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蝉的散文
一
每到一个年终过去,我们都会有个不经意的一番回顾,一个有些茫然惆怅的回顾。回顾的结果,除过不愿谈及的年龄又被不情愿的收获了一岁外,其它竟然毫无一丝察觉,似乎走过来的身后,空空如也,没留一点印痕。
对镜相视,蓦然一惊,额头竟然多出几道皱纹。思忖起年少时的不喑世故和年轻时的倨傲不逊,直至中年,我们仍然未及“一蓑烟雨任平生”。思思想想,磕磕绊绊里的人生,竟然已经走过了大半程,方才懂得珍惜和坚强,不免有些唏嘘怨叹,却不知道究竟在唏嘘着什么,又该去怨叹谁?
时间不如酒,可以存放。酒越久越醇,其价值愈如翠珠,愈能醉人。时间原本很珍贵,但若将时间放久闲置,一切都会变得依稀模糊,曦光很快就会消失,漂移的过去再难收回。细细回味一下走过来的路,追欢逐笑迷离陶醉的少年已成追忆,飘泊孤苦触景伤怀的青年已走远去,寂寞寡清仰望落星的老年就要来临,其景其情,何止在纷雨中?
都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可再短暂,也要在这尘世上存活七十到八十年间,对于人类来说,这个生命的存活时间已经不短暂了。只所以都如我们般在一味的怨叹生命太过匆匆,命运太过艰辛,那都不过是欲望作祟所致。欲望,犹如一棵沉甸甸的稻穗,当负重超过其自身承载时,腰杆便会被压弯,乃至断折。
智者在说,欲望是人的本性,没有了欲望,生命就会变得平淡如水,像一块被洪冲下来的沙砾,平常而又无色,很快就会被无名的小草们覆盖,有多少人能愿如此?愚者则说,欲望里太多的残酷,太多的磨难,太多的失败,与其相争倒不如清逸逍遥清贫,倒不如尽在云雨水中淡定。谁说为准则?
欲望之争数千年,没有输赢。
智者与愚者观点相左之际,却有一个共同点:人生需要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一旦于最终看到或得到了人生的结果,人,则已经开始被大自然回收,将化作飞扬的尘土,与结果同归。
人生不是舞台。
在舞台里,黑可以变白,旧可以变新,丑可以变美,错可以变对,复杂可以变简单。舞台,可以掩盖真相,是游戏,是一个被表演的虚拟。面对这个虚拟,悲过,喜过,从脑海里只是一带而过,不会带来幸福。但人生却不这般,因为人生是生命存活的本质,不管你是否愿意,都必须要去面对,都要睁着眼睛去看这些血淋林的真实。
舞台是感受,人生是经受。
生命不是演戏。
演戏,可以真真假假,可以假假真真,可以真中掺假,可以假中混真。演戏,可以粉饰生命,是表演,是一个逗人哭笑的幻影。面对这个幻影,看过,听过,从视觉里仅仅一扫而过,不会给予美满。但生命却不如此,因为生命要在现实的环境里适应,要在汹涌的浩海里搏泳。你若不去适应,便被淘汰,你如不去搏泳,则只能被湮没。
演戏是臆觉,生命是知觉。
倘若还在摇摆着让人难以理出头绪的人生,不妨去阅读一下一个小和尚卖石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禅师启蒙小和尚的那些最简明的话语:人生最大的价值犹如一块平常石头,如果把它摆在山中,一文不值,如果把它摆在菜市场,只能放进腌菜缸里。但如果把它摆在艺术馆里,同样还是这快平常石头,就会价值连城。禅语之意:如何看待自己很重要,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一切都要看自己如何定位自己。
禅师的言语,似乎就是在题引我们,在告诫我们。
二
雨后的月光下,一块令人难以察觉的地面上渐渐地鼓起了个很小很小的土包,小土包在慢慢的裂开,只见一只蝉蛹在用头部用力地拱破僵硬的地皮后,歇息了片刻,大概是有些劳累了。随后便钻出来循着树根一步一步的爬上了树的半中腰,以垂直面对树身,将呈勾状的前腿牢牢地挂在树杆上。它是外表看似静静的,而内在正经历着一个艰难而又痛苦的蜕变,准备破皮羽化。在肉耳听不见的撕裂声中,蝉蛹的背上一条黑色的'裂缝裂开。接着,头部先用力的挤出了皮壳,拽动着绿色的身体和褶皱的翅膀露了出来。停留了片刻,似乎在缓解一下蜕皮时的疼痛和疲累,又似乎是在积蓄新生的能量。这个时刻,蝉的翅膀逐渐变硬,颜色也开始变深。随着最后的一番用力,在曦光将要洒向大地的时候,经历了一场生死变迁,已经成型的蝉拍动起羽翅飘离了蛹壳,摇动着它那短暂的生命向着高空远处飞去。在阵阵刺耳的嘶鸣中,不足百日的生命在完成繁衍使命后,开始嘶哑着经受的风雨和磨难,慢慢地垂落,死去。
看到蝉的这一演化过程,令人不免联想起人生。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蝉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地下的黑暗中度过,没有精彩,没有奢望,没有快乐,没有苦恼,无怨无悔着。怀着对世界的期待,它爬出地面,留下浑身的泥土,以洁净的身躯融入高空。它岂不知,一生的隐忍,出露天地也不过几十天的时间,但它很安然的接受。很坦然的面对,很自然的过着每一天。
蝉的嘶鸣,是在地下隐忍数年里能量积聚的爆发,是在为大自然界的微妙鼓噪,是在吟诵自己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也是实实在在的高歌着走完了这个过程。
唐李商隐曾以诗意“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喻蝉,虽旨在言己,却也说出了蝉的清高,不与世争名利甘做中轴的“蝉机”。而唐虞世南的《蝉》诗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里,赞蝉魂之清誉,赞蝉鸣之洪亮,乃以居高而自能致远。
事实正如此,人能立身品格高洁,无需外在凭借,自以人格之美,人格能量便可声名远播,这便是淡薄处人处事之道。
看开,想通,舍得,人有此三,便足以使生命达到完美。但这对我们这些普通人众来说,道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十分的困难。人生的经历太多太繁杂,看不尽,想不完,唯有淡然处置,方能一切皆为烟云。看太多,烦恼,想太多,痛苦。看淡了,快乐一天就是一天,想开了,每天的日子都如莲。
大凡人的芸芸一生,没有几人能省透此禅机,还都在苦苦的思索着,如何最高境界的普度得自己,但终不得要领,我们都是如此。既然如此,何不如蝉,平淡无奇,无须去苦苦强迫自己,适应自然。如蝉,在黑暗的深土里孕育;如蝉,餐风露宿依然高洁;如蝉,在烈日下成长,歌唱自己;如蝉,虽在临秋里逝去,却能留有一串不去的声音在自然界里廻响。
想想蝉,看看自己,顿悟:平淡无味的半截人生,不也平安无恙的走过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