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润静读随笔散文
读书,注定是终生要去做的事情了,现在看来,还没有一件事做得这样起劲和长久。
感谢父母,很早就教我养成这个习惯,成为我第一位的爱好。
每每看到卧室里熟睡的儿子,在枕头旁边翻扣着书籍,墨香伴着那甜甜的微笑,不禁会想象儿时的我。我确信他找到了今生修身的朋友。
毕淑敏有一段贴心的话:“所有的商品和文字相比都是速朽的。对于现世,人们注重物质,对于久远,人们更注重精神。一个人最少需要一种非功利的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那件事,就是爱好。爱好哪能不分层次呢!既能养生又能养性的爱好,需要编织呵护保持。大凡进行在热闹场合的爱好,只是短暂的疗疾浮躁,快速催眠而已,安顿心灵就难了。
人过活的是生命和灵魂。获得安静,舍其焦虑,让生命和灵魂真正解放,读书,应该首推。
修身似乎已近尾声,养性之页刚刚打开,看到以知有些,未知许多,释疑的需求未曾改变。
静候在书屋里,短坐些许,举目书海,不甘收敛的性情,品味出全部生活的气息。室外,已是望不到边际的漫彻的夜;室内,静的只有隔时的钟声,让出融融的空气在流淌着,像散漫,慵懒的思绪。夜渐深,阅读也会渐透。读累了,或推窗而立,或步入开放式厨房取来柠檬水。情意饱满,欲望停息。夜深厚,书深厚,人生亦深厚。夜深情,书深情,人生亦深情。读书,流转经年,常与大学读书的儿子在席间或游历中交流心得,满心的欢喜,异样的陶醉。书多,几经苦读,不胜于行,择其数例而恶读;书活,悟出灵性,人与书相得益彰,获取条理的思辨。对己而言,感悟到不同的季节享受不一样的书,心灵与自然一种契合。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可会有一份春意的困顿。夜读,选古诗词和抒情性极强的散文随笔。这与春天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一致的,与诗词里那种惜春,怨春的情结是相吻的。夏日里,天气溽热,长夜难熬,挥汗不止,心烦气躁,易读古文人笔记,或读温情心扉的.小品文,文字闲适,性情,读之可以安静纳凉,以养心智。秋日清爽,一切都变得通透下来,人的思维疏脱而缜密,理性哲思,这时不妨读一下孔子,老子,庄子,读读西方的黑格尔,甚至周国平最推崇的尼采等,使这个季节变成一个充满思辨的季节。冬的夜,可以有理由谢绝外事活动,静享厚厚的沉沉的总也望不到边的黑夜,孤灯对孤人,一盏照一书。案头置上一本厚厚的史书,带点研究性,比如考究明史,名相为何没有重用清官海瑞?等等。一种对时空的穿越,那种“对话”,有着长久的沉远的滋味,缓缓弥散着——
持续的向往,惠及清灵的心房,唯恐离书而远,我坚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读书这个爱好与习惯能养我的性。时下,一轮轮“昙花一现”的然过去后,读书热又将人为地掀起来。但愿读书,不仅仅是文人的专利。让我想起周作人来。据说,去周家拜访先生,每次见到的必是:临窗而坐,面前摊一本书。读书,是他生命的必须。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饮酒损神茶损气,读书应是最相宜。圣贤已死言空在,手把遗编未忍披。未必花钱逾黑饭,依然有味是青灯。偶逢一册长恩阁,把卷沉吟过二更。”
到底还是静夜里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