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礼物
该以怎样的形式开头呢?关于亲情,总是太多情感,太少言语。
再有六日,是父亲五十岁生辰。
记得有次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提问:你做过的感到最骄傲的事?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十岁那年,父亲生日,那时候父亲还在乡下工作 ,几周一家人才能团聚一次。我画了一幅彩笔画作为礼物送给父亲。后来父亲把那张画拿去照相馆拍成照片,还放大装裱成框。
应该是从大学离家后开始吧,每一次假期回家看到父母亲,他们新生的白发总跳跃着向我招手。对了,大一的时候收到过几次父亲从家里寄来毛笔书写的信,每次都是满满几张。我总说发电子邮件多方便啊,父亲说这意义不一样。因为回信家里总收不到,也便停止了这件事。
父亲总亲切的唤我小名:云娃儿。哪怕是在他生气的时候。其实父亲很少在我们面前发火。一直以来,父亲在我眼里更像个孩子。不是说他幼稚,而是他有一颗永远的好奇心。
从记事起父亲就很爱“折腾”。拉二胡,吹笛子、葫芦丝,唱歌,篆刻,画画,写作,还有坚持了很多年的书法。似乎万事万物他都觉得可以试一试。
家里客厅角落里有一把和我差不多年纪的旧吉他。母亲说那是他们刚结婚的时候父亲在街上看到“偷偷”用两三个月的工资买的',九十年代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起初父亲还不敢带回家,但已经买了母亲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虽然多次扬言要砸掉它。“你爸就是这样,要做什么就去做,才不管别的。”每次我打扫卫生的时候几乎不愿去擦拭它,过去的样子就让它在那里吧。
高中时候,父亲经常高兴的带回家一些手稿或者打印好的文章让我们看,那时候不太懂事,接过手就放在一边忙别的事情了。这样持续了几年,直到有天父亲拿着几张设计好的书籍封面问我们哪张效果好。原来父亲要出书了,在我看来还是觉得是很遥远的事情。没想到不久后,一摞摞书摆在了我的面前。这是梦想照进现实?但写书是一方面,销售也很重要,特别是在没有太多知名度的情况下。可父亲是个不大愿意有求于别人的人。虽然书卖的不怎么景气,我还是觉得父亲很棒。你知道,过程最重要。
如果留心你会发现,多数家庭父亲的存在感是很低的。他们很少被我们需要,从打电话这点就能明显看出来。事情多跟母亲讲,挂电话前的几句寒暄留给父亲。不是我们不愿意跟父亲多交流,而是日常的太少接触让我们无话可讲。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好像很多时候都忽略了父亲的感受。而我们却时时刻刻在父爱里成长。
一次家里的壁灯坏了,父亲买来灯关掉电闸,我扶着*父亲站得很高在安灯。突然父亲被电了一下,父亲第一反应就是让我松开手离远些。就这样一个紧张的举动,我感动了很久。
这次,作为生日礼物写给父亲这些心里话。当然语言在内心深处的情感面前都是单薄无力的。但能这样站在父亲面前我觉得它也是很有力量的。
愿父亲身体健康,活的永远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