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的随笔散文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冬雪是天空滴落的眼泪,在朔风的吹拂下,凝聚成晶莹的心花,纷纷扬扬,恣意飘洒。轻飏的姿态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空灵。她或在低垂的黄昏,或在寂静的寒夜,迤迤而来,纷纷而至。飘落在大地上,犹如处子的肌肤,洁白、透明。
小时候,生活贫穷,感觉冬天也特别的冷。但是,每到下雪时,总能兴奋地穿着漏脚趾头的破旧鞋子,衣着单薄地追逐那些精灵般的雪花。尽管寒风刺骨,尽管雪花冰冷,全然不顾。嬉笑着、追逐着……冻得通红僵硬的小手,始终未能抓住一片雪花。因为尚未触及,便在指间吹弹可破。此刻才悻悻而归,落魄的像一个不第的秀才。
父亲是村里的一位民办老师。每到冬天,学生放学后,校长要求老师们再办公两个小时左右。有年冬天,天空下着鹅毛大雪,奶奶让我给在学校办公的父亲送蓑衣。于是,我披着一块塑料布,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村里的学校。在破庙的廊檐下,我蜷缩在角落里,借着昏暗的煤油灯,校长正在给老师们开会。咳嗽声、旱烟的.味道不断从门缝里飘出来,我冻得在门外直跺脚。过了很久,门“吱呀!”一声开了,十几个老师鱼贯而出。父亲发现我,先是一惊,继而将我用力抱起。那夜,我感觉父亲的怀抱那么地宽大,那么地温暖……
十几年前,父亲查出得了食道癌,我和弟弟像是丢了魂似的,从省城请了最好的内科医生。然而,所做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父亲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一个雪天,愁闷的我走出校门,踏着厚厚的积雪,任由冰雪打湿了我的头发,模糊了我的眼睫。惊颤之余,猛然回首,身后两行深深的脚印,撕心裂胆的痛至今挥之不去。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初讲这首诗歌时,正值冬天,由于乡下设施简陋,天寒地坼的季节里,并无取暖设备。讲台上,我声色并茂地讲解,台下学生们聚精会神的听讲,精彩处,不时报以不息的掌声。欢呼雀跃,寒意尽除。那热烈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也心动不已。新酒、红炉、玉花、对饮,诗词中展现的意境,是多么的惬意?多么的令人神往?不由赞叹古人是那么的雅致和富有情调。
北部山区有一个村子叫斜峪,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每到春季,梨花盛开,洁白一片。蝶飞凤舞,清香四溢。引得游客扶老携幼,接踵而至,素洁的山村立刻热闹起来。“梨花一枝春带雨。”徜徉其间,不由想起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杨贵妃肤白若梨花,啼哭时,像梨花著雨,从腮间滑落。乐天真的笔力不凡,这等功力后人难以企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冬雪的诗歌最爱岑参的这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那年送毕业班,复习到这个知识点时,恰巧窗外大雪纷飞。教室里开始躁动起来,我停下讲课,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讲:同学们是不是想到教室外看看雪呀?此言一出,全无躁动,群情激昂。我说:现在可以到教室外观赏下雪了!学生兴奋地作鸟兽散,奔跑着消失在雪幕里。
很久,学生们渐次回到教室。我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景色和教材联系起来,然后作答。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说大雪压枝头,与梨花盛开情景相似,有说岑参描写观察细致的……不一而足。
多年后,师生再相聚,回首当年往事,几个同学异口同声的说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那节复习课最难忘,而我早已忘记当年的物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