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物记赵山散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那个叫赵山的老头已经去逝多年,可仍然有人提起他,不是因为他很富有,也不是因为他挨着权贵的边儿,更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英雄事迹,反倒是鲜明的人物特点让人们仍旧记起他。

乡村人物记赵山散文

  那天,父亲的老师到村里来了。他是个年届八旬的老人,因为年轻时在这里教过几年书,更是因为这里记载着他的一段青春岁月,他是来看故人的',也是来回忆青春的。

  因为他提到了父亲,所以我去看他。他听说父亲已经去逝有几年了,就感叹人世无常、光阴无情,于是就说起了父辈们的事情。总有些人要提起,一些是比较亲近的人,另一些就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人。老人提到了一个叫赵山的老头。

  这位赵山是个“根儿正苗儿红的贫下中农”,斗大的字也不识几箩筐,偏偏记性好,小时候喜欢看戏、看驴皮影、听人说书(那时候还是旧社会,所有的娱乐也只有这些了。),凡人唱过的戏、说过的影、讲过的书,他只一遍就能细说根详,也许你不信,他竟能把戏文里的诗词一字不差地说出来。久而久之,他就装了一肚子的故事。

  有趣的是这位老人有个怪毛病,他在世的时候,农村里仍然没有广播和电视,正月里人们无聊,就来找他说故事,也许是许多年来重复的太多了,他就不愿意讲。有调皮的人摸准了老人的脾气,就在他的面前胡乱地讲来,老人听着听着就憋不住了,他会拉着长调说上一句:“你说的不对——”接着就是滔滔不绝的讲述了。人们偷笑着开始了一次听觉上的大餐。

  老人讲完后有人逗趣说:“您说的就真对?”见有人不服气,老人就会重复他的那句名言:“别看你们识文断字,这么说吧,打开书本你们是我老师,合上书本我是你们老师。不信,你们找段我没听过的书念给我听,我要是记不下来就算我白说!”

  有人拿来新小说念上一段,期间还夹杂了一些古体诗句。读了几页过后,果然,老人能很准确地叙述下来,许多话和原文一字不差,至于那些古体的诗句就更不差了,于是,人们叹服。

  虽然我对这位老人的故事有所耳闻,甚至小时候还见过这位老人,但仍然怀疑这其中是不是有夸大的成分。可父亲的老师说,他就是那个做测试的人。我必须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