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回望散文

  和平街的前世今生

岁月里的回望散文

  在往前数二十多年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庄稼地。后来开了一条路,但也并不是如今这样宽阔的柏油路。那时候,路两旁还招摇着高粱玉米,它们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所谓的忻州城,是在南边距离这里还有五六公里的地方。所以你一旦走在这条路上,就明显感觉到了一种荒凉偏僻的氛围。那时候,现在的公交站台位置,可能正有婆娑起舞的庄稼迎风而歌;或者有一拉溜羊群在牧羊人的鞭影里匆匆蹿进庄稼地,撒下一路的羊粪蛋,而牧羊人高亢宏厚的酸曲儿也同时飘扬在蔚蓝色的上空……

  十几年来,和平路修了又修,如今,双向对开的十车道柏油路成为忻州城一个典型的坐标。连同原先的长征街、七一路、新建路、云中路,再加上后来的建设路、慕山路、牧马路、雁门大道、九原街等等街道,构成了星罗棋布交错不紊的城区交通线,让人们出行更方便快捷,心情更舒畅。不过这也仅仅是愿望。

  地标城门楼

  这座城市是日积月累变成如此模样的。它的旧城远在当今城区中心以南的十几里开外。旧城的北城门楼至今依然巍然屹立在新城区的南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型活动在城门楼举办,包括元宵节大庆,包括某某大型颁奖。城门楼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忻州城的一个典型标志了。城门楼上大写的匾额“晋北锁钥”,分外醒目。

  从北城门楼穿过去,一直向南,步行大约二十几分钟,就到了旧城的南门。那里也有一座城门,但是显然没有北城门楼这样巍峨夺目,一个没得到整修,再个它也远离市区,除了少数关心它的人,人们基本上想不到它的存在。

  让人心里堵得慌的和平街

  出了单位大门,就是和平街。往东走是和平东街,往西走十来步,过了七一路,便是和平西街。我下班回家需要沿着和平西街一直往西走,快走到头,家也就到了。按说新修的大马路挺好走,但是,刚过七一路,路就不通畅。原因是紧挨着七一路的便是忻州师院,师院东西两侧的自行车道上十分紧张热闹,有摆摊卖羊肉串、臭豆腐、煎饼、茶鸡蛋以及其他小吃的,有卖女孩们爱不释手的小饰物的;还有占道停车的;还有并行四五个人往来的——总之一句话,你要是想顺利从这个地段穿过去,除非你有横空飞越的本领,否则只好跟在别的.电动车自行车以及突然冒出来的汽车后面一步一步挪,还得保持十二万分的耐心。比如说今天晚上吧,又遇到这样的情形,自己心里也吩咐了自己好多次:冷静,冷静,一定要冷静。但是不行,没冷静了几分钟,一伙并行着的女孩挡住了去路。其中一个走在最中间的还回头看了我一眼,照样扭头走她的。这下一股无名火呼地冒出来,我一声大喝:“嗨!”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连我自己也吓了一大跳。可是这一声呐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个最中间走着的女孩往边上挪了挪,我贴着她肩膀冲了过去,一种胜利的感觉油然而生。

  其实也有些害怕,万一人家跟前有一个男生呢,会不会导致一场意想不到的斗殴?咱是老实人,连骂人都不会,更不用说打人了,遇到斗殴,只能是挨打的份。

  所以逢到这时候,就十分怀念从前虽然马路不太宽,但毕竟还有路可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