,入口绵软有轫劲,口感极其好。既便现在有了机器化生产,但镇上的面条作坊仍然坚守着传统的方法,做出来的面条仍然是老味道,如今市面上机器生产的面条,很难与其相比。

  因为有了这些鲜明的特色,使得镇上的牛肉面馆生意红火,并在全县小有名气。如今,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时常可以看到以我的家乡命名的"低庄牛肉面"。

  然而要说到最正宗的"低庄牛肉面",则是镇上一对老夫妻所经营的牛肉面馆。这家牛肉面馆面积不大,不过20多平方米;也没有招牌;就夫妻二人经营,是一家夫妻店。男主人姓杨,镇上的人都称他为"杨师傅"。

  在我的记忆中,还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读初中的时候,杨师傅就已开始卖牛肉面。当时我去上学,每天都要从这家店门口经过,因而印象十分深刻。记得这家店是当时镇上唯一的一家牛肉面馆,也是我有能力吃得起牛肉面后,最早去光顾的一家牛肉面馆。

  算来,这家牛肉面馆在我的印象中至少已开了有30多年。

  为了求证这面馆的历史,上周日,我特意又去吃了一次牛肉面。

  "你回来了?今天是周末吧?"一见我来了,杨师傅就热情打招呼。

  "是的,今天是星期天。来碗牛肉面。"我笑着回答。

  "杨师傅,记得80年代初我读初中的时候,你这个面馆就在卖牛肉面呢,现在有30多年了吧?"趁着他下面条的空档,我与他攀谈起来。

  "我这个面馆是1978年开的,到明年就是40年了。78年前我在镇里的饮食服务社工作,78年起服务社效益不行,我就在自己家里开了家面馆。"杨师傅一边下面条,一边笑眯眯地回答。

  "40年,是差不多有的了,我初中毕业也有30多年了。那你今年有60几岁了?"我又问。

  "我比他小一轮,他今年84岁"。杨师傅指着我旁边一位正在吃面条的老人说道。

  "72岁?杨师傅你身体好哩,人过70古来稀,你都70多了还在卖牛肉面?"他的年纪倒是让我吃了一惊。

  "身体还可以,只是耳朵有点背。"杨师傅一面回答,一面把下好的面条端了过来。

  "70多岁该是享福的时候了,你房子有了,车子应该也有了吧,卖了几十年牛肉面,有享福的资本了。"

  "车子是有。前几年给我儿子买了台小车,他开出去出了几次事故,现在车也不开了,两口子出去打工去了,叫他接手牛肉面馆,他不肯,要出去打工。等他打几年工厌倦了,肯接手了我们老俩口就休息。"杨师傅有些无奈地说。

  "你儿子不接手,你们老俩口就不休息?"我接着问。

  "我每天都忙忙碌碌做点事身体还好些,能做一天做一天,就当锻炼身体,一下子歇下来怕还不好呢。"杨师傅仍然是笑眯眯地说道。

  见他如此乐观,除了对这位70多岁的老人肃然起敬,我已再也无话可说,便匆匆吃完面条,结完账,告辞了。

  也许,40年一碗牛肉面,卖出来的是杨师傅这位可敬老人的一种坚持,更是他富足生活和健康体魄的源泉。倘若真有一天他卖不动了,对他而言,一定是一种不幸。这就好比射出的子弹,当能量耗尽弹头着地时,也就成了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