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煮咖啡散文
一
“坐家(诙谐之语)先生有咖啡豆吗?”
“有成品咖啡,没有咖啡豆。”
“有磨豆的东东吗?”
“这个,真没有。”
“会有的,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豆豆和磨豆豆的东东也会有的。”
谜语一般,是从咱们年轻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里套过来的台词。
这是几天前,咱们俩在微信群里的对话。
你和我,就像两只喜欢独自飞翔却又彼此系念的鹰。也许很长时间,各自东西,逍遥云海,彼此音讯全无,却突然有一天,你一下子从云天外飞临我的眼前。或者,预先毫无先兆的,你打来了电话。再或者,我突然就写一首短诗,回味一下我们彼此互称中尉的年轻岁月。
我们最近一次在泉城话别,过去大约十个月左右,冬季里,你有六七个月都在南方某地养生,我在家乡和泉城之间腾挪,咱们彼此很少联系,除了你偶尔在我的帖子下面留几句言。
这一次,突然之间,你在微信上就来询问咖啡的事情。
二
“我来到你楼下了。”
手机响了,是你的声音。本来,昨天咱俩已经约定好,你今天上午要来我这里喝咖啡,但是今天从早晨到现在,一直天色阴沉,小雨淅淅沥沥,断断续续。我觉得你应该不会来了,正打算离开键盘,去泡一杯咖啡的时候,你的电话来了。
你走进门的的时候,手里提着一个袋子。打开来,一个深蓝色的盒子,盒子上印着:手摇磨豆机。另一个,白色的袋子,袋子上印着:中咖云南庄园圆豆。
呵呵,原来这就是“豆豆和磨豆豆的东东也会有的”之谜底。
打开盒子,你一件件组装起来。然后,打开袋子,倒进一些咖啡豆。一颗颗,圆圆的咖啡豆,欢快的小精灵一般,滚落进磨豆机的盘子里。你轻轻地缓慢地转动手柄,磨豆机发出轻轻的“嗑嗑啪啪”的响声。在“嗑嗑啪啪”的轻音乐里,一颗颗咖啡豆幻变成碎屑,朦胧诗一样,淌泻进玻璃壶里。你轻轻地缓慢地转动手柄,像接生婆从子宫里刚刚捧出新生的婴儿,专注、缓慢,小心翼翼,欣赏的微笑春风般微漾。而且,你慢悠悠地笑着说:“别慌,慢慢摇,慢生活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煮咖啡的时候,你又不让我们两口子插手,自己掌握火候,亲自搅拌,直到你认为可以了,才停下来。看着你煮咖啡的样子,也是那样的专注和认真,我似乎体会到慢生活中的另一种味道:专注、细致、认真、舒缓地经营生活,本就是生活中难得的情趣和幸福。正如你所说:“精心调理生活,也是一种享受啊。”
我虽然也喝过一些现煮咖啡,但是,在家里现煮咖啡,这还是第一次。
我喜欢喝咖啡也就是最近七八年的事儿。退二线了,退休了,人闲下来,不仅喜欢上了喝茶,而且,也喜欢品尝一下咖啡。一开始,还是偶尔品尝一下。后来,有一次春节期间,远在外地工作的一个学生给我带来两种咖啡,都是成品的,一是产自东南亚某国的细长条带装的,一是瓶装的雀巢咖啡。两种咖啡,每天上午喝一杯,大概连续喝了两个多月。那以后,就开始有意识地买咖啡喝。当然,都是买成品,热水一冲,即可啜饮。
最近几年,常住在泉城,也曾经在大型超市里问过有没有磨咖啡的机器,答案:没有。我也并不太上心,一直就喝现成的冲泡咖啡。说到底,图个省事儿,契合我力求简单快捷的生活原则。
今天,看到你慢悠悠地磨咖啡、煮咖啡,而且似乎很享受这个慢悠悠的过程,我似乎觉得我应该完善我的生活原则,像你一样,老来要学会慢下来,慢悠悠地享受生活的慢节奏所带来的轻松和悠闲。
三
七楼阳台上,我和你,每人一张藤椅,对坐。藤椅中的小茶几上,摆着两杯刚刚煮好的热咖啡。咖啡特有的焦糖浓香,散发着浪漫和激情,在阳台四处弥漫。
虽然天空依然阴郁,却有一片片灰白的云彩,悠悠飘荡。宽阔而透明的窗玻璃,将阴郁的底色和灰白的云彩过滤成澄明的清爽和闲淡。错落的楼群之南,远处的千佛山和佛慧山,连绵起伏,安然静卧;山上的亭子,庙宇,也蔼然处之。常春藤、茉莉、芦荟、金边虎尾兰、宝石花、吊兰、蟹爪兰,三层参差错落的绿色植物,就在我们身旁渲染着绿色的安详。在这悠闲和安详的氛围中,我们一边浅啜着温暖的现磨咖啡,品味鲜咖啡的馥郁浓香,一边海阔天空,精骛八极,任意东西。
现煮的纯净的咖啡,除了加冰糖,再没有其他的辅料,因而,微苦、淡香、浓郁的焦糖味道又含微酸,更具有纯正的咖啡原味。我们又对比喝了一杯加工好的咖啡成品,是海南产的炭烧咖啡,热水冲泡即可。细细品味,这种咖啡,浓郁的炭烧味道,极其强烈而浓郁的植物油香味,这两个味道特别重,似乎就冲淡了咖啡的本真原味。
你说,现煮的原味的咖啡比加了植物油、香精、牛奶和其它食品添加剂的咖啡更招人待见。我与你有同感。
平时,我会偶尔喝些不加糖的原味咖啡。譬如我平时喝雀巢咖啡,有时候,干脆就什么辅料也不加,喝起来,当然要苦些,但是,细细品味,苦中所蕴含的焦糖味道、甘甜微酸的味道,甚至原木的味道,肉桂的味道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复合味道,都会隐身的伏兵一样慢慢显露出行踪。而且回味起来,苦的味道会渐渐消退,而咖啡的醇香却会在口舌之间执拗而长久地滞留,让人回味无穷。
你说,你喜欢现煮的咖啡的微酸,我与你有同样的感觉。
在许多食物中,包括许多水果中,都含有微微的酸味。特别是南方水果,不管是芒果、菠萝、桂圆、杨桃、山竹、木瓜,还是荔枝、椰子、橘子、火龙果,几乎都是甜而酸,甜而酸的味道,似乎更能诱惑舌尖味蕾,给人留下美好的味觉记忆。
我老婆——你们老三队(公社时期的生产队)的人——是个怕酸的人。第一次和她去南方旅游,一开始,尝到南方水果甜中含酸的味道,她有些不习惯,老是吵着吃西瓜、甜瓜、苹果一类在北方家乡常见的水果。其实,即使这些在北方经常吃到的水果,在南方,也都浸渍了酸味,改变了北方水果比较纯正的甜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滋养一方粮食瓜果的味道。江南湿润而高温的气候条件,让生长在这里的水果们都自然蕴含了甜而酸的味道。我有意识地先买一些少量的南方特产水果,让老婆品尝,由少到多,有了数量的积累,慢慢的,她习惯下来,也就适应了,不久,每天旅行停歇下来的时候,她都要撺掇着买些南方特产水果,以快朵颐。
这也就像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被纯正的甜味浸泡,也许会显得单一而呆板,恰恰有些微微的酸涩来融合或者衬托,也许生活会更丰富醇厚,更耐人咀嚼和回味。
谈话中,我们也谈到了各自的过去。你和我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坎坷和酸涩。譬如你当兵时因为首长遭遇挫折而受到牵连,稀里糊涂就退伍回了家。回到家,要被推荐上学,又稀里糊涂被别人抢了先。我呢,因为受祖父和父亲历史问题的牵连,当兵和推荐上学连想也不敢想。但是,我们后来的生活却各自都比较圆满而幸福。
在今天的甜美中咀嚼一下过去的酸辛,似乎我们的生活反倒显得内蕴厚重,色彩繁复,波澜跌宕,与有些人一生的呆板单一死水无澜相比较,自有丰厚之韵味,动态之美感。
四
我们也拿咖啡和茶进行了比较。
你说,咖啡和茶都能使人清醒,但是咖啡浓烈,是兴奋之后的清醒;茶就平和一些,是冲淡之后的清醒。
是的,按中国的阴阳说,咖啡应属阳,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力量与热情”,喝上一杯,能使人头脑兴奋,血脉贲张,血压升高,阳气上升,激情勃发,从而驱除疲惫和困顿。而茶却属阴性,通过降火达到头脑清神的境界。正如李时珍《本草纲目》里面的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譬如我,每天上午八九点之交,总有困意在四肢百骸里缓缓蔓延,读书,可能昏昏欲睡,不知所云;码字儿,可能艰涩阻滞,灵感全无。一杯热咖啡喝下去,很快,就困意全消,既兴奋,又清醒,读起书来,会达到忘我状态,深入别人所创造的境界而又不时生发联想、想象、感悟、启示,达到所谓二次创作的佳境。码起字来,往往思如泉涌,灵感的火花啪啪作响。中午小憩之后,泡一壶茶,慢慢啜饮,在茶香之中,心情平淡冲和,头脑恬静坦然,不管是读书还是码字,都有一种沉稳踏实有条不紊的状态。这种状态,更有利于读书时慢慢咀嚼和消化,码字时准确和条理,因而,我往往在下午修改定稿。所以,最近几年,我基本保持“上午咖啡下午茶”的习惯,生活有规律,精神有活力,观察生活和思辨、表达都不乏敏感,读书码字也有了源头活水。虽然码出的字几乎就是自我生产自我消费,自娱自乐,这种自娱自乐,也就很给我的生活添加色彩和乐趣了。
细说起来,源自非洲的咖啡和源自中国的茶都是取之山野中的树木,采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人类一开始饮用它们,都是当作饮料或者药物,但是,慢慢的,就被赋予人类文明内涵。当咖啡传至欧洲,开始被贵族饮用,就慢慢沾染了贵族气息绅士风度,至今,在西方,咖啡已经和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紧密联系。不信,你走进西方的任何一个咖啡馆,里面都异常安静,在里面喝咖啡的人,一个个温和安静,端庄稳重,即使有对坐的青年男女恋人在热恋,相互之间的对话也一定是喁喁私语,而不是大声喧哗。全没有我们一些中低档酒店甚至大排档里的大声喧哗、吵闹和酗酒滋事。在中国,茶走进官宦富贵人家而且走进文人生活的空间后,有文化知识和一定鉴赏能力的读书人,将茶的苦而后甘的特质,俭朴、清淡、和静的秉性,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传统联系起来,赋茶予深刻的文化内涵,将茶与人的悠闲、淡泊、宁静等心境联系起来。有些人,又讲究禅茶一味,赋茶以禅意,更有了超凡脱俗的禅家境界。
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西方的咖啡与绅士风度,中国的茶与文人雅士风度,都已经各自沉淀为鲜明的文化符号,并呈现交互融合的状态。现如今,中国人喝咖啡,西方人喝茶,许多人既喝咖啡又喝茶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咖啡和茶,从某种意义讲,已经充当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类之间文明成果相互开放彼此接纳的象征角色。
所以,你和我,老来学会品尝咖啡,也算是一种开明与宽和吧。
五
扯着扯着,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十一点半,妻子说要留你吃饭,你竟然起身就走,说:“改日再说吃饭的事儿。”
我说让你带走磨豆机,你哈哈一笑:“那就是给你买的。”
好的,那就恭敬不容从命。如今,你和我早就回归了自然人状态,两个白头翁的来往,早就远离所谓的利益与“贿赂”,又何况我们俩从二马蛋子时候培养起来的友情就是超功利的。
电梯来了,你一步跨进去,挥挥手,作别而去。和来时一样,突兀而简洁。
与你挥手作别的时候,我突然想起那一年的大年三十除夕夜,大雪纷飞,你两口子和女儿一起,突然冒雪来到我家,走进门的时候,你们仨都成了雪人。我们两家,围着煤炉,弄了些简单的小菜,在一起过了一个温暖而和谐的除夕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