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中秋散文
远处飘来老歌《爷爷为我打月饼》,超市里各种琳琅满目月饼,在导购员声中传出:莲蓉蛋黄月饼五折,苏州正宗老婆饼六折,新鲜出炉的五仁月饼七折……仿佛把记忆中儿时的中秋重现,只是直觉告诉我,尽管今天的月饼品种繁多,却很难有儿时的月饼香浓。让人期盼!
生活在八十年代初期,可以说改革春风吹拂每个人的脸上,给人生机勃勃。特别是当时在国营工厂上班的工人们,三八食堂、酱油厂、糖果厂、豆腐坊、草帽厂、皮鞋厂、农机厂……有点技术的工人更是跃跃欲试。在半死不活的工厂早已没有发展可说,自己出来做政策上又不允许,只好偷偷摸摸在自家做。隔了一条街的陈师傅家,从我打记忆起,每年的中秋节前从他家飘出的葱香味,让我时隔三十年的今天,还是记忆犹新的。陈师傅个子高高的,长得秀气的脸颊,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显得和蔼可亲的,一手做糕点的好手艺,在糖果厂是出了名糕点师傅,从选材、下料、蒸熟、印模、烘烤到出炉,几十年的实践研磨,让他练就一双识别器一样的眼睛。有一次,父亲给他们拉了一次面粉,当时天气雨多潮湿,堆积在仓库里的面粉有点发潮发黑,我们一般人认为可以食用的,可是陈师傅坚持不让面粉师傅下料,说做出的月饼不是当时能吃完,这种面粉保质期不可信了。足足浪费千斤面粉,可是他笑眯眯的双眼告诉大家:食品安全第一,切不可做黑心手艺。正因为这种诚信,找他做月饼、糕点的邻里街坊越来越多。八月初,他接的订单估计超过百来户了。我们家离他家近,一般中秋前两天,母亲就会去陈师傅家定好椒葱味十个,豆沙味十个,那时候家境还不错的街坊四邻都有定做的习惯。母亲管着一家九口人的口粮,都要用粮票置换糕点的。记得有一年的中秋,母亲告诉我去陈师傅家取月饼,我高高兴兴哼着歌一路小跑去的,像一只欢快的小鹿,一脸的笑容满面,早已写在陈师傅家的月饼上。远远的一股葱香味袭来,赶紧停下做了个深呼吸,仿佛要把这股葱香味都吸入味觉里,直致渗透到身体的每个细胞。顺着葱香味,一排矮房子里传出哒哒哒的`声音,心想:月饼不是做出来的,难道是打出来的吗?十岁女孩的害羞让我不禁惊慌起来,一手提着客家人常用的四方竹篮子,一面垫起脚跟晃着身体,向哒哒哒响声寻去。陈师傅家人在月饼模具下取月饼胚子。垂涎三尺的葱香味月饼终于现身眼前,从烤炉出来的月饼穿着光亮光亮的外衣,带着土黄色又有点焦灼色,摸着微烫微烫的,软软的脆脆的,就像是一层一层精美套子,我最爱的脱皮饼哦!心里那种美滋滋的甜蜜感,一下子就像掉入蜜罐里,从头酥到脚。让我从提回月饼就开始期盼八月十五中秋的到来。
八月的秋风有些凉意,父亲把买回来的月饼用一块干净纱布蒙上,挂在客厅的楼板上。每每吃过饭,在客厅时,姐妹几个会情不自禁抬头,驻步在月饼下,深呼吸,然后忍不住地说,真香啊!后一句都是在心里说,真想吃啊!期盼的日子过得真慢啊!母亲早早出门置办中秋晚宴:酿豆腐、糖醋鱼、鱼丝、板栗烧鸡、酱汁鸡爪、蝴蝶鱼、胡萝卜三丝、白斩鸡葱姜蒜、青菜等等。啊!一盘盘,一盆盆,红的黄的绿的,象征团圆的鱼丸汤,年年有余的糖醋鱼,美美满满的蝴蝶鱼,清清白白的酿豆腐,有滋有味的鸡爪,当季补气佳肴板栗鸡,都是和上中国传统团圆节而生出的象征美好愿望的菜肴,让我们饱腹之后还是最惦念楼板上挂着的圆圆月饼。月亮已经慢慢爬上来,仿佛和挂在楼板上月饼一样诱人。那颗期盼已久的心,在慢慢合着葱香味化着。父亲准备水果:杨桃切开,像一颗颗五角星摆在摆在盘子上;一颗颗黑紫黑紫的葡萄,盛在盆上,就像是一双双乌黑眼睛,在月光的衬托下显眼极了;一块块拨好皮的柚子,整整齐齐排在竹圆盘里,片片花开似得,让人养眼;父亲的巧手总是让我们心生佩服,父亲不紧不慢把楼板上的月饼取下,轻轻地揭开白沙布,就像是一个魔术师一样,给我们设下悬念。一个个光亮而香气四溢的月饼,在父亲手上划过,来到我们准备好的圆竹盘里,赶紧闻一闻,还是那种令人难忘的香味。小伙伴们手捧大大小小月饼早已等候在门口,姐妹几个高高兴兴出门去了。邻里小伙伴们有的拿着白色糯米做成月饼,有的捧着印有花好月圆的月饼,有的手捏纸袋子装着月饼,有的捧着香气扑鼻的老婆月饼,有的捧着豆沙馅料的月饼。洁白无瑕的月光下,一群快乐无限的孩子们,时而比比谁的月饼打,时而比比谁的月饼香,时而停停走走踩影子,时而吃吃手中月饼,像一群*自在的鸟儿,在欢快追逐着;像一朵朵浪花,泛出海面,尽显天真可爱;像一颗颗挂着的风铃,把悦耳的声音传到街头巷尾。大人们早已习惯邻家孩子们的疯狂欢乐,尖叫呼喊,累了,就席地而坐,说说笑笑;想玩闹,就撒腿就跑,狂奔带跳;一会儿女孩嘻嘻哈哈,一会儿男孩打打闹闹,一会儿女孩尖叫,一会儿男孩高歌……尽显孩童的无畏无惧的本色。大人们也不会呼喊自家孩子回家洗漱睡觉,让自家孩子玩个够玩个尽兴的……
月亮越升越高,我刚刚到家,父亲就让我送个月饼给对门住的邻居。大伙儿都出来亮月光,怎么不见黄素琴呀!她父亲是个老兵,头脑灵活,在七十年代末,到浙江贩卖丝袜,最后运气不好,在政策不开放的年代,定了个投机倒把罪,判了十年刑,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就没落。她母亲只好炒些菜到隔壁学校去卖,一毛一毛的挣着全家人的生活开销。我端着圆竹盘,蹑手蹑脚推开素琴的家门,微弱的灯光下,一家人苦情的围坐,仿佛是没吃晚饭,我轻轻地叫着:素琴,出来一下。瘦弱的身子在月光下,显得干扁又狭长的。她迟疑不定的推却着,我用力一拽她的双手,让她稳稳当当地接着竹圆盘,我转身就走了……抬头望着明月,仿佛看见明月在对着我微笑,更像是明月在摸着自己的脸蛋。。。那么柔和、那么舒坦。
每年八月十五的月儿还是那么明亮那么圆润,只是长大了我们,各奔东西的邻居孩子们早已是在各自的世界赏月、吃月饼。令人难忘的儿时中秋月,总会在梦中萦绕,如昨天、似梦境,犹如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