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的六方会谈散文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必须具备的是亲和力,而一个富有亲和力的班主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王”。作为班主任,要想成为真正的“孩子王”,他不能“君临”班级而只能是融入班级,使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一员,这就像一个优秀的足球教练,首先应该是绿茵场上的第12名球员一样。 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呢?“谈”,是我直达学生心灵的一条绿色通道。 一、手谈 课外活动时间,我总会逮住机会与我的学生过过招,或下棋,或打球,或掰手腕。班级的黑板月报,我常常会以“特约编辑”或“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或与某同学共同完成一幅插图的描绘,或与某同学共同完成一则标题的书写。对对子,是我与学生手谈的“传统项目”。有一节语文课,我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赫然写着一行字: “探春迎春惜春春光无限——请孙老师对下联”,再看教室里,几十双眼睛聚光灯似的罩着我,有期待的,有幸灾落祸的。这节课我刚好准备教《林黛玉进贾府》,略一思虑,心里就有了底,便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宝玉黛玉玉树临风”。学生起哄道:“还差一个玉。”我便故作求助状,借坡下河,以此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激活学生的思维:“哪位才子才女给我从《红楼梦》里找个玉来?”很快,有学生抢答“还有一个带发修行的‘妙玉’。”就这样,一节语文课便在一种非预设的情景下和谐而愉悦地开始了。与学生不拘形式的进行互动式与互助式的手谈,是我与学生亲密接触,并打成一片的最佳途径。因为,成功的手谈,能使老师由学生的敌手而亲化为学生的对手,进而再亲化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唯其如此,你才能坐上“平等的首席”。
2、座谈 座谈者,在座位上坐着谈也。就是就班级的有关工作与学生坐下来商谈。班级工作无小事,譬如“如何让小组长发挥大作用”,譬如“50好汉如何排座次”,譬如“寝室文化建设之我见”,譬如“班级管理能否实行轮值主席制度”,譬如“今天我们怎样做副手”,等等。每一次的座谈,我都是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举行的。且每一次座谈的形式与规格、规模都不一样。我总会想着法子给学生以新鲜刺激的正式感与隆重感,诸如圆桌会议、篝火会议、双边会议等,通过采用别开生面的形式来让学生对班级建设与管理献计献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座谈的兴趣与热情,又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笔谈 作文本、周记本、作业本,试卷等,都是我与学生交流的对话本。笔谈,能拓展与学生交流的时空,能畅通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非常有意思的是,玩传纸条的游戏,是我与学生笔谈的“保留曲目”。譬如某同学午间操溜号了,我不是公开点名批评,而是私底下给该生塞一张纸条。该生打开一看,是个大大的“?”,于是红着脸给老师回了一个大大的“!”,从此不再开小差了。 对后进生和学困生,我有时采用赠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其“不放弃,不抛弃”的期待与勉励。如《赠杨驰》: 有人说你是一首边塞诗 有人说你是一支集结号 你更愿意是一名战士 扬鞭策马 驰骋沙场 在胜利的召唤之下 向前,向前,向前…… 再如《写给杨亚军》: 登山者为什么喜欢登攀? 因为山就在眼前。 航海者为什么喜欢航行? 因为海就在远方。 飞行者为什么喜欢飞翔? 因为天就在头顶。 旅行者为什么喜欢远足? 因为路就在脚下。 你问我为什么名叫亚军, 这是因为—— 夺冠之梦, 就在我, 一个追梦者的心中。 在班上,我很少搞公开批评,特别是针对个别问题和个别现象。要知道,公开的批评极易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跌打损伤”。 我班的学生给我提建议与意见也是首选递纸条的方式。这种方式既方便快捷,又能避免“直接碰撞”所造成的难堪与难为情。有一次,我讲课正讲得兴起,忽然坐在前排的一个学生悄悄地给我塞了一张纸条,我偷偷一看,纸条上写的.是:“亲爱的老久,今天您讲的课题是‘语言的得体’,可您却忽略了衣着的得体问题,譬如裤子……”当时,我下意识的一低头,才发现自己西装裤的拉链没有合拢。一张纸条既“得体”地给他们的老师提了醒,又让他们的老师避免了一次尴尬。真聪明!从此,我开始特别看重学生给我的纸条,视纸条为学生赠予我的最好的礼物而精心收藏之。
4、群谈 我班每周都“私设”有一节“同学讲坛”课。“有么子说么子”是讲坛的宗旨。讲坛上,有才华你就亮才华,有意见你就提意见,有想法你就说想法。譬如“我和鲁迅有个约会”,“2008谁将入主白宫”,“今天我们怎样做孝子”,“课文背诵窍门多”,“幽默是怎样炼成的”等。我班在腾讯网和新浪网上都有自己的qq群,那是同学们节假日里*交流的平台。我的网易博客也是同学们的“后花园”。 如果搞一言谈,你的课堂只会像开追悼会,死气沉沉;只有搞群言谈,你的课堂才会如开联欢会,活气腾腾。对此,我深有体会。
5、访谈 本着个别问题个别处理的原则,我从不在班上公开批评学生,而是尽可能地运用“微创艺术”,采取“咬耳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和风细雨式的疏导、引导、劝导与教导,帮助学生拉直三个问号,即“我是谁?”“我应该是谁?”“我怎样才能做到是谁?”,使学生口服心服,并及时改正之。 而对学生进行表扬,我则会大张旗鼓。什么是表扬?我以为,表扬就是给学生的才华与美德做广告。访谈,就是我大张旗鼓表扬学生的一种方式方法。 例如对坚持节假日到福利院当志愿者的学生,我会请别的同学以记者的身份到实地去采访,然后以事迹报告会的形式来推介其事迹,或者模拟电视“人物访谈”的形式来召开主题班会以扩大其影响,或者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凡人小语”以弘扬其精神。总之,访当事人,谈当事人,夸当事人,就是为了让好事有人做,让做好事的人有人学,让学做好人好事在班上蔚然成风。
6、面谈 有一个成语叫“促膝谈心”,意思是:“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这个成语从三个层面对师生之间的面谈作了诠释:一是形式上,要面对面,零距离;二是谈话氛围要亲密,融洽,平等;三是谈话内容应是心里话,是真心的交流,是真情的碰撞。 我与学生的面谈从来不在办公室里进行。师生间的谈话应该是朋友之间的拉家常,而办公室给学生的感觉过于正规,过于严肃,甚至是压抑的,不对称的。 我与学生的面谈,更多的时候是学生主动找我谈。有一次,团支书把我从办公室叫出来,很严肃地跟我讲:“主题班会的策划与组织是我们支部份内的工作,《班团*职责》里写的明明白白,这次您为什么越俎代庖?”我最怕学生说的话是“*,*,你是民,我是主”,我在班上说得最多的话是“凡是同学们该做的和会做的事,老师绝不包办代替”。但在工作中,我却偶尔会犯“越位”的毛病——当然,多数时候的“越位”是我的蓄意所为,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班主任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的人。这一回的“越俎代庖”就是我为了刺激团支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而重演的故伎。对于班团*的这种责怪,我会“没事偷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