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母亲的散文范文

  我的父母亲没有文化,默默无闻地持家,抚养孩子,照顾老人,便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了。在他们的思维里,孝敬老人,关爱孩子,与邻居和睦相处也许就是他们不能用文字表述出来的家风吧。

描写母亲的散文

  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过,她出嫁的那天姥姥对她说:“到了婆家,要照顾好老人,呵护好小姑子姑、小叔子,别让人家说咱家人没教养,咱不识字,什么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婆家,母亲默默无闻地遵循着姥姥的教诲。白天干农活,拔猪草,做饭。夜晚还要给我的小脚奶奶用热水烫脚,她的脚一天不洗就疼。就这样在我奶奶家合住了一年半,小叔子结婚,没地方住。把我父母“撵”出了家门,搬到了我出生的那个村子,当时还是借租一个亲戚家的房子。分家的`时候,就给了一个面缸,一个小柜子,几个小兰花坛子,一双被褥。父母亲什么也没说,赶着队里的牛车,拉着“家产”就走了。可是,尽管这样,母亲还是惦记着奶奶的脚,冬天没事了,仍去奶奶家给她抚慰那双可伶的小脚。爷爷奶奶有病了,给队里请假去照顾奶奶,因为她是大儿媳妇,必须做好,她也希望下面的几个媳妇能效仿。那时,一天两毛钱的工分,实在难舍,但还是去了。

  从奶奶家搬出来的几年以后,自己拉扯了四个孩子,家庭生活极为拮据。60年代中后期国家还是贫穷,加之连着三年大旱,地里野菜都不生长,更不要说庄家了,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饿的人们面黄肌瘦。母亲从很远的亲戚家弄来几袋子野菜,借了10斤麦麸面,希望能都度过难关。可她并没有把这些留给自己家独自吃,送给了奶奶一些。看着邻居家孩子饿的都爬不起来了,也送了一些,家里就所剩无几了。没办法,母亲听说那个亲戚说有一种杨树叶子可以吃,是圆形的,叶子头上有一个尖尖的小角,煮出来是绵甜的,很柔软。于是母亲叫上村里的几个妇女,漫山遍野地找那种树叶,快天黑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几个人拔了一口袋。回家后,连夜煮着给我们吃。哎,那是甜的,明明是苦的。就这样吃了一个月的树叶子(那时母亲正怀着三弟,等三弟生下来,全身发黄,接生婆看着害怕,母亲一下想到是什么原因)。后来国家给每户分配了点包谷面,总算度过了难关。

  其实,母亲就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也没忘记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也没忘记同命相连的邻里乡亲。谁家的孩子有病了,大人有难了,母亲想办法去帮助他们。经常深更半夜起来给小孩子看病。其实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全是跟老爷学的土办法,可每次去给孩子看病都能看好。她知道很多中药能治病,还会一点针灸和刮痧,在村里很受人尊敬。

  母亲的行为影响着我们。她常说着一句老话‘一个好汉三个帮,一盏油灯也能亮’。教育孩子总是付诸于行动。她还经常对我们说对孝敬老人的人,你们一定要尊敬,要做给你们今后的孩子看。她说:“学的不会看的会,小孩看到的会记在心里的。”

  是的,母亲的行为一直影响着我们兄弟姊妹。后来,我跟着亲戚离家来到了兵团,在兵团成家立业,尽管刚成家有点困难,但还是常常给母亲寄钱。这些事情我的孩子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那年他一个人回老家,看望从未见过的爷爷奶奶,给他们买了很多*的特产。临走时,爷爷眼含泪水非要给他50块钱,他还是没要,孩子知道爷爷奶奶需要钱。父亲去世那年儿子和我在他爷爷的棺材前长跪了40分钟,孩子也知道这辈子永远没机会照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