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散文欣赏
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是的,我们三个闺蜜就是这台戏里的女主角,而且一唱就是几十载,从少女时代唱到了青年时代。自记事那天我们就在一起,直至今日,情深似海,不离不弃。这台戏我们决定要一辈子唱下去,直至生命的尽头,做一辈子的闺蜜。
梅、芹和我同住一个村,从小就一起长大,家彼此离得都不远,除了我有两个姐姐,她们家就一个女孩,因此都特别羡慕我。
梅姓高,是我小学语文老师的女儿。她学习认真,成绩也好,写的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正可谓字如其人。小学的时候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她不善言谈,但举止落落大方,俨然一副大家闺秀模样,不愧是书香门第出身。可见,她的学习好习惯及自身素养和她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芹是我本家侄女,她有个哥哥,在家是个小娇妮。她性格内向,用红头绳扎个小马尾,显得很有个性。记得最初她家离我俩最远,为了能早上一起上学,所以她常常来我家跟我睡。也不知怎么了,她经常我不经意的时候撅着小嘴暗自生气,一弄就是几天不说话,经几次细心观察,发现她特别喜欢慢悠悠的溜墙根走,手指着墙缝似乎在思考什么。说真的,那时候她很难让人琢磨,直到上了班她才算真正长大,才开始好意思叫我姑的。小时候我们只知道在一起玩耍,从来不过问辈分,一直以姐妹之情相处着,因此心里也没有隔阂。长大后,她还跟我客气上了,一口一个姑的叫着我,开始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慢慢的似乎也变得理所当然了。
我们仨,数我最大,她俩都比我小一岁,因此我常常扮演着大姐姐的角色,无论在哪方面我都会换位思考,从不计较。尤其在芹身上,我学会了体贴与宽容。
长大成人,也该是女大当嫁,成家立业的时候了。梅和我被分配到了金融行业工作,她在中国银行,我在建设银行,在同一座城市,也经常见面,总体来说还不错。而芹就不一样了,她似乎目标更远大,直接就嫁到了泉城,安居乐业,十分幸福。距离虽远,感情未变,每次到省城的时候,她都会热情款待我们,尤其坐飞机火车的时候,总是亲自接送,每次都令我们非常感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闺蜜情吧!
记得小时候,放了寒暑假,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不是来我家就是去她家。梅的父亲是小学老师,家庭条件最好。她家有个平房,每到暑假,我们晚上都去上面乘凉。虽然蚊子很多,可我们不怕,我们每人一把芭蕉扇,看谁摇的欢。要么干脆穿条长裤子或盖上毛巾被,处在那种环境下,大人们来喊回去吃饭都喊不走,就喜欢在一起神侃。有时候在上面铺张席,一睡就是一夜,睡到第二天清晨,毛巾被都被露水打湿了。直到太阳火辣辣的晒到屁股了,我们才不得不各自回家。
到了寒假,尤其是过年,我们也会黏在一起。由于天冷没有空调和暖气,所以不是围着火炉胡聊就是钻到被窝里神侃,不是聊聊你班我班她班的事,就是设想一下我们的未来……总之有着说也说不完的知心话。往往当时侃的很过瘾,第二天就会嗓子疼的不得了。即便如此,可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只要在一起,还会继续……
记得xx97年初一那天,我们一起到村边的水库边玩,那年很特别,水库没有被冰封。游着的小鱼只管自在的游着,完全无视于我们的存在,我们难得都同时穿上新衣,很想让它关注一下我们的美丽。当我慢慢蹲下身来,然后又慢慢伸出手的时候,小鱼还是不慌不忙,只管自己快活的游着,好像那个季节神经冻得不敏感了。当时我好奇心很强,很想试试能不能一把抓到它,结果我猛地一抓,很容易就把它抓住了。我拿起来就高兴的呐喊:“我抓到鱼了,看,我抓到鱼人,我可以年年有余了!”可转念一想,还是放生了吧!毕竟它也是一条生命,总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愿望而牺牲了它的快活和性命。她俩看到我的这一举动,连连竖起大拇指为我点赞。那时候若是今天,我肯定又发到朋友圈里了,可惜那时候没有手机,更没有朋友圈,唯有的只有爱的见证和美好的回忆。
关于我们仨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但无论经历怎样的时代变迁,我相信我们的情谊将会一如既往,矢志不渝,将我们的闺蜜情一直演绎下去,直至生命的尽头,情深似海,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