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散文随笔

《奶奶》散文随笔1

  奶奶是与孙子女连在一起构成的一串菩提子。偶尔数数,偶尔念念,人间一直充满慈悲。

《奶奶》散文随笔

  佛珠自有它神圣的意义在。世人都喜挂脖子,戴手上。无论疾病安康,无论善良邪恶,无论悲喜。那一串菩提子总是那么心安、慈暖,又那么柔韧与祥和。

  古老的岁月,古老的土屋房子,古老的大厅门口,古老的前门后门,刻满奶奶翘盼与疼爱的故事。岁月老了,就安详的交给女人一副慈祥美。余先生在《文化苦旅》中说到,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很可怕的。于是,奶奶连同着她的皱纹,纵横相错着,给世上孩子的心灵最信任最温暖的情怀。

  她时常老泪纵横,悲喜交加,全为你,你。她的孙子,她的孙女。她为你藏满人间平凡的东西,都在她肚兜里,偷偷的塞给你,留给你。她为你留着世间易坏的东西,罐子里,瓶子里,长满苔藓长满小生命。她逢人念叨着都是她的碎碎念,碎碎念里,你的名字,你的音容笑貌,你的生辰八字,你的糗事,你的好事。她离开人间,弥留之际,一口口念的叫得还是你,你。她的孙子,她的孙女。

  奶奶是那串菩提子的线,你就是那一颗颗珠子。线要把一颗颗珠子串起来发光发热,珠子在线的连接下对世间充满仁慈的力量。

  奶奶的爱也许是自私的,众多孙子女中偏爱你;奶奶的爱也许是奇怪的,不喜欢妈妈却偏爱于你;奶奶的爱也许是宏大的,爱你的同时也疼着邻家的伙伴;奶奶的爱也许是博爱的,爱着世间的孩子也寄厚望于你。

  不管你是那个她偏爱的孩子,或者不是,她终究疼的是孙子女,她终究是疼孩子的。她终究是那一根绳子与那些珠子串起来的。

  终究她是要离世的。终究你的泪伴着空荡荡的人间一起空落。终究爱荒芜一时,怀念一世。

  终究菩提子洒满人间。

《奶奶》散文随笔2

  远在海南的妹妹告诉我她要去相亲,我这个做姐姐的离得大老远什么也帮不到,只有在微信上连珠炮似的交代她——如果看不上就不要吃人家的饭;如果看上了,不要点贵的菜,付账时你要争着去,不是做样子是真的去……

  我苦口婆心地交代着,妹妹在那端不耐烦地回复:姐,我记住了,这些话你都说过八百遍了……都什么年代了,你的思想还这么老旧。

  听到妹妹说我思想老旧,顿时心里很不舒服,瞬间把不善言辞的我激得打开了话匣子。

  十四年前,我和老公也是经人介绍认识的。整个恋爱期间我几乎没有花过他的钱,有一回他请我和我的一闺蜜吃饭,花了近百元。事后我把钱又偷偷地塞进了他的口袋。平时他约我吃饭,我极少去,他说带我上街买衣服,我也总撒谎说工作忙没时间。

  直到婚前,老公说只在我身上花了一百多块钱。他本以为我各种拒绝是不愿意,没想到竟和他领证了。

  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经常教育我,不要占人便宜,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我长大后,特别是相亲阶段,她更是不厌其烦地对我谆谆教诲:看不上人家就不要吃人家的饭了,免得事后被人戳脊梁骨;两个人谈时,不要总让男方掏钱,我们不要被人看不起;相处时要留个心,万一谈崩了,咱不要欠人家的,该给的给,该还的还……决不能让男方借钱讨你欢心,那都是婚后的债……

  奶奶没上过学。从我三岁到婚前一直跟着我的奶奶。奶奶没有文化,但说的都是老实话。奶奶不会讲大道理,但她质朴的话越想越有道理。尤其是教我如何做人,她的教诲让我受益良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相处时那顿饭根本不值一提。但,无论时代再发展,无论人们再有钱,保持人性的真和善是永远不会落伍的!

《奶奶》散文随笔3

  “给小孩子叫魂”是一抹记忆,寄托了老人对受到惊吓的小孩子快快好起来的一种美好愿望,记得我的邻居子明受到惊吓后寻求老奶奶帮助叫魂的一幕,下面我就娓娓道来:

  老奶奶吧嗒着瘪进去的嘴,楞了半天回答说:“子明妈!晚上大街的路灯亮之前。天幕刚刚拉上你就等着我,就在孩子被惊吓的地方,我会带一件我穿过的红色的大襟粗布褂子,把子明的魂给招回来。你要从家里准备些用红纸包的盐来,先这样吧。”

  子明妈妈收了收裹着头的纱巾,微低着头走出了老奶奶的大门。

  她那圆润的身影消逝在老奶奶红砖起地的窄巷尽头,只听到她那高跟鞋踏过水泥板铺就小区的单调的响声。最后,连脚步声也听不见了。从小区拐角的地方传来汽车刺耳的鸣笛声。

  子明妈妈心急如焚等待着,天一黑就急冲冲地抱着孩子到老奶奶的窗户跟前来了。“老奶奶!”“谁呀?”“是我,老奶奶。快开门吧!”“我这就开门!”她们于是出小区的窄巷口,顺着隔柳岸蜿蜒的傍河小道,下到河边亲水小码头的地方,仲秋的护城河微风忽起忽落,河面鼓起的碧波微痕被轻轻的赶到栈桥的下栏杆,拍打着栈桥的下橼,旁边有一辆造型的大木车,前轮浸在水里。水边的沙子凉得扎手,从河面飘来潮湿的冷雾在路灯下迷离,老奶奶用瘦骨鳞峋的手抓住蹲在傍水木栈桥上子明妈腾出来的一只手,伸向水里去。“带盐来了吗?记住我的吩咐往这些地方撒,并朝着悬挂月亮的方向呼喊子明的名字。”子明妈妈呼喊着子明的名字,渴盼地望着混沌夜空里游移的朵朵云块。老奶奶从子明妈妈怀里抱过孩子,要求子明妈妈“捧起一捧水来。喝下去,”,老奶奶则撇开两腿坐在木栈桥的木板地面上,看着怀抱里的子明,然后凝视缓缓的反射着橘黄色路灯光线的波痕,喃喃数语,开始低声念起咒来:“随着波浪飘走吧!……孩子还小……我慈祥的老奶奶……子明回来哩!子明回来哩!子明回来哩!......”子明妈断断续续地听到了这些话语后,老奶奶即可发话,“快!子明妈,快往河里撒盐,把我的红衣襟盖到子明的头上来!”。子明妈把盐撒在自己脚底下潮湿的沙子堆上,然后撒到河水里,剩下的一点撒到子明的周围,子明妈照老奶奶说的做了。无奈、寄望地打量着橘红色灯光照耀下老奶奶土色的脸颊,呼喊着子明,把老奶奶那件红色的大襟褂盖在了子明的头上,直到子明妈安静了下来。“去吧,子明妈,抱着子明回家吧!让子明好好的睡一觉,明天子明就会好起来的。

  早上传来隔壁学校学召唤学生去做早操的电铃声。钟声清脆,商业街上响起小贩嘈杂的叫卖声。子明妈妈揉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急忙看看睡在被窝里的子明,子明平静多了,睡觉香甜如初,子明妈赶紧去准备烧水,准给孩子喂奶了。

《奶奶》散文随笔4

  愿时光永不褪色,你和你的老猫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题记

  看到奶奶和她的老猫,我想到了《平凡的世界》,想到了晓霞的外公和他死去的大黑猫。不得不说老人是孤寂的,他辉煌了一生,最后也只是一个人守着偌大的庭院,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他的大黑猫。大黑猫死的那天晚上,他抱着它走了很远的路,把它埋葬,像葬人一样给它堆起来一个小土包。在他心里,它不是宠物,是亲人。它走后,他甚至失眠。除了它,再也没人陪他。

  奶奶喜欢小猫小狗,各种小动物,一直以来我们家里总是出现一些小猫小狗来吃饭的,它们总能得到满足。到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只小花猫,就一直留在了我的家里,奶奶会给它吃肉,我给它面食,它从来都不吃,看吧,被奶奶惯坏了!后来,奶奶生病痊愈后,我总能看到那一副画面,仿佛带着旧时光里的色彩,奶奶坐在那里,她的猫趴在她身边,就这样安静的坐着,好像时光被染了颜色,我总是她们的背影看的出奇,真的想永远就停在这儿。

  前天妈妈说这猫身上长了跳骚,还往沙发上睡,爷爷说要把它扔掉,奶奶什么都没说,只是安静的吃饭。只是他们都不懂。那天午后,我看到奶奶又坐在那里不知道拿了一包什么东西,要倒进猫的嘴里,我吓了一跳,奶奶说那是打虫药,猫吃了就不长跳骚了。她也怕呀,怕老猫真的被丢掉,怕以后的时光她安静的坐在那里身边再也没有老猫的陪伴。

  后来我就想,想让老猫活得久一些,想让它多一些时间陪她。可万物生命终有限,我也无能为力,我也不知道哪一天老猫会离开奶奶,只是一样在它以后的时光里,明白舍不得它的人,然后,陪奶奶久一些。

《奶奶》散文随笔5

  奶奶的“小鱼锅塌”,不仅是我小时候饭桌上的一道风景,也是我心中最美的画卷,直到今天,它还让我回味无穷,那香喷喷的味道深入骨髓。锅塌饼,在老家也叫死面塌子,因为它不用酵头发酵,把面粉和水搅成糊状就可以“塌”了。奶奶说,搅面粉时最好向着一个方向,要把面粉搅出筋来,塌出来的饼吃在嘴里才有一种筋拽拽的感觉。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物资最匮乏时期。人们缺衣少食,饥饿难捱,那时没有大米白面,供应的面粉也是黑黑的,当时叫做百斤面,也就是一百斤小麦磨一百斤面粉,连糠都不出的面粉能白嘛。为了填饱肚子,人们还是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哥和几个小伙伴常常顶着烈日,到大海边去“讨小海”。大海是慷慨的。运气好的时候,他们会捡到海浪送上来的海鲜,如牡蛎、花蛤、香螺、黑蛤、白蛤、蛏子、扇贝,蚊蛎……然而,大海的贫穷也和人类一样,更多的时候,只送来一些活蹦乱跳的泥鳅、刀鱼、肉罗汉、小草鱼、小虾之类的小杂鱼。每当捡得多时,哥就像拾着金元宝一样,乐得屁颠屁颠的跑回家“报捷”。人还没到家门口,就传来他激动的叫喊声:“奶奶,快来看啊,我拣了好多好多小鱼!”

  哥脏得像一个泥人似的,全身都是泥沙。奶奶拍着他的头:“回来也不知道把身上的泥沙洗干净了,赶快去洗洗把衣服换了。”奶奶把哥的战利品收拾干净,再和上一些面粉,就在厨房的草灶上忙开了。当袅袅炊烟从屋顶的烟囱飘出时,油、盐、姜、葱等佐料已在锅里炸得香气四溢。奶奶把洗净的小鱼小虾放进锅里,再加入小半锅水。等锅烧热了,就在锅沿处贴上一圈面饼,这就叫“锅贴”,也有人叫“锅贴饼”。然后盖上锅盖,大火猛烧一阵,再改用小火慢慢炖。等到锅里终于“咕嘟咕嘟”地冒出鱼泡眼的时候,小杂鱼的鲜香味伴着锅贴饼的香甜,早就飘进哥哥和我的鼻孔里。

  哥使劲地吸着鼻子,不放过一丝丝香味儿,恨不能立刻掀起锅盖,抓起锅贴饼蘸着鱼汤大口大口的吃起来。这时候的奶奶却不慌不忙的掀开锅盖,拿起小勺子把锅中的鱼汤一勺一勺的淋在饼上,再烧一会儿,等饼上鱼汤干了,揭去锅盖,鲜香美味扑面而来,哥和我馋得直流口水,哥终于忍不住伸出小手在锅贴饼上摸一下,然后把手指放在嘴里吮着说:“真香,好吃极了。”奶奶伸出手在哥的小手上打了一下说:“小馋猫,就你嘴最馋。”

  爷爷说:“小鱼锅塌是有讲究的,‘小鱼锅塌’原来叫‘小鱼锅拓’,鱼一定要小,通常体长为一至二寸,塌饼的锅最好是铁锅,铁锅传热快,容易熟,因为面和得较稀,贴在锅边上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熟了之后上薄下厚,所以才叫“小鱼锅塌”。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是,因为面饼是用手“搨”(“拓”的异体字)在锅沿上的,所以又叫“锅搨饼”。

  随着经济改革的开放,家乡人富裕了。如今的小鱼锅塌,早已变成“活鱼锅贴”。“活鱼锅贴”是家乡的“食中之王”,它以独特的鲜、嫩、脆、香风味誉满大江南北。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活”与“鲜”。“活鱼锅贴”除了它的味道鲜美之外,所有的鱼虾在下锅前全是鲜活的。如果你想吃活鱼锅贴,迎宾小姐会带着你先欣赏一下他们的鱼池。那大大小小的鱼池,都用厚厚的玻璃隔成方块,就像水晶宫一样明亮剔透。每一个鱼池是一种鱼。鱼的种类很多,乌鱼、鲫鱼、鳝鱼、鲤鱼、白鲦鱼、压鲦鱼、红翅鱼、丁钩鱼,桂鱼、鲳鱼、黄鱼、鲈鱼、雅鱼、比目鱼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在众多的鱼池里任你挑选,你想要那一条鱼,饭馆的厨师就给你宰那一条。他们都是专业的宰鱼行家,飞快的宰鱼动作让你目不暇接。他们早准备好调料:盐、酒、酱油、嫩姜丝、葱段、葱丝、香菜、胡椒粉、沙拉油等等。接着,你就可以欣赏他们做“活鱼锅贴”的绝技了。只见他们和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簿饼,饼底平水,或入水半寸,水中是你“钦点”的小鱼。火烧水沸,汤汁四溅,透过锅盖,一缕缕鲜香味,若有若无的在你面前飘来飘去,让你忍不住抽动两下鼻翼,精神顿时为之一爽。这时你会感到不饥而饿,似乎听到肚子里发出“咕咕”的肠鸣声,舌根下也生了泉眼,汩汩地往外冒着口水,恨不能一下子就吃到嘴里。锅盖一揭,浓郁的鱼香味随着水蒸汽腾空而起,瞬时阵阵美味飘散满屋。这时,服务员给你端上鱼汤和锅贴,你会感到它是观赏的工艺品,只见锅蹋饼和鱼汤相得益彰,面饼沾着鱼鲜,饼脆味香,滑腻爽口;鱼汤带着饼香,鲜美可口,鱼肉嫩鲜……

  很多年来,活鱼锅贴只是故乡人的普通饭菜,难登大雅之堂。可现在这最普通的“活鱼锅贴”,不加任何修饰,它原汁原味的给饫甘餍肥的人们带来全新的口味,受到人们的特别青睐。一盘“活鱼锅贴”端上桌,人已被香气熏得半醉;伸手攫起一片蘸着鱼汤的锅贴饼,鲜脆入味,让人口颊生香。一边喝着鱼汤,一边吃着锅贴饼,那特殊的气氛和鲜味陶醉了就餐人!

  我的故乡靠近大海,她得天独厚,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海产资源特别丰富。虽然现在“活鱼锅贴”已享誉大江南北,并走向全国;然而吃“活鱼锅贴”不到“活鱼锅贴”的发祥地——江苏,就像取经没到西天,定会留下正宗的遗憾!

《奶奶》散文随笔6

  我七岁那年的一个夏天,天下着濛濛的细雨。一大早,奶奶就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又去把四岁的大弟弟拉起来,边催促我和弟弟穿衣服,边说:“快穿好衣服,吃点饭就领着弟弟出去玩吧,什么时候奶奶喊你们再回来。”

  哎——!?我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以为听错了,睡眼惺忪地问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奶奶笑笑,用指头点点我的额头说:“就你事儿多,什么节日也不是,让你怎么就怎么,别多问。”我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心想管他那,每天想出去玩,这么不行那么不可以的,不让出去玩,今天可真好,一向最不喜欢我出去玩耍的奶奶,突然如此地开通,太令我兴奋了……我一轱辘从床上起身,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裤,随便吃了几口玉米饼子,就带上弟弟出去玩了。

  时近下午了,我和大弟弟都感觉肚子饿了,小伙伴们也都准备回家吃晚饭了,我才听到奶奶在喊我们姐弟回家的声音。

  看到奶奶笑呵呵地在向我们姐弟招手,我又一阵好生奇怪的感觉,今天这是怎么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可着劲儿的让我们在外面玩耍了一整天,看到我们不像往日那样责难,还笑呵呵的,哎——,真奇怪。

  我边在心里嘀咕着,边和弟弟一起随奶奶往家里走,刚一进家门,就听到屋里传出了声声小孩子的哭声。一开始我以为听错了,可越往前走,那哭声越真切,我和弟弟一起问奶奶:“这是谁家的孩子啊?”奶奶这才说:“是咱家的孩子,你们又有了一个小弟弟了!”啊——!?小弟弟。“我和大弟弟抢着往屋里挤,都想先看一眼新来的小孩子。

  可当我们走进屋时,又愣住了,只见妈妈一声不响地躺在床上,爸爸守在一旁,笑盈盈地对我和弟弟说:“看,你们的小弟弟!”“啊——,哪里来的呀?早晨走时还没有那。”我边问,边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小面孔,红红的小脸儿,微黑的皮肤,亮亮的小眼睛。

  我问:“爸爸,这小孩子是哪来的呀?”还没等爸爸张口,奶奶走过来抢着说:“就你事儿多,是我从井台水槽里捡来的。”我一听来了兴趣,“真的吗?”;“真的”。奶奶点点头,确定地回答着我。

  我饶有兴趣的跟在奶奶的身后,仔细问着:“在哪个井台呀?奶奶。”奶奶指指外面:“就我们经常去打水做饭的那口大井旁边。”“噢,我知道了。”

  奶奶说完没事了,还觉得自己编得挺好的那。爸爸只是笑而不参与,可幼小的我,却在做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心理行动。

  井台还能捡到小娃娃,真有意思,奶奶能碰到捡回来,我也能。于是,从那天开始,我的心思就开始用在了那口大井台上。

  我每天领着大弟弟出去玩时,总是有意在那口大井台旁转悠,从早到晚不离开那儿。今天没发现,我就寄希望于明天,明天没动静,我又希望于后天,今日复明日,明日再明日。一晃十几天了,还是没发现那井台上出现的奇迹。

  奶奶的一句无意的谎言,迷惑了傻傻的我,带着糊里糊涂四岁的弟弟,每天在那里转来转去,希望那谎言的神奇出现。却怎知,是我自己在那里创造着神奇呢……!

  现在想想,那个年代的祖母,是怎样的心里,我不理解。给我的心里和行动带来了什么,她也不理解。后来我想起,总觉得自己是那个时代的顽童烂漫缩影。

  如果奶奶的谎言再大一些,她悠哉闲哉了……我不知又去何为呢!?哈哈哈哈……!!!

《奶奶》散文随笔7

  对于看护我成长,陪伴我走过童年与少年的奶奶,我一直想为她写点什么。但又无从下笔,对奶奶的了解,只限于母亲与奶奶闲聊时提到的一些往事,那些只语片言,难以让我了解奶奶的经历!而当我长大了,可以去自己了解奶奶,让他给我讲那些惊心动魄的年代的往事的时候,她却已离我们而去!

  奶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女人,深受封建礼教的禁锢与封建传统的迫害!做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脚被裹成了畸形!半生都在艰难困苦中度过,却从未有过怨言,更没有过反抗!我深深地为奶奶悲哀,同时又很同情奶奶!奶奶十七岁便嫁给了爷爷,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那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奶奶在那个家庭中受了很多的苦,据说,稍有不慎便会受到长跪的惩罚。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多久,我无从考究!只知道,即使离开了那个大家庭,有了自己的家时,奶奶的苦难生活依旧没有结束,那是怎样的煎熬,我无法想象!直到儿女们长大成人,每一个都很孝顺,奶奶才算是享受了晚来的天伦之乐!

  在我两岁的时候,为了追随在镇里工作的父亲,也为了我与哥哥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举家搬到了镇里!这对于奶奶是孤寂的开始,由于奶奶是裹脚,走路很不方便,便没有出门的可能,至多也就是走到离家三十米左右的胡同口,看一看川流的车流与行人!打量一下这个既陌生而又有些害怕的新环境!

  由于家境的不富裕,父母常年在外为了生活奔波,我与哥哥的童年能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很少!好像很久都不会见到父母一面,常常是我们还在睡梦中,他们已经出门了;当我们已熟睡时,他们才回来。我没有父母抱过的记忆,有的,只是奶奶点着小脚忙碌的身影!年迈的奶奶承担起了看护我与哥哥的重任,童年的记忆中最多的,也只有奶奶!很多往事,依旧历历在目!

  奶奶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奶奶用筛子,将烧过的煤渣重新筛一遍,没有烧透的就挑拣出来,留着下次继续使用,这样的劳动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奶奶去世。儿女们给的钱奶奶是从来不花的,给她买的好吃的,大多也填进了我们这些后辈的肚皮,她总是拒绝儿女们为她添置新衣!

  奶奶唯一一次离开家超过三十米,走了很远的路便是因为我与哥哥。童年的孩子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总想尝试着去探索。那是很小的时候,小到我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只是听母亲说起,我才知道,自己的童年还有如此大胆的时候。有一天,可能是哥哥突发奇想,带着比他小两岁的我“离家出走”了。挑了许久煤渣的奶奶猛然间想起,好像很久没有看到两个孙儿幼小的身影了,在家里找了很久依然踪迹全无!这可把奶奶急坏了,她忘记了自己腿脚不便,忘记了自己年事已高,开始了寻找我与哥哥的路程。奶奶走遍了我家附近的小巷,那么远的路,每一步对于奶奶都是异常艰辛的吧!当看到我与哥哥手牵着手出现在胡同口的时候,奶奶立时瘫坐在了地上,眼泪无声地滑落!是怎样一种情感的意志,支撑着一个裹着小脚,六十多岁的老人走过那一段艰难地路程!事后奶奶并没有责备我们,更多的是自责。

  小时候的我很是顽皮,总是惹奶奶生气,而当奶奶举手要打我的时候,又快速地跑开,欺负奶奶的小脚追不上我,而我,跑开后又会在远处冲奶奶做鬼脸,每当这时奶奶总会又好气又好笑地说:等我抓到你,看我怎么揍你!而我知道,奶奶是心慈手软的人,从未真正打过我,我会笑着说:到时候你就舍不得了!奶奶总是无奈地笑一笑就过去了!而事实,奶奶真的舍不得!

  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富裕,零食是很奢侈的东西!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卖冰棍的路过我家门前,边走边喊:“谁要冰棍——”幼小的我只知道“要”的含义,而不知道钱的意义。当时在院子里玩耍的我脱口而出:“我要!”当我喜气洋洋地接过冰棍的时候,那个阿姨却跟我伸手要钱了,我傻傻地说:“你不是说,谁‘要’冰棍吗?”阿姨哑然失笑。最终,我没能吃到美味的冰棍,悻悻而回!而这时,奶奶却点着小脚急冲冲地从屋里走了出来,问我卖冰棍的在哪里。但那个阿姨已经走远了。原来,奶奶看到了刚才的一幕,回屋去取钱了!自此以后,奶奶便经常留意路过的卖冰棍的人,我也便常常可以吃到冰棍了!奶奶不想让我幼小的童年留下失望的阴影!

  美好的记忆总是有尽头的时候,奶奶是突然病倒的,缠绵病榻70天,终究离我们而去。病中的奶奶仿佛也有预感,自己的时日不多,总是满含留恋地打量我们!有一天,我与哥哥坐在奶奶的旁边,奶奶看看我,又看看哥哥,突然感慨地说:“我的两个孙儿,怎么看也看不够!”一句话,我的眼泪险些夺眶而出,我不敢在奶奶面前落泪,没有人敢那么做,那会使奶奶心疼,使她的病情雪上加霜!我虽将眼泪强忍住,但心中却满是悲苦!一个垂暮的老人,更多的,是对亲情的不舍,和对后辈的牵挂!

  奶奶是在经常寒风怒嚎的冬季去世的,奶奶的离去让很多家庭笼罩上了悲伤的氛围,年关将近,却不会再有喜气洋洋!奶奶去世那天,天气异常的好,经常呼啸的风也不见了踪影,冬季的严寒也好像有了春的痕迹!奶奶的长明灯就摆在外面,却一直没有被吹灭,来吊唁的人都连连称奇,说:这老太太有福气!我不是迷信的人,但也相信:这是老天对一个善良灵魂的眷顾!

  奶奶离开我们有十年了,十年中我时常梦到奶奶!我知道,时间会带走我们生命中不想失去,而又不能留下的一切!而我们能做到的,只有怀念!

  奶奶,很想你!希望你在那边一切安好!

《奶奶》散文随笔8

  忽然想起了已经逝去了多年的'奶奶们。

  在我们家族中,爷爷辈的男人们长寿者少,大多因了伤病、饥饿等原因,六七十岁便“驾鹤西征”了,倒是女人们个个寿至耄耆。曾祖长得甚样,自是无缘相见,即使五个爷爷,在我的印象中丝毫也无。当我稍有一点记忆的时候,老辈人中就只有我的亲奶奶和四奶、五奶了。

  上溯百年,我们的家族算是富有的。老爷爷娶了两房媳妇,熬下了五个儿男,不久,小一辈们便来凑够了热闹。虽然家族庞大,但老爷爷持家有方,在家庭中很有严威,儿孙辈自不必说,就是几个儿媳妇也畏之如虎。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年月里,这个封建大家庭都是过着数辈同堂、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长年累月,男人们劳作在田地里,一切的家务,就扔给了奶奶们。

  我奶奶排行最大,自然在一切家务活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自从跨进李家门,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经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偏偏她又是生儿育女的好手,一口气生下九个儿女,除两个夭折,其余的一个挨一个,站在一起,就能摆成一个长长的队伍。这样一来,我的奶奶就格外多受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苦累了。

  几十年的苦熬苦累,儿女们大多成了家,只有四叔成了奶奶一生心中的痛。

  我家四叔脾性爽朗,勤劳能干,可惜走了点“歪路”。年轻时迷上了一个有夫之妇,别人给说对象,死活不要,等到那妇女的丈夫回到村子的时候,我那聪明多情的四叔才发现自己原来是玩了个镜花水月;再寻思别的女人的时候,已经是阮郎老去,所以,酒便成了他的最爱。生性豪爽不羁的人一旦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肯定是醒少醉多。奶奶没办法,只好继续扯拉着这个长不大的儿子苦度日月。好在她老人家脾气谦和,爱子心切,背后手指头戳,嘴也撅;等四叔一回家,照样嘘寒问暖,伺候吃喝。我们孙子辈于心不忍,多次叫老人家到自己家去住,在千万次的请求下,她只到我家住了一夜,第二天就回到四叔家了。有人说,天下父母向小儿,其实这话不全对。天下父母心中牵挂的最是那个让他们放心不下的孩子,那是让他们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如果最终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是死不瞑目的。

  小姑父在东海舰队当兵,几年后小姑随了军,部队上给安排了工作,三个孩子自然照顾不过来,两个表妹就长年住在了奶奶家。有一个能酒的儿子,再添上两个不懂事的外甥,另外,大姑家十多个孩子,表哥弟姐妹们也都是“长住大使”,还有我们儿孙辈经常去掺乎,奶奶家自然是十分热闹。奶奶的那一双旧式小脚整天扭来扭去,想停一下也是难。后来直接把那口烟也戒掉了。没有了“瘾躁”的东西,四叔就到集市上给买点水果,可她也很少舍得吃。我和弟妹们到她家去,老人家总是从床头上拿出一些干梨瘪枣给我们吃,真是爱心无边啊。你别忘了,她有一个“加强排”的儿孙啊。人到这样,实属不易!

  二爷二奶只育一女,嫁到了外地,在当时人看来,算是绝了门户,由五奶家三叔去继嗣。由于二老去世太早,别人也很少提及,因而没有印象。三爷奶一支很“另类”,与其他几家过往甚少,至今他们的儿孙辈与我们相见时,还似乎像八百杆子拨弄不着的同姓呢!

  四奶和我的奶奶一样,手脚勤快,心地善良,和蔼可亲。她子女较少,家里家外经常是井井有条。

  四奶家有一棵枣树,已近百年,每到夏秋,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就招来不少嘴馋的孩子。鉴于这种情况,她家的大门经常闭得紧紧的,偶尔忘了锁钥,便有孩子“送”上几块砖头,打得枣子簌簌落地,接着便招来了四奶的一顿追骂,这枣子自然是到不了口的。只有我是例外,因为我自小喜欢读书,得了一点孔孟熏陶,见老有老,见少有少,深得大人喜爱,四奶自然也不例外。有时到得她家,除听她说古闻旧事之外,也有一瓢风落枣子的招待了。四奶属家居型老式妇女的代表,很少踏出三门四户,在当时,我算是她家的常客。

  五奶一生勤劳,但生活清苦,命运多舛。六男一女虽大都各已成立,但她本人的生活却是少米无柴,拮据困顿。最小的六叔因为贫穷的缘故,而立之年尚光棍一条,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幸而五叔在本村当代销员,不时偷偷有所接济,这样也免不了缺吃少穿,五奶的一双手就成了搂柴筢子,每逢外出归来,大襟上总兜着一包枯枝败叶……咳,不可言状!

  这个习惯,还搞出了一个笑话呢——

  数九严冬的一个大风天,狂风掀起了屋草,旋到了大街的角角落落,五奶从五叔那儿弄到一斤盐和一瓶酱油回家,看到这么多屋草,惊喜不已,连忙伸手划拉,谁想忘记了手中的油瓶,失手跌到了地上,一慌神,伸开两手去抓油瓶,大襟里的咸盐撒了一地……北风呼啸、沙土纷扬的大街上,满头白发的五奶颤抖着绽满青筋的老手笸弄地下的盐粒儿……

  五奶一生好的就是一口酒,每天的晚饭前总要喝上那么一杯半盏的。有一年冬天,雪花飘飘里回娘家,走到李楼门市部,掏出四角钱往柜台上一放,让售货员打酒,人家问她要盛酒的瓶子,她一笑说,找个碗吧,俺站着就喝了。那年月,四角钱打62度老白干八两多,相当于今天斤半普通白酒,把售货员吓了一跳,继而拿出红咸菜皮让她下酒。老人家三口两口把酒喝完,气不喘,脸不红,飘飘细雪中,一溜小跑到了娘家。

  五奶是一个故事篓子。她的故事多是生活中的奇闻佚事、因果报应、牛鬼蛇神什么的。但在当时,我却听得入迷。一到天煞黑,她老人家烧火的窠落口,就是我的听书场子。常常听到深更半夜,我才带着她吓人的故事,硬着头皮回到家里。

  我的几个奶奶都是出了名的旱烟袋,四奶和五奶一样也爱喝酒抽烟啦老呱。有一年麦收之后,老爷爷很想吃小豆腐,安排值日的四奶五奶第二天就做。吃罢晚饭,妯娌两个搬出烟盒子来谈天说地,直到临睡觉时才想起没准备菜蔬,两人连忙摸黑到菜园里割了一筐菜来,煮到了锅里。第二天早上一看,整个一锅烟叶子,敢情把老爷爷畦的烟苗子割回家了!这可怎么办?扔了是要挨骂的,谁不怕老爷爷!?不扔吧,一锅烟叶子怎么当菜吃?嘿,淘吧。妯娌两个一连淘了十多遍,一尝,没味儿了,就硬着头皮下到锅里。开饭时,老爷爷一边吃一边夸奖,什么菜做的,这么好吃!殊不知,他老人家的烟苗畦子可是剃了一个大大的光头呢!也就是打那以后,人们方知,烟叶子淘好了,也可以做小豆腐吃呢。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想必众位奶奶闲暇之余还是那样谈笑风生吧。

  愿她们在天国里过得愉快!

《奶奶》散文随笔9

  奶奶走了,带着她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与故事。她的故事,我还来不及听完,她就把谜留给了我。这个谜,有答案,可我又该如何寻找?

  老院子,三间瓦房,住了奶奶半个世纪的心事。时常,我留恋那几间老房子,恳求那些温暖再次涌入心头,温暖我被人遗弃的伤悲。

  亲人离去,这是让谁都无法接受的事。就在送奶奶走的那一天,我嚎啕大哭,我哭奶奶也哭我自己,哭我这个可怜的人儿。岁月带走了最爱的人,再没容我对她说声感谢。世界上还有多少位像奶奶那样无私爱我的人,我不知道,可我知道的是,除了她,再无第二个人这样爱我,爱得纯粹,爱的无私。在她的面前,在她的爱里,我永远都是被关照的孩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老院子,先前有一棵桃树,如今只剩下一个坑,桃树没了,这个院子的笑声也被连根拔起,再也不复存在了。桃树是谁栽的,我不知道,我只记得那是一棵毛桃树。家人都以为那是一棵五月大仙桃树,结果给所有人都开了一个玩笑。也是那棵树,奶奶经常在树下给我讲故事,教我读书写字。当我看着那一个个小青桃时,问奶奶,什么时候桃子会熟?奶奶总是回答我,说等我考了第一名就熟了。当我把我的满分试卷递给奶奶时,奶奶告诉我,说她和树神商量一下,让桃子赶快熟,让我尽快吃到桃子。

  当时,年少无知的我,看着能和树神对话的奶奶,满脸的膜拜,还有几分期待,期待桃子的成熟。院子青石板上记录了多少人的汗水,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们都被硬生生地按在了青石板上,一按就是好多年。

  儿时,家里的天空很蓝,蓝得如同奶奶的爱,很纯粹。云朵很白,白得如同奶奶的银发,很暖。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看到蓝天白云时,都会抬起头,仰望天空,去体会那记忆深处的温暖和那一张慈祥的笑脸。如今生活的城市里,时刻都弥漫着雾霾,见到蓝天白云都是奢望,后来,在塞北我见到了儿时故乡的蓝天白云。更看到了奶奶慈祥的笑脸,我喜欢上了塞北,一停就是三年。直到如今,记忆还在那里停留,一直未离开,我也不想离开,因为那里很美,美得如同昨夜的星空,星星一直对我眨着眼,对我诉说着大西北的情怀。

  在我的记忆深处,奶奶头上一直戴着头巾。老宅子,老屋子,灰尘漫天飞,那时候还是烧火煮饭,稍微动一下柴火,厨房内就会飞起柴火灰。每当做饭时,锅盖子都是紧紧地盖着,生怕荡进灰。那时候做饭都是小心翼翼的,并且农村还经常性的停电,做饭成了一家人最困难、最痛苦的活儿。

  做饭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突然间火灭了。当我能在奶奶家烧火时,一直都是蜷缩在一个角落里,不停地往灶台里塞柴火。总想着让火越来越大,可是往往会适得其反,冒着浓浓黑烟。奶奶会抱怨我塞柴火太多,然后弯下腰,努力地吹着风。可是那时候,奶奶的两颗大门牙早已被扔到了房顶上,吹着,咳嗽着,吹着,流着眼泪。越吹,烟越浓,结果我推开奶奶,自己来吹。可我猛地一吹,火没着,反倒吹了我一脸灰。奶奶哭笑不得,流着眼泪笑着,都忘了教我怎么吹风了。

  当时厨房呛得人眼泪直流,奶奶咳嗽着为我指挥着怎么吹风,怎么烧火。对,第一次烧火的时候,我的脸上都是黑色,鼻涕流着,眼泪流着。如同奶奶当年所说,我当时就像是她从灰坑里掂出来的孩子,脏的要不成。

  就是那间小厨房,我吃到了奶奶做的所有好吃的。如今烙饼方式越来越多,我却总是怀念奶奶烙饼的鏊子。鏊子,中间高四周低的圆形烙饼器,鏊子上抹不上油,只能在饼上涂一点油。儿时,能吃到烙饼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每当奶奶烙饼时,我总会守在灶台前,眼睛直巴巴地望着,等待饼熟的那一刻。口水流着,脚跺着,手搓着,眼瞪着,只为那一刻,吃到饼的那一刻。

  当饼熟的时候,我是跑的最快的,爷爷喊着我去洗手,我也不去理会。拿着烫手的饼,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来来回回,可是内心却是幸福的。狠狠地咬一口饼,然后在嘴里翻腾着,奶奶看着我,直笑我,说我是一只馋猴。

  在我的生命里,好像我从来没有和猴子摆脱关系,我认了,因为我是属猴的。奶奶说我是馋猴、瘦猴、调皮猴、脏猴、懒猴……这些我都记得,背后都有一个专属这个称呼的故事。

  我承认我是一只调皮的猴子,可以爬到树顶去掏鸟窝,下到河里去摸鱼虾,摸黑到西瓜地里偷西瓜……对,我就是这样一只调皮的猴子。如今很多人看着我,根本不会和我所说的那些划上等号,可是事实容不得怀疑。我调皮,我骄傲,更让我骄傲的是,有一位爱我至深的奶奶。

  故乡的冬,刮着寒风,走在大街上,如同掉进了冰窟窿里,冷得刺骨。童年的雪,一下就厚的淹没膝盖,走在路上,踉踉跄跄,一步三滑,摇摇晃晃。那年,雪下得极大,鹅毛似的大雪飘落着,瞬间模糊了视线,看不到这个世界的一切。不知是谁提了一个想法,说要去野外下几个野兔套子。结果他们只是说着玩玩,而我却付出了行动。

  当天下午跑到野外山沟小路上下了五个兔套,那时候,雪还不是太大,下完之后就跑回了家里,期待着能够套到兔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梦里都见到套住了兔子,第二天就跑到野外去收兔套。可是那天晚上雪下地已经很大,奶奶劝我不要去了,可我不听,非要去。

  我却忽略了,被大雪覆盖地那条路并不好走,并且雪还钻到了鞋子里,更是冷得让我直哆嗦。马不停蹄地跑到了下兔套的地方,顿时心里和这天气一样冰凉。没有套住兔子,并且还少了一个兔套,雪地上有几排脚印,那脚印不是兔子的,而是羊脚印。早起的羊倌已经放羊了,还顺便带走了我的兔套。那一刻,心彻底死了,做了一夜的梦,就这样无情的被吹醒了。

  马上就要上课了,我还要尽快赶回去上课。拔了兔套子就又穿梭在雪地,飞速的往回赶。时间告急,不得不加快步伐,跌倒了也没感觉痛,因为奶奶为我做得衣服厚,况且有雪,只是有点冷。

  回到奶奶家之后,扔下了兔套就往学校跑,奶奶喊着我,让我吃些饭再走。可是我头也不回的,往学校跑去。刚踏出家门口时,就听到了学校打铃声,脚上就像捆了火箭一样,飞速的往前飞着。

  不巧的是,第一节课是最严厉的班主任的课,他会拿着戒尺在门口等着每一位迟到学生的到来。当我气喘吁吁跑到学校时,刚好看到那位老师也在往教室走着,就抢先了一步跑到了教室。坐在教室,长叹一口气,感到庆幸,终于免去了一次皮肉之苦。班主任到教室的时候,只是瞪了我一眼,再扫描一下全班人,全班到齐,他便开始讲课。

  可是正在上课的时候,肚子不争气的开始叫了起来,咕噜~~噜~~不停地叫着,并且脚还是冰凉冰凉的,那个滋味,真的让人难受。周围的同学,想笑,却不敢笑。老师突然被叫出了教室,几秒之后,他又叫我出去。当时吓得我,心都要跳了出来,周围一群人幸灾乐祸地看着我,偷笑着,我就这样被大家的目光送出了教室。他们有人捂着嘴笑,有的人低着头在笑,有的人捂着肚子笑,其实大家都知道,都知道出去之后面临的是什么。

  可,当我走到教室外的时候,我看到奶奶站在走廊上。教室玻璃上一层厚厚的水雾,大家都没有看到奶奶的到来,包括我。奶奶手中袋子里有一个烙饼,还是热的,说让我早上带着吃,结果我没带,她只好送给我。那一刻,我的心,化了,这么冷的天,被奶奶这一举动彻底暖化了。在我记忆里,这是最温暖的,直到如今,再无第二件事可以替代。

  当时奶奶头顶上有一些雪,很白很白,如同她爱我的心,很真很真。奶奶劝我让我趁热吃,不能饿着了她的宝贝猴子。对啊,我这只猴子,就是被这样一位奶奶暖暖的爱着。奶奶转身回去的时候,我看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是多么伟大。

  她头顶的雪,还在,天空中依然下着大雪。她头顶的雪,好似从昨夜就挂在了头上,因为我的那个梦,源于昨夜。梦的开始就注定她的头上会有雪,奶奶就像是昨夜雪,很安静,安安静静地爱着我。

  我是奶奶的宝贝猴子,奶奶是我最疼爱的人。当奶奶把所有的爱凝聚在一起,然后只对我一人好时,我觉得世界上只有我最幸福。她的爱,很无私。

  奶奶,一个划时代的爱,从上个世纪爱我到这个世纪。我,一直被爱着。正是因为这些爱,在她离去时,全部转变成了我的悲痛,我嚎啕大哭。我哭的是奶奶,也是我自己。

《奶奶》散文随笔10

  奶奶于十年前就去逝了,没能看到她最后一面,是我终生的遗憾。奶奶有四个儿子,唯独没有女儿。在奶奶去逝前我的三叔和二叔先后去逝了。爸爸是老大,我就是长孙女。因奶奶没有女儿,所以就特别喜欢我。自从上初中离开家乡后,就很少回去。可以想像,奶奶离去时,内心一定很孤独,因为那时我们一家人都在外地。很多次,奶奶走入我的梦乡,音容相貌是那样的清晰,一切仿佛还在昨天。梦醒后,我知道,我再也看不见我的奶奶了。今夜,我又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年轻时很漂亮,皮肤很白,身材娇小。那时我的爷爷家里是卖肉的,家境比较富裕。听爸爸说,他小时候经常跟他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去赶场,可以买点小东西,赶场回来还会有肉吃。不知道爷爷和奶奶是怎么相识的,只知道奶奶看上爷爷后,她的族人不同意,还把奶奶绑在家里打了一顿,可奶奶逃出来后,直接私奔到爷爷家里,从此再也没回去。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是需要勇气和胆量才能做到的。爷爷性格开朗,只记得小时候经常听见他哼歌,那怕是劳作累时也这样。奶奶看上爷爷一定不只是看上他的家境,肯定与爷爷的个人魅力有关。这是我的猜想,因奶奶去逝前没听父母说过这段故事,所以我从未问过奶奶,也没听奶奶说起过。

  奶奶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患上了支气管炎,经常咳嗽,每次感冒后都咳得很厉害。爸爸为奶奶买过很多药,但总不见效。从此后,奶奶就很少从事重体力活,只做家务,重体力活全部由爷爷承担。小时候,每当看见奶奶咳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看着奶奶苍白的脸,我心里就难受。我知道,疾病的痛苦谁也无法为她分担。

  奶奶性格温和,声音轻柔,走路较漫。小时,每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奶奶就搬出板凳,坐在门前阳光下,让我给她梳头。其实我并不会梳头,只拿着梳子在她头上轻轻的刮。奶奶的头发在阳光下很有光泽,发根处,能看见奶奶洁白的皮肤。奶奶坐着,我站在她身后,一边给奶奶梳头,奶奶一边和我说话,我知道,奶奶并不是真想让我为她梳头,她只是想和我呆一会,说说话。那时的阳光和奶奶一度让我很温暖。记得初中后,有一次回到奶奶家时,她拿出她亲手做的咸菜,做好饭后,慈祥地看着我吃饭。小时候,我胃口一直不好,不怎么想吃。奶奶心疼地说:“多吃点,要长身体”。至今都还记得奶奶那时脸上的表情。

  后来,渐渐地,回家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家时,奶奶都会流泪,说不知还能看到我们多少回。那时候,从没想过奶奶有一天会不在了,根本没能理解到奶奶的心情。记得每次短暂的相聚后离家时,奶奶都在站在村口目送我们远去。当我们走了很远时,还能看见奶奶站在村口遥望,我们看见奶奶就像一个点,然后转弯后,那个点就消失了。现在想来,奶奶那时的心情是何等地复杂,有期望,希望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有不舍,盼望我们能再次团聚;有伤感,每次相聚后总有分离。

  现在,做了母亲的我,能理解奶奶那时的心情了。想找机会能弥补一些遗憾,但再也没有机会了。离去的人是永远地离去了,只有更加珍惜现在的亲情,才能不让今天给明天留下遗憾。过好每一天,爱父母,爱家人,感恩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才会无愧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