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醋随笔散文

  唐太宗李世民当年赐给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房夫人坚决不从。李世民料定她是个悍妇,于是唐太宗派太监持“毒酒”一壶,传旨房夫人,如不接受,就赐饮鸩酒。夫人接过“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壶中装的是醋,于是“吃醋”的故事传为趣谈。

吃醋随笔散文

  如论酿醋,山西老陈醋尤为驰名。以优质高梁、大麦、豌豆作原料,采用大曲糖代发酵,延长酒精发酵,醋化高温接种引火,熏淋醋醅结合。经过蒸、酵、熏、淋、晒五个步骤。从将醋醅后的原料放入熏缸的黄色,到熏制黑褐色,要经过六天六次的倒缸,倒一次颜色变深一次,熏制工艺给老陈醋增加了颜色,增加了粮食的香气,促进了脂化过程。从原料到酿出醋来,就需要四十二天以上。可见制作过程繁琐,制作技术精到。

  我们本地也做醋,与山西有所不同。是以红薯或柿子为原料,红薯在铁锅里煮熟,晾凉,用枣木勺子在锅里使劲捣成糊状,再倒腾到大缸里。然后加入用大麦,黄豆,高粱采制好的、已经在房檐走廊下风干了的大曲。每日木棍在缸里搅和几遍,待到发酵起泡,就可以用麸皮,或米糠混合搅拌均匀。之后的日子还要反复用小铁锹翻搅,直到掀开缸盖冒着白烟、发热,闻到有酸味弥漫,口里尝着、慢慢地品,感觉醋糟在舌尖上有酸涩的感觉,这时,就可以开始淋醋了。打糊,加粬,发酵,伴糟,到淋醋,要两个月甚至时间更长。

  这样做出的醋,颜色深红,酸中带甜,口感醇厚。即使做饭调味加多了,绝不会直酸刺鼻,依然是委婉的甜酸。这样的醋,不用贴标签宣传,也没有任何名号,城里人专门打听到门上,一斤醋,四块钱,乐此不疲。

  醋之所以味道好,与长时间的发酵,不无关系。

  做醋尚且如此,想必我们的生活与之相比,更是精细繁琐,有过之无不及。柴米油盐酱醋茶,缺一不可。一对恋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走在街上手牵手,坐在车上肩靠肩。一旦步入婚姻殿堂,在一个锅里耍瓢勺的适应过程中,各种陋习不加遮掩暴露无疑,矛盾渐显。这时的他们,忘却了曾经的花前月下,过期了的海誓山盟,早已被岁月里的鸡毛蒜皮所淹没,不见了踪影。最初的牢骚变成口角相争,越争越烦,恶性循环,升级至冷战。最后发展到疑神疑鬼,捕风捉影,搞得家庭烟雾弥漫。更有甚者,寂寞日子,越墙漫枝,以至于走到分离的边缘。

  同事与前夫,相恋四年结婚,两地分居。男人是造船厂的船舶设计工程师,夫妻俩有一个活泼健康的男孩。甜蜜的假日过后,每次送丈夫到机场,随着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升入高空,她泪花纷飞。心里总想:有分别就有聚首的欢乐,来安慰自己。一次探亲假,在丈夫的qq里,看到闪烁的女性头像,她惊诧不已。断定这个女人就是丈夫的红颜知己。在长期的`猜忌与争辩中,两人都很苦恼,他们的情感之舟触到了冰山,婚姻跌入谷底。最后,她成了单身母亲,孩子十几岁了,再没有嫁人。她心里知道,丈夫,还在她心里,只是,彼此,再没有了关系。她想,假如,丈夫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哪怕是他瞎编的,假如,自己不穷追猛打,也许……

  说女人爱吃醋,也许是秉承了舌尖的早味。女人喜欢受宠,是与生俱来的。即便男人给她吃的假“灵丹”,也会倍受鼓舞,逢人就讲:自己老公是最棒的!

  爱具有排他性,也许有人不懂。因为有爱,才会吃醋。经过长时间地了解“酿造,”这醋里更多的是甜的成分。没有真诚相爱,哪来有婚姻?没有连心的痛,怎么会发“醋瘾?”晚归时一声“你在哪里?”不仅仅是“酸味”,还有更多的是牵挂与浓浓的爱意。“我见犹怜,何况老奴!”也只是一个故事。“一向发娇嗔,碎捼花打人”。还是懂得一些夫妻情调,不妨让老婆吃点儿香醋,添加些生活气氛,给日子增加点“调料”,乐趣也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