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梦想的散文

  那是一个青葱的时代,少年的他象众多的同龄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着,每天上学,放学,吃饭玩耍,乐此不彼,充满着对平凡的生活中的各种稀奇。

少年的梦想的散文

  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苏北农村,大多数的孩子还穿着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修修补补的。由于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摆在农村人们面前最真实最迫切的吃饭问题已经不是问题。孩子们除了帮助大人割割猪草,捡捡地里遗剩的稻谷,便有足够的精力撒欢了。

  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村,孩子上学问题就成为所有的大人们要求他们自己的孩子必须要做的事。他所在学校是当地乡镇最好的中学,说是最好,也就是每年四个班两百多名初中毕业生里能出一两个中专,三五个普通高中(那时候中专是安排工作的,相当于国家*)。那些毕业班的任课老师多也只是初中毕业,或是正式编制或是代课,班里有个中专师范生授课,那便是倍有面子了。

  他所在的班的班主任是个高高的个儿,爱管闲事的老头。一直不喜欢爱打打闹闹的学生,他也就成为班主任老师不喜欢的一个,被经常罚站,罚打扫卫生,但仍然打碎了教室的玻璃,抑或折断操场边的月季,让班主任头疼不已,他的父母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学校的常客。

  他的班有从城里来农村借读的.孩子,对农村的生活非常的稀奇,而他孩子王的形象自然赢得了这些借读孩子的青睐,便臭味相投起来。韩林和蔡胜便成为他的至交,成双成对,如影随形,跟屁虫一样,也便更加无法无天了。

  韩林的叔叔是县里著名的一家国企的头儿,韩林也就成了有钱的学生,买雪糕,请吃面,都是他的活,偶尔也能让他过过肉瘾,那时候能吃上一顿肉金贵的很,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村里杀一头猪,一家才能勉强匀上半斤一斤的,这半斤一斤的家里一大家子人,分到每个人也是一小块两小块的,打牙祭似的。韩林经常能从衣兜里掏出几角钱,有时还有一块两块的,请他。

  他认为大家是兄弟,便欣然接受,但心里总是不平,怪自己怎么会没有这样的富亲戚。蔡胜家在县城有一幢自建的小楼,家里开了个缝纫店,做旗袍什么的,那时候服装业不发达,制衣店生意一直不错,当时连“的确良”布军装都难得一见的时候,蔡胜便有一套自制的西装,穿在身上亮眼的很,让他羡慕。他觉得做城里人真好。

  家里的大哥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军校,虽然远在异省,但衣食无忧,吃上了国家粮,穿上了国家衣。每次大哥从军校回来,都用津帖买了很多东西给他的父母姐姐和邻居,家里总是有一些乡邻来看望大哥,听大哥讲外面的故事,讲军队的生活,城里人的生活,他家便成了村头村尾谈论的话资。端着铁饭碗,戴着大盖帽的,在村里可是绝无仅有的!每个村民见到大哥都是笑脸相迎。村民们说,他家宅子风水好,祖坟位置好,“冒了青烟”。这让他渴羡。

  “我得改变”,他对自己说。“我要寻找自己的梦想”。

  他走了,走进了东北一个边远地区的军营,成长为一名军官,再后来到了一个大城市做了一名公务员,过得很体面。

  多年以后,当他的孩子也到少年的时候,有一次问他“爸爸,你少年时候的梦想是什么?”他沉默了一会,抚摸着孩子的头说“每个年代,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不样的,其实那时候爸爸的梦想也仅仅是想成为一个体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