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拾童年趣事-散文欣赏
岁月匆匆, 又到冬至时。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想起我的奶奶。于是,写下这些文字,作为一种缅怀。
------题记
说起童年,眼前就闪现出奶奶的身影。因为,我的幼年和童年都是在奶奶精心照料和呵护下成长的,奶奶给予我慈母般宽厚的爱,无私而伟大。如今,只要看见穿阴丹士林斜襟布罩衫的老人,就会困在一种情绪里,不由自主地想念起奶奶,时间仿佛又回到从前。
由于妈妈日夜忙于工作,未满周岁就把我托付给奶奶看护。因为体弱多病,小时候没让奶奶担惊受怕,少操心。直到七八岁,才远离针管和药罐,开始帮衬奶奶做一些家务活,替奶奶洗碗、割草、摘猪食、放鸡等。可因为调皮顽劣,总不让奶奶省心。
特别是一日三餐,我是最不安静的。只要看到奶奶把菜饭端上桌,忙碌的父亲还没回家,厨房的交响曲我就敲响了。但我敲打的不是锅瓢,而是碗筷。由于到了吃饭的钟点,倘若在田间劳作的父亲还没回来,奶奶从不允许孩子们上桌先吃。否则,一些好吃的,全被我们这些小馋猫一扫而空。这样,辛苦劳动的父亲反而吃剩菜剩饭,这是很没规矩的表现,奶奶从不允许我们这些小辈如此没家规。而我每当看到桌上饭菜飘香,又不能吃时,总经不住美味的诱惑,会敲打手中的碗筷,制造一些噪音,来对奶奶所设的家规,以示*。可奶奶也不恼,任凭我怎样敲打,还是极力维护她那一套老祖宗传下的家风。现在忆起,仿佛那碗筷的交响曲还在耳边回荡。这些躁动的音符,听上去虽没有乐感,却有希望父亲赶快回家的美好期盼。这是记忆中,很温情的一副画面。画面里,有家的温馨,也有童年的快乐。
在孙辈中,我是最不规矩老实的。虽说童年的我,做事已经很麻利。可奶奶说我像一条船,撑一下,才挪动一下,一点不勤快。本来,洗碗是女孩子最擅长做的家务活,可我也不乐意去做。只有每次在洗碗前,看见奶奶从口袋里摸出几根薯条奖赏我,这样洗碗时,才会特别卖力,洗得特别干净。假若薯条吃完,又没有其它零食犒劳我的情况下,我则会耍心眼偷懒,匆忙吃完饭后推开碗,就溜出去和小伙伴们嬉戏。奶奶没牙,吃饭很慢,当她吃完后收拾好餐桌,叫我洗碗时,正在门口玩耍的我,会假装没听见,根本不搭理奶奶。当发现奶奶走出厨房呼唤我时,就慌慌张张躲起来。有几次由于躲避不及时,被奶奶发觉,还听到奶奶在我身后的笑骂声。但奶奶并不会真生我的.气,每当我在外面玩累了再回家时,奶奶早已把碗筷洗好,像什么事没发生一样,对我慈爱依旧。现在想想,童年的自己,确实不懂事。奶奶年事已高,为了我们这些孙辈,整天忙里忙外,可我只顾自己快活,根本不会体恤奶奶一天比一天消瘦的身子骨。那时,虽说在外工作的妈妈长期不在身边,可有奶奶的关心和照顾,我并不缺乏母爱的温暖。
说起吃,十个小孩九个贪嘴,我也不例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农村还相当贫穷,根本看不到苹果、香蕉、开心果之类的零食。常见到的是庄稼地里种的玉米,爆成的玉米花,以及自留地里种的红薯,切成片或丝煮熟晒干,等到腊八,奶奶就把它们放到洗干净并在锅里炒得滚烫的细沙上,一起翻炒成金黄色,而这些香香脆脆的薯片和薯条,就是我们过年时,最美味的零食。像糖果、花生、米糕只有在正月里,客人来了才能在桌上看得见的稀罕物。但客人一走,这些稀罕物又会被奶奶收藏起来,等下次客人来了又拿出待客。可不管奶奶藏得多隐秘,我都能找到,并悄悄偷出一小部分来享用。记忆中,这种拙劣的做法,似乎从未被奶奶发现过。
记得奶奶七十岁生日时,正逢牛年,按当地风俗,伯母给奶奶做了七头糯米粉蒸捏的牛糕,连同长寿面、红鸡蛋等其它点心,一起放在厅堂桌上供奉。供奉之后,奶奶就把这七头牛糕,用报纸包好,藏在米缸里。藏的时候,正好被我瞄到。于是,奶奶前脚刚跨出房门,我后脚就跟进了房间,打开米缸,拿出牛糕。虽然是用糯米粉捏的,牛的形象却很逼真,做得很精致。这么精美的东西,我还是第一次见识,以前从未尝过。所以,我经不住糯米清香的诱惑,小心翼翼地折下牛糕的一条尾巴来吃,味道果然香甜。但也不敢多吃,毕竟是奶奶生日用的供品,吃了非挨骂不可。可因为无法忘记牛糕那松脆撩人的味道,后来又扳下那条缺了尾巴的牛腿来吃。可这似乎还不解馋,最后干脆把剩下的牛头、牛身一起偷到学校啃了,才过瘾。
放学后,因怕奶奶骂,就在外面瞎逛。直到天黑,许多邻居都点亮了煤油灯,我才战战兢兢回到家。奶奶看见我,对我依旧和颜悦色,热情地招呼我赶快放下书包吃晚饭。那一次,我吃饭后,没等奶奶使唤,就自觉到厨房把碗洗了,想以此将功补过。其实,我那点小聪明,哪瞒得了奶奶那双火眼金睛?只是源于心中的爱,奶奶不想深究,揭露我那贪吃的行为。奶奶您真好,您的包容,使我享受到母亲般的关怀,给予我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宠爱,让我的童年充满欢乐,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现在,每当想起偷吃牛糕的往事,我都报以会心的微笑。童年的自己,太贪嘴了。那时,物质是匮乏的,精神是充盈的;生活上有奶奶悉心照顾,也不觉得太清苦。
如今,再忆起这些陈年旧事,已都是回不去的纯真童年,回不去的快乐原乡。
奶奶,掐指算算,您离开我们已有三十周年。但在记忆深处,您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慈祥而清晰;亲切的话语,关怀的叮嘱,依旧在耳畔萦绕;特别是坐在竹椅上戴着老花镜,给我缝补衣裳的温暖画面,总浮现在眼帘。我知道,我的成长,意味着您的衰老。现在我自己都已为人父母了,所以更能体会到当年您肩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一勺米糊,一勺稀饭精心地把我喂养大,是多么的不易。倘若您现在还健在,该有多好呀!我就可以弥补童年的过失,像您关怀我那样,用心孝敬您。可今生,您的恩情我已无法报答,只能把心中无限愧疚化作幽幽思念。
窗外,明月如水,犹如您爱的目光。我眺望着,寻找您的方位。奶奶,那颗总对我微笑的星星是您吗?即使天堂里的您,早已度化成仙。可我相信,您仍然还会像过去那样默默庇佑我的!今晚,我又忍不住轻拾童年趣事,追忆您爱的关怀,用文字,来寄托对您绵绵不绝的哀思。惟有这种祭奠,才能安抚心中饱胀的情怀。让悠悠情愫,氤氲着游走在童年的旧梦里,细数奶奶您,爱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