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行囊情感日志
酷热夏日,长途大巴在热气腾腾的高速路上飞奔,多数人都疲惫地歪在座椅上,闭目养神,邻座大娘却始终精神抖擞地抱着一只旧纸箱,像怀抱着婴儿般小心。
我对纸箱里的东西感到好奇,忍不住问了一下。她麦黑色的脸上立刻绽出八颗洁白的牙齿,笑着说:“鸡蛋。”不用再问就已猜得出,肯定是老两口在家养了土鸡,下的蛋都攒着,等机会给远方的儿子送带去。
母亲们的行囊里,总是装满不可思议。
前阵子,老友剑锋抱怨说,农闲了,他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来看孙子,他特地嘱咐她,来时什么东西都不用带。等见到母亲时,他郁闷得不知说什么好。老太太用大大的蛇皮袋子装满黄豆、花生、面粉、香油......背都背不动,她就拖拉着,结果,袋子磨破了,黄豆花生争相涌出,瞬间占领一截马路,吓得行人都刹住了脚;香油壶也磨破了,可惜当时没发现,等发现时,满屋满地犄角旮旯里都香了。
“母亲晕车,经过数小时的颠簸,她晕得厉害。每走几步,她就要蹲下身子,用手捂住嘴,想吐。”剑锋怀着复杂的感情对我说道。
我给他出主意:“下次你可以告诉她,晒点儿干菜或种点儿棉花带来。你不让老太太带点儿东西来是不可能的',干菜或棉花都很轻。”
这个主意,其实是我从婆婆那儿得到的启发。婆婆五十多岁,身强体壮,每天爬五公里山路当运动,轻轻松松。但当她提着硕大的行李袋出现在杭州时,我们还是吓了一跳。心惊胆战地接过来拎,还好,不重。打开一看,全市干菜:冬瓜干、萝卜干、扁豆干、干豇豆、芝麻叶、干油菜......突然想起很久前看过的一个故事,大概说是二战期间,某国的一位母亲因存储了很多鱼子酱,于饥饿中拯救了一家人。后来战争结束,她还是习惯性地做很多鱼子酱,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争。看我婆婆的样子,也像是替我们备战来了。饭间,我举着一筷子看不出是何物的干菜,向大家推销道:“有机食品呢,大家要多吃。”她开心地说,好吃下次还做。
也许,每位老母亲,都是一样的,把那一份膨胀饱满的情感,投射到四季岁月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她种下的每一株庄稼、每一颗青菜上面。最后,她把它们都汇总到行囊中,曲折、含蓄而执拗地给我们带来。
这种事,理解起来是费劲的,其实它需要的知识: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