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旧日的痕迹的散文
年少时,曾经有许多收藏。
小学时,还有很多地方未被开垦为田地。我的一个乐趣是游荡在其中,制作了很多植物和动物标本。
常常能想起那时乡间的草木芬芳。
春天时,有一种野草叫“黄瓜香”,拍拍它的叶子,就能感受到黄瓜的清香。
当然那个时候,北方园子里的黄瓜还不可能下来。也没有现在随时可以吃到的新鲜蔬菜。
看着青翠的叶片,想象着真正的黄瓜,感觉特别春天。
即使我把乡间的无数叶片,变在敢夹在书本间的标本,仍旧可以从它干枯的纹理间,感受到陈旧的芬芳。
还有很残忍活活杀死的蜻蜓、蝴蝶。只为了贪图它们的美丽,想让其凝固在我的标本里。
会想起那些活泼的日子,象每一个孩子那样淘气好动。会捉小鱼,捞蝌蚪,采野菜……
可惜标本们已经遗失。
中学时痴迷上石头。课间就在学校后面的大沙堆上寻宝。
放假时在江边寻觅。
还会给石头起名字。有一块叫琴。因为它的图案很像一把琴。
还有心爱的红彤彤的玛瑙石。
各种图案的石头,飞扬着想象。
那时我比较孤僻。常常只和一个女生一起玩。
两个人很沉默的各自捡石头。
有时,别人只喜欢那种半透明的石头。我就不屑地在心里想,还停留在我对石头审美的初级阶段。
那时,我已经开始喜欢一些粗糙的、有不同形状和不同色彩的东西了……
1992至1995年。初中的学生,一到过年的时候,特别喜欢送明信片。
我当然也有一大堆。
只是那时就开始习惯丢弃。只留下最精致的那些。图案,有的是可爱的小猫。有的,是当时的影视明星。
我一直留下不放的,是两张红楼梦的明信片。都是世外仙姝一样的林黛玉。
1995—1998。中专。那时候一大堆的东西,是信。
去异地读书。家人的信,同学的`信。
家里每次来信都是爸爸写。写着写着,就会出现这样几行熟悉的字:下面由你妈妈说……
然后是妈妈的叮咛。
后来得知,妈妈懒得写字,爸爸都是用这招来治她的。
我同样是一个不留信的人。
现在想,真的好傻啊。字里行间,多珍贵的情意啊。
等到不写信的年代,开始怀念起笔下的岁月。
现在身边,只有一些旧日的“情书”,还没有丢掉。
童年那些漂亮的糖纸,现在还有几个最好的,还是那样美,只是有些旧了。
烟盒也只留下两个,都是古代仕女那种,其中之一是绿珠女。
邮票一直留着。再喜欢丢东西的人,也知道这个将来是会增值的。
走上社会之后,买过大量的书,现在所余不多。还有那么几本。
写过的文字,发表过的稿子,在没有电脑的年代,也不知去向了。
日记,还留下二十几本,不知如何处理。也毁掉过一些……
我一直信奉的原则是,轻装上路。不给自己背负太多的东西。
物品多了,会头痛。
连照片,都是常常扔掉的。
很多场景,只能到记忆里寻找了……
会有遗憾。或许这种怅然本身,也是一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