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一个笔友的故事
在网络尚未盛行之前,“以笔会友”成了许多少男少女结交朋友的途径。那个时候有不少专门为别人介绍笔友的,仅仅取几块钱的介绍费。好玩的同学教她把几块钱放进了信封面里,过了几天,她收到了几个笔友的通讯地址,“以笔会友”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刚上初中的她没有写日记的习惯,随着与笔友交流加深,慢慢地,她开始敞开心菲,好想找个朋友一起到雨中散步之类的心情写入信件发到远方。
那时的她遇到了一位来自广州异性笔友姚某,姚总爱用广州话写一些好玩身边的新鲜事,如赛马场建成等等。那时的少男少女很喜欢自己制作一些手工饰品,如“幸运手链”。笔友交往的流程一般都会有要求寄照片这一环节,也许因为她生来对人有较强的'防范心理,既不要求对方寄照片,也谢拒送照片。她认为只要大家都真诚地关心对方就够了,“以笔会友”不需要加入其它复杂的东西。当时一位潮州的女性笔友苏主动寄来了照片,出于礼貌,她也回寄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姚和苏也有通信,她们三个人竟是共同的笔友。更巧合的是,姚后来曾去潮州拜访苏,姚早已在苏家见过她的照片。
她和姚的通信虽不频繁却未曾间断,在通信若干年之后,她们互相交换了电话号码。某日,姚打电话告诉她,他到她居住的城市参军,想带点水果去她家,她被吓到了。那时候的姚对她来,绝对还是“陌生人”。多少次电话里她都回绝了,虽然姚有她家的地址,但没有冒失。
她偶尔心血来潮,会把信纸叠成小舟之类的小玩意,让它载着祝福,一切尽在不言中。姚过生日前会要礼物,要一瓶星星,当时她竟然会联想到,不知送星星的同时是否需要再送上一个镜子,让姚照出一个月亮来?最终她虽然送了星星,可也只是按姚的岁数叠了二十吧,夹在信里送出去。
刚上大一的她,很快被*、新奇的校园生活吸引,她在信中描述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让身处军营,生活枯燥的姚极为向往,分享她的心情成了姚生活的一部分。姚不只一次告诉她,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这样的话让她感到特别吃惊,毕竟她从未曾想过自己竟然会有多愁善感的一面,一笑置之后,她意外地发现,姚竟然把她写给他的信在部队里传阅开来,而所谓的“多愁善感”竟然是信件传阅后的总结。难以想象军营中生活的无聊,姚的战友在看了她写给姚的信后,竟然大胆写信给她要求通信。那一次,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不被尊重的。姚道歉了,可此她已经不太相信他了。
在之后的通电,她变得很被动。姚会说请她去广州做客,到他家里看看她多年前写的信。在没有写日记习惯的日子,自己初中时代写满心情的信件变得很珍贵。姚对她说,信可以还给她,不过一定要她到广州去他家里取,他说他的家人也知道他交了一个很不错的笔友,也很好奇。
她不喜欢别人跟自己讲条件,姚也不能例外。她只想姚寄来,自此她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过去的信件。一直以来,在她的印象中,姚的人还算实在,在通信过程中,姚总会谈到自己的部队生活,怎么当好卫生员、怎么向党组织靠拢之类。她和姚通信的近6、7年之后,在姚的强烈要求下,她寄去了近照,岂料N年前的姚早已在潮州苏家已经见过“初中时代的她”,她的样子并不神秘。
再后来姚退伍回广州,她们各就各位,再没有精力去继续“以笔会友”的约定。姚退伍之前,给她寄去了穿上军装的照片,一副老实憨厚的模样。笔友的故事最终没有继续,儿时游戏只能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