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女子的散文阅读

  自古谈论女子的文章和话题非常的多,相对于女人、女性之类的称谓,我更愿意使用女子这个字眼。不是想到孔夫子的那具旷古世言“唯女子……难养也”。我想孔老爷子说这句话时也已经一把胡子了吧,大概荷尔蒙分泌已经少之又少了吧。一个没有了激情的老人来说女子,似乎是隔靴搔痒,甚至会因无能而产生强烈地扭曲虐待心理。就像我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太监对待宫女的态度。每次想到在公共场合一个毕恭毕敬,低颌垂颅,说话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生怕踩死蚂蚁的老好人形象时,就很想不通他老人家这么一句话会影响这么久。几千年来这句话残害了多少女子,又掐灭了多少活泼生动的灵魂,看到今天*空间里女性们的强势姿态,我想也是能理解的。她们总算有能力也有机会释放一回了!

谈女子的散文阅读

  说到老夫子我就来气,不禁多几句舌。他的那些国呀、家呀的大话几千年来也没将巍巍华夏治理成强大自信的民族。他教了三千学生,七十二个勉强及格,只有十二个算得了他的真传,按这种升学律,在今天他的孔子学府早得关门大吉了。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渐渐的把中国塑造成了他的模样:谨慎小心,唯唯诺诺,见风使舵,欺善怕恶……他那把软刀子还专往窝里捅,尤其嗜好对付女子和孩童,简直刃不见血!可是他却总是受到统治阶层的推崇,因为他为了服务权威挖空心思,制定框条不遗余力。几千年来统治阶层性质几乎没变,所以这老人家也就一直权高位重,在社会动荡,道德败坏,人心难控之时,总要将这尊菩萨搬出来,然后一些人躲在后面大声宣告:“你们听听……这是万世师表的声音,是他说的,他让你们要安分守己,不得簪越……”。于是我们勤劳本分的黄皮肤百姓们十分的相信,转身回家低头默默干活……。

  在我有限的对于老夫子的知识里,好像找不到他对于生活的描述,倒是从他孙子的学生孟子先生那还能看到一些生活养生的佳句,至今依然管用。记得老夫子说的一句“莫见乎隐,莫显于微”,我拿了他这句金玉良言的`华服,希望能给我们敬爱的孔老人家穿上,可就是找不到他的肩膀,他的两肩因在朝堂长期躬背垂立已严重下垂,无法穿上生活之衣!,一个没有自身生活美好描述的圣人和名人,我对于他们的丰功伟绩,世人楷模,名言警句总是抱怀疑态度。就像经常推出在媒体上出现的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民模范,总是会不自觉的怀疑,但是我要是听到对某个模范他随便一个真实的生活描述,我会在中途就大声打断别人的话——“哦!……他是……!”。就算一大群人把“神经”这两个字都贴到我脸上也无所谓,“他是就是……!”

  女子总是有无穷无尽的形容,闭月羞花是说女子,婀娜多姿是说女子,明眸皓齿是说女子,冰肌雪骨是说女子,钟灵毓秀是说女子……男子就没有那么生动的描述,可能可爱的男子不多,有趣的男子更不多,男人更适合用传记、用记事的方式来解说,来表达和阐述。而女子适合用散文来铺开情节,产生情境,酝酿气氛,细细描画……用诗来将现实朦胧,将坚硬软化,蕴生无穷无尽的情怀,欲说还休的暧昧。似乎还不够,因为微妙婉转,言无不尽,语难达意……

  遍布每个城市的时装店能看到的男性服装款式总是那么几种,说明有特色的男子实在不多。不是设计师的才能问题,是就算设计了极具性格的款式,能穿出这味来吗?或许根本就不敢去穿?……女子的服装款式、色彩、质地铺天盖地,撩人心昡,她们可是什么都敢穿的,就怕设计师想不出来。每一个款式就是一句解释女子的话语,有的女子穿着得体,言说美妙。有些女子穿着却言不达意或言过其实。

  女子的类型也实在太多,难以叙清。一个大家庭里的各类女子叙述就用了《红楼梦》这样的厚度。当今社会不考虑出生、教育、南北东西地域,各种工作性质。就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女子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时代性格行为倾向。如果简单的区分就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吧,传统形容易理解:温柔、贤惠、安静、随缘、相夫教子……等等这些自古以来就描述的女子美德。这类女子让人很容易靠近,很自然就喜爱。因为她们身上带着人类自古以来的母性和自然的品质。而现代型就完全无法用准确的词来描述,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不定,复合性格,职业习气……有些女子很独特,她们是一个个闪光的亮点,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是时代生发出来的精灵,她们自信而大胆的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有些喜欢和男人们较较劲,因为能力和自信所以有了力量,如果在合适的方式和范围里,也不失可爱,活泼,生动的趣味。只是最好不要上升到斗法的层面去,有意识的争论那是一个非常理性和理智的空间,是男人们的游戏范围,当然不少女子和男子一样也具有这些能力和魄力。只是不太愿意看到一张本来安静美丽的脸上经常要把清澈的眼神变得锐利,白皙柔美的皮肤总是使劲的绷紧,轻启的樱嘴随时准备应战。那种形象总是离女子远了,离一个男人婆更近些。有些事物我们喜欢看到综合性质,比如说艺术。而对于人类角色来说,我们更愿意看到一个老人更成为老人,一位母亲自然的是母亲,一个男人更具男人,一个孩童天然是孩童,一个女子更似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