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物散文欣赏:水思   一、关于水和世界的本原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就是人类发展演进的一个重要特征,自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都离不开水的滋润。淮南子说:“水,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正是由于水具有不可超越的属性,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深深思考。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在早期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思想。据考证,把最早把水看成是世界本原的是在《管子·水地》篇。“水者,万物之本原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它认为构成世界的元素是水,谁是组成一切万物的根本材料。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中“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已成地”、“太一藏于水,行于时”的关于水的论述时稍晚于《管子·水地》,它对宇宙的申城和演化过程做了系统完整的论述。它认为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子认为道即太一是世界的本原,道在生成宇宙时先生成了水,水又辅助太一生成天地,然后天地又效法水,辅助太一生成了天地。太一生于水,又藏与水,行于时,反辅太一。水不在太一之外,而且藏于水中,水和太一是混为一体的。这种尚水思想在古代文化中并不少见;很流行的一种观点是中国古代都普遍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世界的本原;西方早期的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水”一方面是自然中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又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元素,它所表征的是作为万物的开端和主宰从而生化万物且始终保持自生同一性的本原,具有普遍性和流动性;最后泰勒斯的水还具有生命的原则。   二、水的德性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无生命的物质,但却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它通常被上升到一种哲学高度,象征着一种精神品质。老子的《道德经》从深层看就是对水的德行的展开和深化,整部《道德经》就是围绕水儿展开的。他的道其实就是从水中提升出来的。水的德性在老子那里是最完善的,最高的德性。《道德经》第十七章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的德行就如同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但又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于道。王夫之说:“五行之体,水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而孔子更把水的德性看作是德、义、勇、正。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说“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可见中国古代对水的的德性是非常推崇的。水是柔弱的,但又是伟大的。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却能战胜世上最刚强的东西,这种以柔克刚的品行一直被道家所追崇。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   水的滋养万物而不争、随方亦圆、懂得变通、宽广无私、以柔克刚的精神为历代人赞扬。   三、水崇拜   图腾崇拜在世界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他不仅代表着一种敬仰和畏惧,还代表着一种精神信仰。在纷繁复杂的图腾长崇拜中,水崇拜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方式,水崇拜是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中的自然宗教,以信仰水的神秘力量,信仰水神等观念为内涵,以祈求降雨止雨荷生殖繁衍仪式为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崇拜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很盛行,比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对水和龙的崇拜以及水灾纳西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等等。其所表达的思想也渐渐的由水的神秘性的畏惧转化为渴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历来人们都把水看做是一种具有灵性的东西,水以其高尚的德性鼓舞着人。对于水的崇拜的原因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首先可以从世界本原问题思考,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不仅是哲学家会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会做出思考。在特殊地理历史环境中,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对于现实中的某些现象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比如水灾、旱灾等,就对水形成了一种敬畏心理。其次是因为水所具有的德性。就像老子认为水是最接近于道的东西,是至善的一样。水的德性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它的至善的品质不断鼓舞着人们。第三个是,历史文化传统。在科技迅速发展得今天,单纯的因为畏惧自然而存在的宗教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一种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传统,还表现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愿和决心。   水崇拜的历史影响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三点:关于水的各种丰富奇异的传说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由水崇拜遗留下来的各种仪式各种节日、活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在水崇拜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给我们现今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地关系中,人与自然地关系表现的格外突出。纵观人类历史,由水引起的自然灾害数不胜数。随着生产力的`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地关系,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让人类吃尽苦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啸台风的破坏程度加大、水旱灾害不断。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自古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李冰父子建的都江堰到现在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利”一词,中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司马迁指出了水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水的有利与为害的两个方面,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给予“水利”一词以兴利除害的完整概念。兴利除害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正确处理人与水的关系。水对人类有利和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只有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兴水之利,除水之害。   虽然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对水的崇拜和信仰日渐消退,但是水崇拜、水具有的德性对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很大的启示:坚持人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统筹兼发展,用灵活的方式,联系和发展得眼光处理人与水的关系。都是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药坚持的。   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理解它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还需要人类做出更大的努力。

写物散文欣赏: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