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时代偶感》

  散文随笔《时代偶感》

  五一匆忙赶了趟上海,又急忙回了一趟杭州,本来同女朋友去西湖,哪知西湖没看成,只见一大群一大群的人,于是便闲下来看林语堂老先生的书苏东坡传,很喜欢,试问还有谁能把传记写的如此引人入胜?读得我酣畅淋漓如饮甘泉,不思饭滋味,也颇多感触。

散文随笔《时代偶感》

  真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苏大学士的才情真与众不同,似狂风却犹如细雨,让人震撼之余又留人细细品味。许多人事物景,看似有情实则最是无情:情对景,景便生情,而人却无了情,无了情也就悟了情;无情偏私于人,便是最大的有情,真如他言天下无一不好人。有情之人风流,无情之人潇洒:苏大学士既风流又潇洒。

  读书也许是一种爱好,而爱书则就是一种痴。很可惜我还没有达到痴的境界,连爱好的级别都不算,只是偶尔来了读书的兴致就冲动地寻书,但等到寻到书的时候往往是下一次读书兴致来的时候。就像这本苏东坡传,我是在一个月以前的一个月看到的,直到近来才开始读,我读的时候它已经灰头土脸地在叹息了。看着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落满灰尘,我再也不会相信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了。无意与苏大学士相比,但是钦慕的同时总想找找差距。看过这本书后,我想我这样是应该的。与他的尚书、论语、春秋点墨在胸相比,与他的典故辞章、事传人物信手拈来相比,与他的过河涉江与弟弟嬉戏玩耍心绪顿生、立成妙章相比,自叹远远弗如。我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妙章佳文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偶有心思多半胎死腹中罢了。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样,我常常对这句话读书十几年了羞愧不已,看到书总会惶恐怔忡不安,担心有一天我会和书没办法再沟通了,虽然是片面的,还是很担心。总会有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勉强,也总是为了让自己寂寞而孤独。这就像橱窗里的模特,即使周身穿上华丽的衣服,也不会让人感到温暖,无论你如何的`微笑,她也不会回馈你同等的爱恋,所以我总担心书有一天会疏远我。

  常常思考曾听到过的一种观点或者一种想法,说如今已经是一个不适合读书,甚至连看书都不适合的时代了,或许也就只能说适合浏览而已,因为即使连著书者都显得那么敷衍和潦草,更何况我们这些靠速食而生的人儿呢。这样多少有点把我们和书的冷漠归结到著书者身上,归结到我们所处的时代上。这是正确的吗?时代和人选择某种书的时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对另一种书的选择吗?这种选择就意味着被选择吗?我们和书之间的冷漠,是和著书者有很大的关系吗?我想应该是没有太大的关系吧,毕竟他们一直在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和书之间的冷漠是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我们需要书来寻求某些功利的东西,而书则需要读者来开辟它的市场。这种利益关系让我们面对的压力具体化、明朗化了,从而也就降低了我们的爱。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低估了书真正的意义。说到底,我们的冷漠是因为我们爱书不及书对我们怜爱得深,于是才会有这样的潦草和轻率。

  那么时代呢?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速食表现。但是在古代程度并不明显,因为能读书的人只是少数,而能著书的更是少数,他们可以不紧不慢地赶着,他们可以写过一遍再修一遍,他们不以此为生,也就不会显得那样地急躁,所以如今的我们对于流传下来的经典视如珍宝。对比而言,我们这样的时代创造出的所谓经典能有多少被后世传扬?我们这样的时代造就的文人天才载入史册和会被后世瞻仰的又会有几个人呢?我常会想可能一个也没有或许就一个,但成就绝对比不上李白杜甫苏子瞻。也许吧,或许只有新的文学样式的出现才会有人超越他们至少并驾齐驱。这样总显得那么的悲观,其实没有必要过度悲观的,真正的经典是一种纯真而朴实的留恋,就像酒香一样会自觉不自觉地引人入胜而流连忘返。我们的时代也是有值得骄傲的珍品的,只不过它们还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吧。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需要和文化表象,就像唐诗宋词元曲强小说一样。我们的时代是个更加多样化的时代,除了文字书籍之外,我们有漫画,我们有流行歌曲,我们有热播电影电视,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表现我们文学和文化的方式。也许有人说这和书没办法相比较,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吗?都会令人思考,都会令人愉悦,就精神享受的层面上,我想是没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区别的。再者说来古时能与现在比吗?古时也不过就一个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至于铁齿铜牙的纪晓岚是否那样的风流倜傥还是值得商榷的。看看我们的时代,外交官们四两拨千斤,律师们强辩如流......哪个弱了?这样或许有些矫情和偏激,但是我想我们要学会令自己安静下来,去真正的读书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书的好坏、时代的优劣,一个连自己的时代都不愿认真欣赏的人,是没有资格评判别的时代的。

  思前想后心绪不再那样忐忑了,至少敢自己说读书是每个时代都适合的,只是承载书的方式不一样了,我们读书的情调也不一样了。我们不那么清闲地品茗而读了,不那么有秉烛夜读的爱好了,不那么有拿起书就读的狂喜了。这就代表我们的时代在忘却读书的乐趣和重要吗?没有,我们现在是全民读书,我们读书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了,无论是工作的压榨还是生活的需要,我们都曾经或者正在读着我们认为应该去读的书。书对任何时代都不会产生芥蒂,书对任何人也不会产生隔阂。这就像妈妈一样,她不一定要你大富大贵,只要你的人生平和康健,她也就无怨无求了。书也是一样的吧,她或许不在乎我们读过她多少、明白她几何,只要我们能在我们的人生中让她随行,她就会尽全力抚平我们疲惫时的辛劳,彷徨时的苦闷吧。她就像妈妈一样,无论我们冷落了她多久,只要我们想起她的那一刻,她就会用热情拥抱我们,用智慧点化我们。所以我不会忧伤了,也不会愧疚了,更不会无视那种带着妈妈香的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