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渔鼓舞散文

  洪泽湖渔鼓舞是流传于洪泽湖湖区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广泛分布于洪泽湖周边的盱眙、泗洪、泗阳、洪泽等地。

洪泽湖渔鼓舞散文

  渔鼓的前身是流行于北方的太平鼓,由北方逃荒难民传入洪泽湖流域,初时作为沿村乞讨时说唱伴奏的工具。渔鼓的敲击节奏性强,对人的听觉冲击力强,从而在明末清初被神汉采纳而用于烧大纸祭祀、神坛祈祷中,成为跳神者手中的伴奏工具。清康熙19年(1860年)后,随着大洪泽湖的形成,渔鼓又被广泛用于洪泽湖渔民烧大纸祭祀活动、大(代)王会、家谱会等集体活动中,从而使渔鼓舞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祭祀舞蹈。

  洪泽湖渔鼓舞的主要道具是渔鼓。早期渔鼓由铁匠用铁件打制而成,并用羊皮或鱼皮蒙面,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渔鼓为圆形,形如蒲扇,直径约35公分左右,沿圆边框蒙上一层羊皮,也可以用狗皮或鱼皮。清末民初,沿湖出现专门制作渔鼓的民间艺人,推动渔鼓制作工艺趋于精细,外观讲究,制作鼓面的皮革薄如纸,呈半透明状,击之声音清脆有力,余音悠扬,并在鼓面上增加了大红鲤鱼的形象,寓意岁岁太平、年年有余,从而形成原始的渔鼓。民国以后,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渔鼓被发掘用于文艺活动。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渔鼓制作趋于简单化,改用粗铁丝制成,蒙面则改为厚皮纸。为了达到舞台艺术效果,鼓面上开始绘制有极具民间装饰色彩的团鱼、对鱼、水波纹及鲤鱼跳龙门等彩色图案,在象征一团和气、吉庆有余的同时,也突出了渔鼓这一活动形式的喜庆色彩。

  现在舞台表演所用的渔鼓多为厚皮纸制成,鼓上有柄,柄长20公分左右,通长在70公分左右,柄尾有一直径15公分的.圆形铁环,环周有四个铁环,每环再串系两三个小铁环,柄尾圆环上系上大红丝带。表演时,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执键,随表演者的动作和音响效果需要或摇动渔鼓,或用竹键有节奏地击打渔鼓,使之鼓声咚咚,环珮叮铛。鼓键一般长4公分,宽1公分,由竹篾制成。键尾柄处软布缠绕,以便手执。柄末系有丝质须子或彩色布条,舞动时绸带飞扬,增加观赏效果。

  渔鼓的表演历史久远。最初表演时的主要曲调有“嚷神咒”和“念佛记”等,因敲的渔鼓总是由一串“咚咚”的迭音字组成,故渔民又称之为“咚咚腔”、“娘娘腔”。它是洪泽湖民俗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有着浓郁的渔家风格,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流布范围。后来,其由最初的单一的请神驱鬼活动,逐渐演变成逢年过节、家谱会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表演中,除了击鼓以外,也从单纯的细语低吟的嚷神和念佛,融进了苏皖一带流行的肘鼓子和快板说唱,同时融入民间舞蹈,真正形成了渔鼓舞。

  洪泽湖渔鼓舞表演者均为男演员或男扮女装,其服装艳丽,演出场地多在船头。观众多时,七、八条船并在一起,合成一个简便的水上“舞台”。洪泽湖渔鼓舞艺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演变,唱腔不再是迷信中的嚷神和念佛,逐步融进了曲艺演唱和肘鼓调,也吸收了渔家号子和渔歌等唱腔和韵律,改变了过去似唱非唱、无痛呻吟的娘娘腔。表演的舞蹈,也不再是简单的伴舞动作,出现了前后游、左右摇等舞姿,模拟撒网、下簖、摇船的打鱼动作。洪泽湖渔鼓舞最盛时,从事渔鼓表演的多达千人以上。

  渔鼓舞真正形成并走向成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湖区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并不断创新,形成了今天比较完善的舞台民间舞蹈形式,它以轻歌曼舞,描绘着湖上渔家儿女的劳动场景,歌颂着他们丰收的喜悦心情。这时期渔鼓舞的基本特征,已经彻底摆脱原来低沉祝诉的腔调,增加了激昂奋进、热情奔放的旋律,将山青水秀、百舸争流的湖上自然景观作舞台天幕,烘托壮观的捕捞作业场面阵容和队列变化多样,有蛟龙出水、二龙戏珠的队形,以鼓代鼓、以鼓代网,又有模拟渔业生产的舞蹈动作,有划船、拉网、下勾、布卡、下笼等碎步、挫步的劳动场景,也有大步流星力争上游的走八字、打园场的舞蹈,还有双驾云、白鹤亮翅、推窗望月、雁南飞等生动表演。端鼓也加以美化,鼓面上象征性地绘有鲤鱼和水波状图案。鼓的敲法灵活多样,不受原来七字和十字韵的限制。根据怀中抱月、顶鼓、对鼓、女端男敲的艺术造型,出现了单响、双响、三声鼓等多种音响效果,演员服装也由简单毛巾顶扎到男女分别着绣有云边的天蓝和水红绸缎舞衣。

  据发掘,渔鼓舞演唱的传统曲目有《魏征斩老龙》、《张郎休丁香》、《还魂记》、《水母水淹泗洲城》等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