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池中浮傲骨,石沙湾里埋忠魂的抒情散文

  春光明媚,日暖风清的一天上午,我和复生老兄一起,兴致勃勃地在高忠柏老先生等一行人的陪同及引导下,踩着柔软的红泥土路,来到了位于鄱阳湖北岸,都昌县土塘镇石沙湾前的湖下自然村南的白石山前。因为在那白石山的半山腰上,有古心堂主,江丞相墓葬。据都昌县志载,公元1281年,江氏族人迁葬其于鄱阳湖北同野源石沙湾(今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乡境内)。

止水池中浮傲骨,石沙湾里埋忠魂的抒情散文

  这次,值清明时节,大家便相约一起,专程前来拜谒我们鄱阳湖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止水忠魂,我国历史上令人景仰的南宋宰相——江万里先生。

  游走在白石山间,穿行在蜿蜒的山道上,过松林,越溪涧,沿途只见漫山遍野之上,松青竹翠,林木茂盛,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生机蓬勃的喜人气象。站立在巍巍的白石山上,伫立在万里墓前,手扶着墓碑,默默地诵念着镌刻碑上的“止水池中浮傲骨,石沙湾里埋忠魂”联语,不由抬起头来,看阳光穿透树木枝叶间的缝隙,洒下零落、斑驳而又纤长的细影,星星点点,光影闪烁地摇曳在我们的眼前,蹦跳着,穿梭着,仿佛幻化成了从历史深处飘来的烽火狼烟,燃烧在那远处波翻浪涌,云水怒吼的鄱阳湖上,升起在脚下的丛山峻岭之间……

  江万里,生于公元1198年,殁于公元1275年,名临,字子远,号古心,万里是在其出仕之后才使用的名字。古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人。官居南宋丞相,是南宋末年的仕林和文坛领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清廉,直言敢谏,忧国爱民,政绩斐然。江万里创办的白鹭洲书院,培养出了像文天祥那样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

  德祐元年,即公元1275年的2月,饶州被元军攻破,江万里从容坐守家中以为民望,及元军将至其第,万里执门人陈书器手与之诀别,流着泪说:“大势不可支,吾虽不在位,当与国家共存亡。”言毕,偕子江镐及左右相继从容投水死,一时尸积如叠。可见,在国破家亡的危难之际,江万里毅然率其子江镐及全家180多人,投止水池中以身殉国,并希望能以此唤醒“天下的忠义节烈之士,聚集万千民众之力,保**不移不改,道德文章不堕不毁”来振兴家国。他的一生,聚为国为民的忠义节烈形象以及道德文章之风范于一身,真称得上是“古今之完人,万世之楷模”。

  据史料记载,在随同江万里投止水殉国的近两百人中,单单只有江万里的尸体,竟然在遇难后的第二天,从止水池底下浮了上来,脸上的神情,依然是那么地从容傲岸,大有一种蔑视敌寇,凛然而不屈服的英雄气慨。这便是:“止水池中浮傲骨”一的出处。

  后来,张世杰(南宋抗元将领)收复饶州时,闻悉其事,便赶紧将江万里的忠贞之举奏报给了朝廷,朝廷上下在闻知之后,“满朝士大夫其所识与不识者,闻之莫不伤心流泪。”震动人心。在得知江万里殉难于国之后,文天祥深怀无限敬意撰写祭文,悼念先师:“星折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

  一颗璀璨明亮,闪耀光辉的巨星,折损在龙光射牛斗的`衡芜高台之上。我们从今以后,还能在哪里去见到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又斯文谦恭的先生啊?虽然先生的身体抵御不了烽火狼烟中,敌人的凶残与暴烈,被敌人的长矛利剑给彻底地碎毁殆尽,从而烟陨消亡了,但是,你高风亮节的一生,却能够与湖天同在,你不屈服的精神气慨,能够与日月同辉。

  据史书记载,江万里在南宋素有“问学德望,优于诸臣”,“议论风采,倾动一时”的美誉,是历史上公认的与欧阳修、司马光齐名的文化名人。文天祥常称江万里是“都范(范仲俺)、马(司马光)之望于一身”的大学者。文天祥曾在他的《贺江左丞相除湖南安抚使判潭洲》一文中,对江万里的学问和名节有过精彩的评述:“……修名伟节,以日月为明,泰山为高;奥学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在江万里壮烈殉国后,他的另一门生刘辰翁(著名爱国诗人),也曾在他的《江文忠公祠堂记》中写道:“自斯文一变而至欧公,再变而至先生……其好士似欧公”论谏似欧公,变文体似欧公,而又得谥似欧公”。

  对于江万里一生的述评,并不仅仅只是从旁人的诗文里才能读得出来的,我们还可以从他自己的诗文中窥其一斑。据《江氏都昌林塘宗谱》记载,江万里在出任江西漕运使时,曾经乘舟经过临江的慧力寺前水面,舟过寺前,突然狂风大作,波怒涛急,舟中之人尽皆慌恐,纷纷倒身下拜,烧香许愿,祈求平安。而只有江万里端坐在船头纸上,向船家索来纸笔,即兴书就《舟中遇风吟》诗一首投掷于江中,诗曰:“万里为官彻底清,舟中行止甚分明。平生若有亏心事,一任碧波深处沉”。江面上顿时风平浪静,平安无事。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不管我身在何地,哪怕是万里为官,我都会保持自己的一身清白,就如舟行在水上一样,举止分明清亮。若果我平生有负天地良心,便让我深陷碧波深处,成为鱼虾之食,永世不得超生。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在古心堂主江子远身上看出,他独具的磊落、坦荡情怀与豪放的胸襟,是常人所不能及极的。我们更可以看出,舟中遇风那件事,在江万里的内心中,烙下了他毕生也难忘怀的印痕。所以,他在过慧力寺前的临江写了《舟中遇风吟》那首诗之后,继那时起,他终于将自己的名字由江临而改为江万里的,借以来寄托他内心丰富的情感和远大的抱负。从他这一改名的举动中,我们不难探索到他内心的律动是何等地鲜活?人生追求的方向又是何等地高尚?

  当我们披一身融融暖阳,离开江万里的陵寝,走在回程的路上,路过鄱阳湖上的十八桥时,那湍急的流水,宽阔的湖面,云天苍茫的大湖深处,翔舞翩飞的鸥鹭们的身影,仿佛将我的思绪带起,要穿越时空,回到遥远的过去。让我不由得感从中来,不能断绝。

  江公万里,你安息吧!残破的历史,是我们今天赖以强大的基础和重新构建的基石。你的不屈精神与刚正品德,是当代人永远学习的榜样。你并不仅仅是都昌人的骄傲,而是我们整个鄱阳湖人的自豪!一念至此,我不由随口吟道:“鄱阳湖上万里行,叹无回天空自吟。止水池中浮傲骨,石沙湾里埋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