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书店散文随笔
吃过晚饭,女儿想去新华书店逛逛,我们一拍即合,我也很想去书店逛逛,喜欢在书中穿走的感觉。
于是我骑着车载着她,一路听着她噪舌的儿歌,融入车流的喇叭声里。正是下班时间,各条车道上都是涌动的人流,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向着不同的目标、互不干涉的、冷漠的前进着,我顶不喜欢这种感觉,我晕车,晕的很厉害,大概就是恶心这种冷漠的原因。
书城很大,大厅里摆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分明别类的摆放着崭新的书。女儿一头扎进她的儿童世界里。我先是翻看一些关于收藏类的书,从瓷器到玉器,从茶叶到红酒……当然,我只看些目录和一些精美的图片,养养眼而已。我在文学类作品中逡巡的时间最长,也只看个目录、前言,有时只凝视书的封面,从精美的图片中猜想书的品味和内容,猜对了莞尔,猜不对就要骂作者挂羊头卖狗肉,当然只是心中想想,面子上还是一笑而过的。
我很留念上了岁数的书,年岁越古老越是崇敬,翻开来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闪了它的老筋骨。网络快餐书一般不在书店看的,总觉得它不够深度。这或许是一种附庸风雅的虚荣心在作祟也未可知,只觉得在古书里徘徊,像是沐浴了唐风宋雨般,自然的优雅起来,还有一点,总觉得上了年代的书有种古老的凝重的墨香,而其他的书只是喧嚣的油彩味儿,尽管他们可能都是同一个时间出版,也许还是同一家出版社。
我可以在书店里消磨很长时间的,书店当然不提供座位,就是有没有遭到店员的白眼,我也不自知,因为从来不看他们的脸,我的眼只在书上流连。孩子可以毫无顾忌的盘腿坐在地上,我则不能,为什么不能,大概也是形象问题在作怪,既要表现优雅,那当然要受优雅的罪的,何况我的三寸半的细跟凉鞋,坚忍着脚痛,享受这心灵的快乐,这便是痛并快乐着。直到书店打烊,不好意思空手而归,只得怂恿女儿买个小玩意儿,这家伙比我还吝啬,说书店里的东西都比市面上的贵,可以只看不买的。毫无感激愧疚之心,忘了她在国家的地板上赖了很久。她还振振有词的说:书店应该提供板凳的,我们学校图书馆就有板凳,可惜没什们人去看。幸福的'一代啊!
回来的路上华灯怒放了,温厚的风夹着些细碎的雨丝,就这么柔柔的扑在我的脸上,说不出的惬意。我突然想着经营这样的一个书店:我的书店坐落在河边,最好用一艘船改建而成,这样可以倚窗看书,既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风景,人生最美的境界不过是能欣赏风景并被人欣赏。我的书当然都散发着经典的油墨香,再伴着优柔的背景音乐,像《雨中印记》那样的,让人沉浸在温馨的氛围里,不忍离去。我当然提供最舒适的座椅,奉上香茗,一并送上款款的笑容,或者调配香浓的咖啡,或者香艳的鸡尾酒,让他们在视觉、听觉、味觉的沉迷中,心甘情愿的把钱流向我的口袋,这对于越来越崇尚高雅的人,未必不是件乐事。而我,则收集着每个客人眼里泄露出来的故事编写者人间百态,哦,这是件多么有创意有趣味的事业啊!
“唧”的一声刹车,刺的我耳膜作响。“带着小孩骑车用点心。”旁边想起男中音。我满脸歉意的说对不起。“妈妈。你想啥呢?”“想我们未来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