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散文

  在老家没通公路时,背篓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运输工具。无论逢年过节背年货,还是丰收之年载五谷。都能有用武之地。故而每家每户,总会有那么几个。以备不时之需。

背篓散文

  记忆里,老家的墙角四周也挂上了那么几个。

  背篓是曾祖父在自家的竹园里挑的上品竹制成的。所谓上品,便是那竹经过千刀万剐之后还坚韧、柔软。经得起曾祖父地百般酷刑折腾。反之,曾祖父便会将那竹连根拔起,常言道:“要你这厮落汤之鼠有何用?真是羞辱这四君子美名。”

  一个背篓的做工由编制到成品,大约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慢工出细活,曾祖父的背篓,在村里可是出了名的耐用结实。一个背篓绝不吹嘘,纵使使上十年,也绝不会腐朽。

  一般人求背篓是求不到的.,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讨要,他也得看那时的心情。心情不悦时,就算天王老子下凡,他都不会赏脸。

  曾祖父虽说宝贝自己的背篓,但一旦逢到亲朋好友来看望。他总会毫不吝啬地将背篓装满腊肉,自家院里的蔬菜,或是庭前瓜果。拱手相让。

  我曾问过他为何这时不宝贝自家的背篓。他仰天长叹道:“人有悲欢离合。我也不知见完这次,何时才能见下次,人生充满未知,或是再也见不到也是极有可能的。”面对他“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态,我也是醉了。毕竟算命先生都说,他能活个100来岁。

  随着岁月的洗礼,曾祖父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佳。每每一个星期一个背篓,竟然用了三个星期才能完成。每逢编制几下,他都会坐会儿,品会儿茶,哼两句山歌。有的时候甚至抱着茶杯,与同龄的老大爷们去谈古论今了。等夜幕降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背篓还没编制完成。为此着实闹了不少笑话。

  似乎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吧,他不得不让自己的几个儿子来学。遗传自己手里的那份技艺。

  但无论学得怎么认真,与曾祖父的背篓相比,那可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人们都戏称他留了一手。不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就不会用来醒世众人。曾祖父为此也很苦恼。毕竟该教的也都如数传授。可能是没参悟透其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