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力的散文
这些年杂书看的比较多,《忘却力》就是其中一本。众所周知地,日本的青少年教育一向被国内所追捧,各种比较两国孩童区别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书腰上的那句“被收入日本中学的国文教科书中”,这大概是本书吸引我的原因吧。
从小妈妈就教我:不能忘!好像我所接触到的家庭里面都是大同小异吧:要记住“饕餮”怎样写,要记住“栉风沐雨”的意思,背诵并默写《离骚》,要记住老师说得每一句话!不论对错,我就这么记着,不敢忘记,生怕忘记,以忘记为耻辱。直到第一次看电影《阿飞正传》,里面讲到的那只无脚鸟的故事:
我听人讲过,这个世界有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向飞啊飞,飞到累的时候就在风里睡觉……这种鸟一生只能够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我不正是这只鸟嘛,在记忆的道路上从不停歇,不敢停歇。
到了中学,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与经验,我开始讲究劳逸结合。在学校专注学习,完成所有学业;在家从不翻书包,认真享受时光,学习与生活泾渭分明,成绩亦是一日千里。而这,刚好暗合了这本书的思想。
书里面提到了一种概念:知识代谢综合征。如果进入大脑的数据、知识的数量超出了自然消化的潜力,会将发生滞留现象,长此以往,过剩的记忆、数据对精神会产生负面作用,这就是知识代谢综合征。既然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就更就应抓住重点去记忆,学会筛选不相干的事,并且主动忘却,从而为新的重要的事情腾出空间,这样大脑才能持续活力。
以海明威为例,他会将写出的作品先存进银行租赁的保险柜里,手稿就放下了,暂时忘掉。过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来推敲,以此往复直至满意方才安排印刷发行。据闻,在海明威去世后,出版社发行了他存在银行保险柜的两卡车手稿,反响都很一般。
那要如何矫正知识代谢综合征呢,书中也给出了办法:其一是把剩余的价值较低的知识信息抛除掉;其二是透过思考把知识消除掉。知识与思考是互补的,有了知识就不必思考了,但明白不等于知识。文章用了一半的篇幅协助我们纠正“忘却是不对的”这一观念,再提出发挥忘却力,活化大脑,从而实现学习和思考相混合的生活方式。
除了提出观点,作者也十分善良地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思考。一个是抓住时机:在空腹和断食的时候,餐前大脑最活跃。二是抓住地点:“立刻、枕上和厕上”、“浴中、途中和集中”。三是掌控情绪:开放自己的感情,排遣负面的情绪以及学会倾诉,都是有益于恢复理智,学会思考的好办法。
在结合忘却力和思考的道路上,作者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
痛快玩耍,认真学习,就像呼吸,排空了浊气才有空间去吸纳新鲜空气,体现的是劳逸结合的生活智慧,但当今社会很难透彻地理解“灵活学习”的真谛。学习的时候不要记笔记,那是抄写,即会打乱学习的连贯性,也不利于资料的理解。
一个太多,几个刚好。专心致志剥夺了忘却的时间,而脚踩两只船则能够顺利地忘却,所以做事不宜过于专注,一心多用才贴合内心的要求。不但是工作,而且在学习方面,适当分心可能产生用心的影响。对这一点我始终存疑,
在写下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想起了“三三制”,解放军十分行之有效的一套战术思想,强调以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作者也运用了这个这个方法,用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骤下再分三步,层层推进,读的时候会觉得很散,在印证自身成长的经历后,就把我说服了。
不妨去试试,忘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