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微观散文
合浦,历代皇家倾重之地,物种丰富,蕴藏奇特。海中有儒艮、有珍珠,山中有异宝。其中,南流江水冲刷出来的南流山脉石头,就是异宝奇珍。
南流江石,已享誉省内外,招惹了全国各地收藏家频购,也使本地人对家乡的宝藏倾动了热情。街市上,摆满了用南流江彩玉制成的各种装饰品,喜好收藏的市民和官员,家中堆积着小山般大大小小的珍奇异石。如果走进博物馆,走进收藏大家的展厅,那些有形的,似山水、似图案、似禽兽、人物,五花八门的形状,真是琳琅满目,百形奇观。无形的,则异彩纷呈。
我也初初认识了南流江石。一颗石,如别具外形兼有内藏的,就是一等的宝石。内藏的质地有石英、水晶、玛瑙、腊玉、牛筋玉等,合称彩玉。各个品种的价值均以坚实、细腻、油滑、通透、呈彩为上品。
玩家好石,追求“奇”和“精”,奇中藏宝,就价值连城。评家认为,南石比北石好,南地气候适宜,水多蓄养,更显温润。据说,南流江牛筋玉,有抗拒阴邪的神力,佩戴身上半月就开始变化色泽,吸走病气,消灾解难。
某天闲情,邀同几位老友直奔南流江沿岸,往沙石场去寻拣石头。抽沙机轰隆作响,好石头都被机器击碎了,站在旁边目睹着,心中连感可惜。有老农说:“现在江水浅,到江里去摸,准有好东西哩!”我们几个都了鞋袜和裤衩,到齐腰深的水中探寻,哇!江底全是石头,真使人惊喜万分。我们用脚掌触摸,感觉那些江石有圆的.、有方的、有棱角的,一踩踏就能滚动,真多宝贝啊!这些石头,不知在地层里挤压了多少世纪,才产生化学变化,化为玉身。也不知在江水里冲洗了多少年代,才被洗涤得如此晶莹透亮。
随身携带回几颗石头,都是中小型的,大的扛不动,拿不回来。我把石头全都摆在桌面上,细细观赏。这些来自偏蛮远水的来客,乍一看,没有啥特别的形貌,但仔细观察抚弄,感觉特别沉甸,用木棍敲击,邦邦作响,棍子有异样的回弹力。再用强光电筒一照,不得了啦!全身通透,透射入心,显现出晶亮细腻的,或黄色的、青色的、红色的、咖啡色的、血红色的光影。
接着我把那些石头分类安放,先把“灰沙头”归为一类。“灰沙头”很像建筑工地石灰池旁凝结之后的石灰颗子,如果把“灰沙头”丢进石灰池,你不会辨得出哪是真石灰头,哪是彩玉“灰沙头”。“灰沙头”内含优质,只要是份量沉重,内中肯定是有宝。要么是红牛筋,要么是青玉白玉。
有几颗特别精巧的小石,是我几年前就收放的藏品,可谓别具一格,各有千秋。有的晶莹剔透,如天宫珍藏的水晶一般;有的纹路精美,石面爬着丝丝细纹,色泽各异,如古时专贡皇家丝绸上的异色细丝。有两颗色彩鲜艳,从外表就染上神秘的咖啡古色。还有一颗蛋形小石,刚好鸡蛋大小,凡到我家的客人都称绝不已。它的惹人抢眼,主要是全身透白,用光照透射,内质里全是牛油凝成的脂膏似的,一看就想一口吞进肚子里。有玩家渴求:“你想卖吗?”我只笑而不答。
我爱南流江石,更爱其个性,比如那些表面斑驳坑洼,但整体又透着嶙峋的奇形怪状,这便是刚傲。有点像战争时期,炮火剥离的伤口,让人穿越时空,身临战地,热血沸腾的高喊:“还我家国,保我安宁!”又比如那些粗糙的,淡淡黑色或黄色的圆石,没有精美的外形,也没有鲜艳的色泽,更没有光滑的手感,然而我喜欢它们的质朴。这正是中原大地和岭南历代父老乡亲,饱经风霜,苍然朴实品格的真实写照。不管是跨马扬鞭的民族,白羊肚毛巾的牧人,还是岭南粤地的汉子,他们把家国责任一肩挑,强忍着贫寒,在山沟旱地里,在凶险大海上,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一家人的饱暖,永远像沉寂的老牛,与困难抗争。他们又如一张张大弓,蓄尽毕生之力,图想把孩子送射出贫困的圈子,穿向繁华富庶的领地,不避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劳作辛勤的头脸,就变成一尊尊黑石,坚毅而淡定。
南流江石,经历了沧桑,古老中国的历代百姓,也经历了苦难,但这些经历,积淀了大中华的文明和宝贵的个性。时光敲磨出的历史,使国计民生更加厚实。改革开放的今天,新生活已经改变了人民,改变了社会,但中华民族,永远需要坚毅、质朴、勤劳和耐磨,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之魂才可以永远昂扬,才可以像中华大地所有蕴藏的宝石一样,透射出绚丽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