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在水一方》的散文
近日又认真听这首《在水一方》,好像听出了新的内容。
原本以为,它脱胎于《诗经·蒹葭》,也不过是情歌;这次连听带唱,总觉得不完全如此。
这位“佳人”,“我”既“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最终如愿以偿,“依偎在她身旁”了吗?
想要“逆流而上,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道路屈折无已”!这条道路太艰险曲折,但又想得到那位“佳人”,于是选择一条容易的路:“顺流而下”!
这个选择正确吗?
其实,正是因为那条路太艰险曲折,才吓到了、打败了你的竞争对手,给你提供了机会;否则各路男神汇集,别人早就捷足先登了,哪里还轮得到你?
果然,“顺流而下”确实容易,心仪的目标却像是水月镜花,永远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影!
如果把眼光跳出爱情,你想到了什么?
假定那位“佳人”是我们要达到的一个不平常的目标,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译文”,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情况不正是如此吗?
近期上几个翻译论坛,见不少人说,翻译很难,很辛苦,报酬太低;反过来想想,正因为如此,才没把各领域的*人才吸引过来,我们才有表现的机会!真的很难,没几个人能做的.,报酬还会很低吗?
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斯,五十年代即出版了《楚辞》英文版,后来又成为红学大师;把《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应该是他的“有位佳人”,为此,他竟然于1970年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一职,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才译出了《红楼梦》前八十回!可想而知,他战胜了多少“险滩,曲折”,岂畏惧过这条"道路又远又长”?他的译本,在西方享誉最高,一位英籍教师曾经对我说,她读此书“入迷”!
众所周知,傅雷先生是翻译巴尔扎克小说的大师,但他在翻译《幻灭》时,本来是从法文版翻译,却找了其英文版做参考,这英文版的《幻灭》对于他还有八百多个生词,傅雷先生竟然把这八百多个生词都抄下来背熟,把这英文版也要读熟、读透!且不说具体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并且,傅雷先生对其译作反复修改,常使得出版社、印刷厂已经排好版又因为新的修改而不断重排!
如果说,这些大师,水平那么高,仍然面临着“险滩”,“曲折无已,又远又长”的道路,都要坚韧不拔,决不放弃,那么,我们这些初学翻译者(在他们面前只能算初学) ,应该怎么办,才能得到心中那位“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