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的工作日志范文

  实习是一个很常见的词,当我们的学习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会外出实习,实习必定需要写实习日记。以下是“实习工作日志范本”,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实习的工作日志

  范文一:实习工作日志

  虽说来的第一天就住在寄中,毕竟没有履行值班的责任,今天还是到寄中再看一下。杨兴敏今天没课,和我一起。

  这个学校作为寄宿制学校,管理比较严格规范,所以这个学校的实习生的安全问题不大。因为管理规范,我们的实习生在这里也算是比较正规的实习。听课、备课、试讲、评课,各个步骤相对比较严格。英语系的实习生人数多,目前只有一个人开始上课了,其余的人还在听课、改作业、批卷子的阶段。

  化学系的6个实习生分成了两组,郑欢欢那一组的指导教师原是教育学院化学系的毕业生,上课也很有经验,对3个实习生要求严格,指导认真负责,让人欣慰。另一组的指导老师则换来换去,情况不是太好。

  在这里吃午饭,2块钱一顿,3个炖菜,俗称水煮菜,萝卜、土豆、白菜。这个学校的伙食是开始时,学生们满意度最高。吃过以后,我终于明白,不是因为味道好,而是因为2块钱能吃这样一顿饭,性价比比较高而已。其他学校的食堂的饭菜,起码是3块5一顿,味道即时和这里的差不多,因为贵也便觉得不好吃了。

  回职中的路上,我买了一兜地萝卜,6毛钱一斤。据说前些日子,5毛钱两斤。学生还发短信给我说,一定请我吃这里的特产水果——地萝卜。现在也知道了学生们为什么如此“偏爱”它。喝水还要花钱,而地萝卜水分大,全当喝水了。呵呵

  本来打算明天去募役中学。张才华一直说请我吃那里的狗肉,不为别的,便宜,才二十块钱一斤。我把人都约好了,比如王玲和李秀勇,还有寄中的6个人,加上职中的。后来才想起来应该给张才华打个电话看看他明天有没有时间。结果,让人有些遗憾,他明天下午有三节课!唉,真是不巧!

  范文二:实习工作日志

  这几天来,在公司的日志都是忙忙碌碌但是却没有什么成果,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就是一天,自己东点击一下,西点击一下,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市场部得工作简单的科学的说来就是策划一些方案,拉近产品与消费者心理的距离。让大家对我们的产品有亲近感,购买欲望。

  我们要负责的就是怎样选择媒体广告,怎样设计出优秀的海报和广告传单,传递我们的企业文化,产品理念。怎样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店面,在消费者第一印象就觉得我们的产品很可靠,不是瞎整的地摊货。

  然而看似简单的东西,却包含着无数的知识。

  最近市场部又在搞什么公交车广告和五一促销活动,每天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市场部的方案在一线战场发现大家根本没有执行,公司的产品组合上存在问题,每一次的活动,领导们都在拍脑袋做决定,我们小职员有很好的想法可是无处传达。

  我不想说什么公司的战略如何,产品定位如何。公司高层现在在搞erp系统,也许能够提升我们的反应速度,但是任重道远,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俗话说得好,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卫浴行业的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不过现在有种感觉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有的`企业搞得风风火火,有的企业却是油尽灯枯。

  我能做什么了,给公司写个战略规划?似乎不再其位,有越俎代庖之嫌。什么都我干了,领导都要下课呢,那怎么行呢?

  工作方面的东西复杂而繁琐,我现在暂时还没有理清头绪。

  生活上,经济无比拮据,每天来往的车费都花费几十块,平时自己也只有省着吃点小面。这样的生活艰辛而又充实,让我不会去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能够脚踏实地的去走好脚下的路。

  范文三:实习工作日志

  今天老师比较有空,特意给我们上了一下课,讲了一些关于他自己的故事,还有就是他想传授给我们的学习经验。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老师的认识。

  我们问他为什么会想到走上文学这条路,他说他那个年代很穷,没有钱读书,好不容易考上个大学,当时听人家说人民大学最好,然后他就报了人民大学的文学系,渐渐的就喜欢上文学,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又来自农村,所以当人家都去搞革命时,他就自己默默在图书馆中看书,这点在现在看来真的很难得,也许正是这段经历才造就了他后来的辉煌和今天的成绩。

  再后来他就被分到了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在十年冷板凳的生涯中,他广泛的涉猎各种书籍,为了写了本鲁迅传,他差不多看了XX多本关于鲁迅的书籍和资料,也正是在这孤独的十年,他完成了(中国小说史)三卷本,成为了中国文坛上一位新兴之星,也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当然,他说,成绩的背后是很艰辛的,他是在完全没有经费的前提下完成的,稿费支撑了复印费,在没有任何物力财力的支持下,能完成这一切真的太不容易了,好在“梅花香自苦寒来”。

  听老师给我们讲这些,我想他的用意也是很好的,他想用他的亲身经历来教育我们,告诉我们,成功的背后发生了什么,怎样才能成为真英雄,踏踏实实的学习才是最真的。

  老师还给我们传输了一些他的思想观,像“大文学观”、“文学地图”等等,在当代学术上是很具有影响力,他说他能提出这些思想得益于这些年的纸上研究和实地考察,以及在英国交流学习的经历。

  在学习方法上,他提出要锻炼脚力,像他在福建实地考察时,50多岁的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行了30多公里,让我们惊叹死了,完全不得不敬仰眼前这个既深邃又可爱的老头子。他还说,人嘛,要学会变通,像这种硬是要开的会,你可以只开半天,另外的时间就抓紧周边转转,说不定就会收集到意想不到的材料,当然这些生活的经验他也给我们讲过许多。

  总之,在我看来,这是既真实而有不乏情趣的人,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