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百灵鸟散文

  前几日,回了一趟老家。站在老宅的大院里,环望四周,经历几十年风雨的老宅,没有人居住,已经有点破败,院里长满杂草。唯有院子周围的翠绿的竹林依然在微风中摇曳,守护着我的家园。时值正午,瓦房的挑梁上挂着的那个广播喇叭,被蜘蛛网包围,却依然发出高昂的音响,播送着*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山村的百灵鸟散文

  时光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个广播喇叭曾经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和无限的希望。

  那时全生产队只有一个广播喇叭,挂在大院的朝门上。一根铁丝线在木竿的支撑下从公社翻山越岭拉倒生产队,然后在喇叭上用一根铁丝引到屋檐下的阴沟里作为地线,这样广播就可以发出声来了。全队青壮年劳力,用了好几天时间架设了广播线,开通那天,全队的男女老少早早地围聚在大院的朝门,等到中午十一点半,收听广播。当广播里传出“社员同志们,九龙公社广播站开始播音。”此时,社员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惊讶的,有大笑的,有鼓掌的。大家都感觉好奇,为什么那个喇叭里面可以传出声音?

  公社广播员叫邓玉梅,声音非常甜美。除了给大家播报公社的通知、新闻趣事外,还要转播*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有时还要给大家唱上一首革命歌曲,歌声在那个闭塞的山村飘扬,让这个古老的村庄有了生机与活力。大家都喜欢听邓玉梅的播音,喜欢听她那百灵鸟般的嗓音唱歌。久了,大家就叫邓玉梅“百灵鸟”。

  在那个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没有手表的年代,广播就成了大家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掌握时间的渠道。清晨6点钟,广播响起,社员们就起床做饭,广播结束,队长就扯着嗓子喊大伙出工了。男女老少都在队长的安排下,干着不同的活路。当烈日当头的时候,广播又响起。队长开玩笑的说:“邓玉梅都爬到挑梁上了,已经中午了,大家回去吃饷午。”于是,大家丢掉锄头、扁担,往家里赶。吃完午饭,待下午两点钟广播喇叭一停。队长就又喊出工了。黄昏时,依然是听到公社广播的第三次播音,大家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做晚饭。饭做好后,大家端着土碗,来到朝门,聚集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收听广播。直到邓玉梅说:“社员同志们,九龙公社广播站全天播音结束,请大家明天继续收听。”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各自的简陋的家。

  沉浸在回忆里,漫步来到院子门口。一位满头白发身体依然康健的老人牵着一位小女孩,从我家门前的公路经过,感觉有点面熟,走近一看,居然是我们亲切的广播员邓玉梅嬢嬢。真是非常的巧啊!我请她到我家里坐坐。她说:“我已经68岁了,退休好8年了,今天带着孙女去广兴镇上赶场。”她给我讲诉了甜美声音背后的酸甜苦辣。

  与新中国同年的她,由于声音甜美,人也长得漂亮,20岁农校毕业被招录到公社做了一名广播员。她的家就在我们红花大队七队,离公社有一里路。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徒步来到公社广播站,开始一天的播音。晚上播完音后,一个人独自回到家里。

  第一次播音的`时候,非常紧张。害怕出错,一旦出错就会是政治问题。她还清楚的记得一次播音的场景。准备了好几天的她,依然非常紧张。公社书记在一旁不停地安慰她,不要紧张,放轻松,就像平时给人家说话一样播音就行了。“九龙公社广播站,我是播音员邓玉梅,请社员同志们收听广播,下面请公社彭书记给大家讲话。”播完后,已经是大汗淋漓了啊。

  信息不通畅的时代,公社的广播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党的方针政策、公社的通知,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广播传到千家万户。

  上世纪七十年代,公社兴修水库。广播站就成了一个宣传队。播放通知,发出号令,开展竞赛都是通过邓玉梅那甜美的声音播送。邓玉梅还定时给大家唱上几首革命歌曲,鼓舞干劲、激发社员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1975年春节刚过,由于连续干旱,红花二队一个大院子的草房子遭遇火灾,熊熊的大火不断蔓延,有火烧连营之势。得到消息后,邓玉梅冲进播音室也不管是不是播音时间,打开广播,呼叫全公社的社员前往救火。社员们听到广播后,翻山越岭,拿着盆子、担着水桶,赶去救灾。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扑灭了大火,保住了半个村子。

  通讯不便的年代。全公社只有一部摇把子电话。遇到外地人有急事要给乡民带个信,电话只能打到公社。邓玉梅接到电话后就打开广播,向全公社通知。社员听到通知后丢下锄头,急忙赶往公社接听电话。有一年,龙虎大队的一个小女孩走失。家长找到广播站,请求广播。邓玉梅不辞辛劳,连续三天播送了十几次。终于。宝塔大队的一个社员听到广播,将迷路好几天了,正在路边拾破烂的小女孩送到家。家长背来红苕花生,感谢广播站,感谢邓玉梅。

  1979年。我考完中专,每天都在家里期待邓玉梅那甜美的声音给我带来好消息。当时的全公社只有一个邮递员,从竹篙区邮电支局取回信件后,就通过广播,通知收件人到公社去领取。八月初的一天中午。我依然坐在大院的朝门边,收听公社广播,期待有我的录取通知书。“红花五队的刘元兵同学,请注意,请注意。你有一封来自四川省邮电学校的挂号信,请你马上到公社邮电所领取。也请广大社员转告刘元兵。”听到广播后,我顾不上吃午饭,一路飞奔来到邮电所,拿到录取通知书,特意到广播站去给邓嬢嬢报喜。如今都还记忆犹新。

  当时的公社广播站只有两个人,一个男同志,主要负责机器和外线的维修,剩下的事情就落在等玉梅这个女同志身上。每日清晨五点半,就要启动柴油机发电。12个千瓦的发电机是手摇的,对于一个女同志来说那是非常吃力的,当她有了身孕的时候也是坚持工作。

  广播员属于公社八大员系列,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公社还安排其它工作,抢种抢收、计划生育、抗洪救灾等等。邓玉梅的爱人在县城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很少回家。她还要担起家庭的重担,养育两个孩子。每月300个工分无法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她还在自己后院养鸡养鸭、种植蔬菜。

  时光飞逝,邓玉梅在自己心爱的播音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十年,直到2009年退休。如今,她那曾经带给我们深深记忆的声音依然那么洪亮,那么清脆,那么甜美。

  离开小山村,昔日的往事依然还在脑海浮现,亲切的广播声音、“百灵鸟”甜美的歌声还回荡在这个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