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的抒情散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月夜忆舍弟》里的诗句,朴素深情,像真理一样击中了我漂泊的心灵。

月是故乡明的抒情散文

  记得十多年前,经常到常熟进货,有好多个中秋节是在常熟招商场的停车场,一边啃着从家里带的月饼,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度过的。停车场四周除了围墙就是旅馆与小饭店,月光照下来,停车场就像是一口照着灯光的井,而我就是井中那只不知天高地厚的青蛙。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掩,月亮更像是一面寂寞的铜镜,在等着岁月深处来照镜子的人。

  去年中秋节,我在重庆。重庆是有名的雾都,所以,我一直担心在重庆看不到月亮。我和儿子早早地搬了桌子到阳台,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月饼,等着看重庆的月亮,是比苏北的月亮胖还是瘦,可重庆的月亮就像蒙着纱巾的*女人,总是不肯露面。儿子累了,我独自一人等着月亮的'出现。世上所有的等待其实都是孤独的,也是美好的,这跟痛并快乐着异曲同工。痛并快乐着是一种刻意,甚至暗含了小剂量的炫耀,就像此时的等待,更多的也是刻意与坚持,如果要解释的话,我想就三个字:自找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不幸,其实就像是月亮的正反面,对于人生来说都是必需要经历的,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幸福与快乐,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幸与痛苦,而痛不欲生。月亮,无论你看见没看见,它始终都在天上。

  重庆的月亮到底还是出来了,但脸色暗黄,没有想像的亮,更像是一个陈年的黄色水斑。或者,手电筒快没电时,射出的一个弱小光圈,比记忆与想象暗淡。

  我上学的时候,鲁迅西瓜田里的月亮,是又大又圆又亮的,是鲁迅故乡最亮的月亮。我家的西瓜田是被玉米稞围着的,我喜欢躲在玉米稞里看月亮,风吹过玉米稞,月亮便时隐时现的,有了一份神秘,我喜欢这份神秘,它似乎带有朦朦胧胧的童话色彩。

  今年的中秋节肯定是要在深圳过了,在椰子树下赏月是我曾经想都未曾想过的,但这个日子就在眼前了,我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我一直以为嫦娥、玉兔、桂花树与吴刚,这些月亮上的居民只是一种寄予与幻想,登月是对神话与幻想的毁灭,但只限于物理学意义上的毁灭,并不妨碍神话里的人物在心灵的月亮上栖息。有些东西并不会因为证实了它的虚无,就顿时消失,因为神话本身就不是物质意义上的存在,因此,物理学上的否定事实上毫无力量。就像我们不会因为知道了月亮是太阳照亮的,就去贬低月亮的美丽与柔情,就像我们不会因为知道了蟋蟀的鸣叫是在求偶,而忽略了它几千年来代表的乡愁。

  天上只有一个月亮,我们在异乡与故乡仰望的始终同是一轮明月,倘若月亮真是铜镜,相思的人照在镜中的眺望,该是世上最诗意的合影。“月是故乡明”,或者正是因为故乡的月亮比异乡的月亮多了些思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