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红了,家乡人醉了散文
今年重阳节的前三天,外甥的孩子定婚,我回老家泾川一次,仪式举行完后,大哥叫我回家去拿些柿子,妻虽是天水人,但对柿子情有独尊,喜爱异常,老家的亲朋好友都知道,每年都送好多,看见红彤彤的的柿子总是喜出外望,真馋!
我的家乡是六盘山脚下,泾河北岸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离泾川县城不远,约三里多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从我记事起滿山满沟满洼满峁都是枣树,也许是水土的原因,枣园的枣甜酸酥别与他地,难怪泾川当地顺口溜说“蓝家山的李子枣园的枣”了。大概是十多年前,镇上发展特色农业,要求一村一果,相邻的村子栽苹果,红富士,而要求我村大量裁柿子树,还实行了责任制,把所有枣树全挖了,当时全村人都不同意挖枣树,栽柿子村,村上威信最高的大哥建新不仅流了泪,还打了工作组,被拘留了几日。
以后每年清明时给父母上坟,看到新栽的柿子树还很小,约一米多高,在麦田里一排一排的,满山遍野光秃秃的,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现己树大叶茂还挂了果。记得小时候,村子除枣树之外,还有杏树,桃树,李子树,几十棵柿子树,大概有三四个品种,有水柿子,灯笼红,还有一扁柿子,到现在也不知叫啥学名。那时,都由生产队统一管理,采摘后按劳分配,枣能分几千斤,柿子也能分上数百公斤。父亲在世时,曾在老家院子里栽了几棵柿子树,最后只成活了两棵,父亲很是下功夫,经常浇水施肥,树长的很快,第五年就挂了果。现在老宅子院内己长的数丈多高了,年年挂果,每年这时已是红彤彤挂满枝头。柿子树长大了,父亲,母亲确不在人世了。
我家兄弟姐妹六人,小时候最爱吃柿子,父亲给生产队看枣,看爪,看柿子。每到八月十五一过,树稍的柿子遂渐由青变红,一批一批的鸟鸦总会飞到树捎上,用嘴吃,被吃过的部分就会落下,父亲拾上一笼半筐的,拿回家,放置几天后变软就能吃了。这时父亲总会把各种豆类炒熟磨成面,叫炒面,用半碗炒面,两个柿子相拌,吃起来又香又甜,现在回想起还流口水。又时母亲还把柿子往盛满温水锅里放上一晚上,翌日牢出,叫过水柿子,脆甜又不涩。过水柿子掌握的是水温,与时间无关,母亲去逝后,妻子试过几次,均己失败而告终。唯大嫂掌握了这门手艺,每年做好后叫侄子送些,年年如此。
那时,家家户户都有柿子,城里人大多家在农村,进入冬季和把剩下的柿子放在阴凉处晾晒,待到大冬天寒冷时,吃上一口冻柿,叫喝喽儿蜜。想吃时,他们会用凉水化开,不能用热水,那可能会伤了皮。这叫“消柿”,意思是说,若有什么烦心事,也会烟消云散。柿子化到八九分时,里头变稀变软了,但还有点小冰碴。就轻轻把皮剥开,拿根小勺子搅着吃,又甜又爽。如果它全化开了,那得用嘴嗫。果瓤里满满的`汁水,哗啦啦地流进嘴里,比蜂蜜还鲜甜。这感觉就像吃冰淇淋,热与冷交织,爽滑与甜美齐飞。什么烦恼、什么纠结,都会被这种极致的冰凉甜爽给打消。
柿子原产那我不知道,家乡的柿子以丈八寺最为著名,陕西彬县也柿子大县,果实色泽美丽,味甜多汁,营养丰富,是一种大众化水果,素有晚秋佳果的美称。
我小时候见到的柿子树都很高大,村上也不怎么管理,可见其适应性很强,父亲说柿子树命长,百年以上的很多,柿树树冠开张,叶大光洁绿树浓影,遮荫纳凉;入秋碧叶丹果,鲜丽悦目,晚秋红叶可与枫叶比美,也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木。 记得今年中秋在北京北海公园就见到挂满柿子的柿树,叶已红了,十分壮美。
小时候,天热了,坐在柿树下吃饭,柿树开花了,它的花也是小小的一簇簇点缀在绿荫丛中。花满枝头时,清幽淡雅的芳香弥漫着整个后院。过些时候,微风吹过,便随风成群结队地飘落下来,花渐渐谢幕柿花落尽,柿树终于开始挂果了。因早期果子苦涩也不怕小孩子偷,不像其它水果小小就可以吃。
我是医生,对柿子还是有些了解,《本草纲目》载:朱柿长在华山,像红柿但更圆更小,皮薄可爱,味更甜。椑柿色青,可以生吃。柿子收藏后有自行变红的叫做烘柿;晒干的叫白柿;用火熏干叫乌柿;水泡储藏的叫醂柿。
秋季是柿子熟的时候,每年秋末冬初都是吃柿子的最好时候。柿子的功效与作用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润肠、凉血止血等多种。柿子不要与含高蛋白的蟹、鱼、虾等食品一起吃,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吃柿子的禁忌也是有讲究的,最好不要空腹吃柿子,而且不应连柿子皮同吃。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柿有七绝:“一多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滑,可以临书”。
回家后,在山上,妻看见漫山遍野都是火红的柿子,树技都一树树果实累累的柿子,自然、盈实,透着一种喜气,是山乡特有的秋韵猴急急的爬上树摘起了柿子,还不群要求我拍几张照片,惹得嫂子大笑不止,不一会就摘满了两筐,将柿子装在车上,妻一路唠叨唠叨回去后要怎么吃,怎么吃,天真的真像个孩子……
我是陇东人,印象中故乡的秋日,应是柿子树上,满枝的红灯笼,挚举在乡村的画页深处。我家乡的罗汉洞乡丈八寺前几日正在举办“相约罗汉洞,共享柿子红”首届柿子文化街,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和游客,可见农业产业活,一村一果,特色村镇这条路还是走对了。祝愿家乡的柿子影响全国,冲出亚州,走向世界。
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