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老师你好》 恍然间,小学毕业至今已30余载,自己已过不惑之年,想当年风华正茂的小学老师们都已年逾花甲。岁月如梭,信矣! 与老师一别,30余载见面的机会却寥寥,冯老师本是本村人,身体一直不好,去年教师节我去探望,却不巧他正在保定住院,与师母闲叙,知道老师多年来一直如此,隔一阵就要到医院,稍好些因为腿疾也基本足不出户,总盼着像我们这样的“文化人”去说话,听此言,甚愧疚! 冯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一生中遇到的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因为他的孜孜不倦,因为他的执着和敬业。我们村是一个小村庄,上级只派来一名正式教师,正在上初中的他受乡亲们的重托,中止学业当起了“孩子头”。校舍是三间青砖石板房,另有一间小小的办公室。一名老校长是正式老师,教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政治、自然,其他的一、三年级一个班,二、四年级一个班,只有五年级单独一个班。每个年级就十几个学生。有幸一、三、五年级都是冯老师带,他讲的许多内容永久地、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那时候语文课的汉字笔画、笔顺是基本功,冯老师讲的透彻入微,就像刻在了脑子里。上高中时,一次老师让写“垂”字的笔顺,许多同学很挠头,老师让我到黑板上“示范”,小学时冯老师讲的还记忆犹新,他曾经无数次让我们练习过—“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我顺手拈来,流畅地书写下来,心里很是暗暗得意。 冯老师全身心扑在教学上,很少顾及家里,责任田、三个孩子和老人全都推给了师母。就像一匹驰骋的骏马,不停地奔驰在教育的沃土上。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教学条件很差,教师的教材也少的可怜,他就步行到县城书店搜寻,自费购买,然后苦苦研读、筛选,融到教学中去。记得他教课时,经常在中午、下午最后一节课,在黑板上出一道数学课外的题来难为我们,谁做出来谁回家吃饭,我们那时候很用心,绞尽脑汁的'想啊想,这种教学使我们受益终生。他上课方式灵活,鼓励学生发言和争辩。在我的记忆里,仍有他和我们15名五年级的学生争论“哪个季节最容易起雾”的情景,仍有他让我们说形容“安静”的句子,直到我们所有人都“无话可说”…..遇此良师,一生之幸! 老师辛勤的付出获得了丰硕的回报,当时全县重点中学只招收两个初中班、100名学生,我们这个每年只有十几个小学毕业生的小村子却每年都有人“高中”。1980年,12名毕业生竟有6人考中,更是震惊了全县。冯老师因此被特批转为正式老师,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这对于一名最基层的小学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又是一个教师节,祝老师身体康泰,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