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面馍散文
经年往事如老酒,芳香四溢暖心间。我是七零后,吃着杂面馍长大,一直到读大学。那个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时,才偶尔吃上一个白面馍,小心翼翼地把白面馍攥在手心,贪婪地咀嚼品尝着,生怕掉地下一个星星般大小的馍粒。
记得有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用半葫芦瓢麦子换回来几个白面馒头,眼里透着无奈,宝贝似地放在里屋盛地瓜干的条编粮囤上,准备用来招待客人。当时我馋在心头,动了心思,寸步不离跟在娘身后,眼巴巴瞅着,期盼娘能念及我肚里有“馋虫”,赏我一个,哪怕是半个馒头。
哼,是担心馒头少,不够客人吃?还是压根就没想给我个馒头?那次,非但不给,娘还转身小声呵斥我:“唉,你这孩子,能不能懂点事?客人走了,剩下的馒头都归你,还不行?”
“嗨,别骗人了!这几个馒头,还能剩下?不行!”我快手抢了一个馒头,扭身疾跑。母亲唯恐客人笑话,慢步出了大门,才紧追过来,当时以为馒头到手,就万事大吉了,便蹲在大门口的槐树下,正要解馋。这时,赶来的娘不由分说,硬生生夺下我攥在手里的馒头。至今说起这事,母亲还“唉声叹气”,泪眼哽咽:“唉,那个年代苦啊!竟为了一个馒头……”
见母亲伤情,我赶紧乐呵着说:“嗨,那时儿子顽劣,年幼不懂事,多亏了母亲要回了那个白面馒头,让我明白了家贫无奈的尴尬。那次,母亲还说过,要馋呀!好好读书上大学,吃了国粮,就能天天吃馒头。哈哈,母亲的话我记在了心头……”
读初中住校那年,班里大多数学生家里穷,早饭是清澈能见底的玉米粥,一人手里攥个黑窝窝头。当看到富人家的孩子晃着白面馒头炫耀时,我们几个一起吃饭的农家孩子,总会集体发声,硬是把杂面馍“吧嗒吧嗒”嚼得贼香,把玉米粥“哧溜哧溜”喝得有滋有味,香里透着甜。
那时,每周六下午过星期,我们同村或邻村同学会结伙成队,一路欢笑跑回家。周天下午,用网兜带上母亲给备好,够一个周的杂面馍和一罐头瓶子咸菜,按照约好的时间,聚一起步行去镇上的学校。
那是,只要不是雨雪恶劣天气,每个早上都要出早操。这个空间里,同宿舍的同学间,*结合选出一个人负责收集出早操同学的干粮,送到学校伙房。因为同学间绝大多数吃的都是杂面馍,为了便于确认,一般都要在熘馍的网兜上系个熟知的标记。
记得有一次早饭时,负责熘馍的同学不但拿回了我们的干粮,还出乎意料捎回两个白面馒头,“呀!这?”大眼瞪小眼的一片惊奇里,那个同学四周望望,手压嘴唇“吁”一声,示意不要出声说话,并迅速将两个白面馒头掰成八瓣,带头一口塞进嘴里,咀嚼几下吞进肚。馋虫作怪,管它三七二十一,吃吧!我们几个相视一笑,齐刷刷张大了馋嘴巴。
“谁拿我的馍了?让我饿肚子!”不大会,那个经常炫耀白面馒头的同学,抹着泪找不到了自己的白面馍!
馒头进肚,哪能吐出来!嘴馋的小张笑嘻嘻,一副乐善好施的.摸样,送过去一个杂面馍,好生劝说一番,感激的那个爱炫耀的同学,嘴里道着谢离开了……
后来,考上大学,每个月有三十五元钱和三十斤白面馍票供应,终于天天吃上了白面馍。那时,一斤馍票供应五个馍,男生饭量大,一月下来总有几天捉襟见肘的尴尬日子,好在班里女生多,饭量小,多出来的馍票都会贡献出来,送给心仪或要好的同学。嘿嘿,那四年,没少得了实惠,为了填饱肚子,用了人家女同学的馍票,至今想来,还心存感恩,念念不忘哩。
那是一九九二年,我读大二时,父亲外出打工,在田地间劳作时,母亲晕倒了,多亏邻家嫂子发现及时,一边想办法通知已婚的大姐,一边和堂哥一起把母亲送进了县城的一家医院。
得知母亲患病住进了院,我当天请了假,连夜赶回老家。母亲患的是糖尿病,陪母亲住院期间,看她瘦弱的模样,做儿子的我心疼无助,泪光闪烁。
母亲病愈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说,除了每天按时服药,在饮食方面,杂面被誉为天然的营养食品,主食以玉米、黄豆、高粱、地瓜干等杂粮为主,这对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是三高人群理想的保健食品。蔬菜多吃洋葱、甘蓝、西红柿、苦瓜等。
出院后,母亲按照医生叮嘱,不敢对含糖分多的水果、食品动一丝念想,肉也不敢多吃,一日三餐都是亲自蒸的杂面馍。除了家里有现成的玉米、大豆外,父亲从乡镇的集市上买来足够吃半年的红高粱。
杂面馍伴着降糖药物,母亲一吃就是整二十多年。期间,我毕业留在外地一个三线城市工作、安家、娶妻生子,平凡平淡的日子,平平安安、幸福祥和地走过一天天。母亲依然在家打理着三亩责任田,父亲每年继续外出打工,只是在秋收和年关才回来。每年大姐都会带母亲去医院复查,母亲的身体并无大恙。
三年前,大姐打来电话,说是母亲又晕倒了。由于我出发在外,得知消息,妻子当天赶回老家,接回母亲住进了她所工作的医院,办理好住院手续,母亲自言自语说:“天天吃药没间隔,一直吃的是杂面馍,喝的是五谷杂粮做的稀饭,这?难道是?”
原来,那段时间,有亲戚来家看望父母,拿来了蜜糖桔、葡萄、樱桃等水果,以及面包、绿豆糕等食品。水果不能长时间放置,父亲一个人吃不完,眼看就要腐烂毁掉,过惯苦日子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没记着口,两天时间里吃了大量的水果,还把我捎回家的小米和红枣,天天熬成稀饭喝……
经过几天治疗,调整了饮食,母亲很快康复出院了。
流水年华匆匆过,不经意间,已是不惑之年,父母也年岁大了。曾多少次催促父母,搬进我工作的城市和我一起居住,每次提起,父亲说:“不习惯城里人对门不相识的冷漠。”母亲说:“老家、老屋、老邻居,是她割舍不掉、最美好的生活。”
母亲的爱,含蓄如花儿静开,轻缓温柔滋润心田,走过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也永远走不出母亲悠长的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身体开始出现营养过剩,血压、血糖已经超标,在母亲的说道下,我开始忌口,和母亲一起吃上了五谷杂粮做成的杂面馍。
每个周末回到家,年事已高的母亲,撸起袖子和面蒸馍,看她老人家乐呵呵,劲头十足不服老的摸样,好像年轻了许多,那刚出锅的杂面馍,还是地道的经年老味,饱含情,透着爱,飘着香,细嚼,慢咽,回味无穷,是人间最美的味道。
每次回到老家,都不会空手而归。其乐融融吃过饭,唠会家长里短的话,临回时,母亲总会准备好十几个杂面馍,让我带回家吃。偶尔,母亲还会开玩笑似地逗我说:“嘿嘿,咱这就是天生的穷苦命,偏让得上个‘富贵病’,是不是前世享了太多福,今世人间清清肠。以前家穷没办法,粗茶淡饭吃得香。看看现在,幸福的日子多得过,偏不让咱口福享,只准入嘴杂面馍。”
哈哈,呵呵……
母亲笑,笑得满脸盛开花朵样。
我也笑,忘不了母亲的杂面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