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乡愁散文
近年来,人们无处不话乡愁。一时间,报纸杂志上充斥着乡愁,枕边流淌的是乡愁,心里溢满的也是乡愁……
也许是内心深处受到感染了吧,我时常想着哪天有机会跟朋友们小聚,也来叙说着各自心中那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前些日子,我在《安庆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位小记者,他的一首小诗《故乡》以13字斩获10万元的奖金,引来众人的一片唏嘘。于是,便有人在计算过之后发出慨叹:“真是‘一字千金’啊!”的确,13个字10万元,将近7千7百元一个字,不能不令人羡慕。
其实,说到底也并非文字本身有那么值钱,而是在这些文字里面凝结着浓浓的乡愁。乡愁这东西就是奇特,你想背又背不动,想放却又放不下,它总是停靠在人们心中那个最柔软的角落,占有着相当的分量。所以,你若是能巧妙地把它融入文字之中,你的文字顿时就会产生一种魔力,紧紧地抓牢读者的心,直至读者陪你一起产生共鸣。
还记得最早带我进入乡愁的文字,是黄河浪先生的那篇《故乡的榕树》。当时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在离家七八里外的一所中学寄宿读书,七八里在一个初次离开家的少年心中该是多么遥不可及的距离呵。因为是初次离开家,离开那熟悉的环境、离开可以依赖的父母、离开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所以内心免不了时常会有些恋家的情结。当我接触到《故乡的榕树》这篇课文时,内心深处很快就泛起了情感的波澜。那天在教室里上晚自习时,我凝望着窗外渐渐袭来的暮色,心早已飞回了故乡的'怀抱……
我想起故乡的山、故乡的树、故乡的房屋、炊烟、池塘和田野,还有故乡那一帮可爱的小伙伴……当我回过神来,再看看窗外那渐渐深沉的暮色,窗内是寂静无声的教室,四面粉墙在那白炽灯管的照射下显得异常的刺眼,我顿时被一种孤独感所包围,一行清泪悄悄坠落,一颗一颗滴落在那洁白的稿纸上……
后来,我又进了高中、上了大学,在异乡漂泊惯了,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滋味早已被视若平常。即便偶尔也仍会有股浓浓淡淡的乡愁萦绕在心间,但已经学会了自我克制,不再任泪水悄然滑落。
再后来,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周末午后,在那方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里,我无意间邂逅了余光中先生的那首《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此,我渐渐明白:乡愁原来可大亦可小、可远亦可近,它常常会让你忧心忡忡,甚至是愁肠百结。只要你身处异地他乡,乡愁总是会像一片片云影,轻轻地飘荡在你的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