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今年八十一-情感散文
母亲今年八十一。老人家生日前夕,我们弟兄仨在家团聚,母亲掰着手指对我们说,“我进八十一岁了,这一生也磨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看着你们弟兄仨,看着孙子孙女曾孙们一个个的,值!”
母亲一生以忠厚为本。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未说过一句粗话,也从来没有与人拌过嘴。“人善人欺天不欺。”这是她信守的一句民谚。她总是用这句民谚告诫我们弟兄三人为人处世要与人为善,不要怕吃眼前亏。也正是由于母亲的这些谆谆教诲,才成就我们弟兄三人健康的人生轨迹。母亲说,这叫“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母亲岀生在大户人家,小时候就念过几本书。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能写几个字,绣几种花,还能唱几首歌,来几个民谚什么的。上个星期天我们带才几个月大的小圆圆回去,母亲逗她的曾孙小圆圆时,小圆圆双手将自己的一只小脚无意中搬到了小嘴边,母亲笑得合不拢嘴,信口来了句民谚:“脚脚搬到口,问脚几时走。”大家都笑了,圆圆也笑。
母亲岀生时家境已败落,但书香气息还未散尽。母亲讲,老屋后有一块一亩多的院宇,院宇中有一处水榭,水榭旁搭有一个高台专供唱戏用。夏夜纳凉时祖母喜欢在这儿开故事会,四叔喜欢躺在竹床上吹口琴,四叔五叔六叔自制了一套皮影,闲暇时便演起了“西游记”。母亲说四叔教唱的一支《心声曲》很好听,自己至今还能记上几句:“青天高高,太阳照照,云儿渺渺,风儿吹吹……”这些在母亲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其实,母亲的名讳就透露着书香之家的气息。母亲出生时外公取名“毓贞”,一个既古朴又典雅的名字,尽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书香特征。正因为如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派出所在办理第一代身份证时,竟然将母亲的名字写为“育珍”二字,母亲自嘲地说错就错吧,反正读音都一样。一直以来“毓贞”这名字多出现在家信往来和母亲的亲笔签字中。随着社会的进步,通信手段被现代化了,家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母亲鲜有机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但“毓贞”二字始终刻在我的脑海中。
母亲告诉我们,家境不管如何,但书香之气不能丢,要学会苦中求乐。叔伯姐妹中母亲排行第五,本房的兄弟姐妹都按大户人家的规矩称其为“五姐”。姐妹中母亲虽然年龄最小,可读的书最多。母亲读的是私塾,国文、算术、图画等课都非常喜欢。《幼学琼林》《诗经》等传统文化课中的内容她至今还能背上几句;母亲嗓子天生就好,打小喜欢唱歌,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如《秋水伊人》什么的,至今她还能哼上几句。母亲学习很讲究方法,喜欢躺在床上思考,写作文想到好句子时,哪怕是五更天,也会立马起床用笔记下,怕天亮醒来时忘了。我们读书时,母亲经常现身说法提醒我们,这个习惯也就不知不觉遗传到我们弟兄身上,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