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爱车散文

  爱车是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枣红色、24型、斜梁、包链。那是我考入乡重点初中,要独自一人到离家八里地的村子去读书,爸爸看我身子单薄,斜跨在老式洋车上,只见车走不见人骑的样子,怕有危险,毅然拿出家里足足半年的积蓄,乘车到新乡精挑细选给我买来的。

忆起爱车散文

  记得当时爸爸骑行40多公里把车子给我送到学校时,我甭提有多高兴了。因为之前见都没见过这样小巧玲珑的车子,突然间梦幻般成了我的坐骑。趁着课间,爸爸扶着车后座,让我慢慢适应着学骑,因为先前骑的大洋车,我坐不上车座,是斜跨着脚蹬走的。这车子小,又没横梁,一抬脚就能上去,骑者轻巧自在多了。见我骑得稳当,爸爸不知什么时候丢开了扶车的手,而我还一直以为有爸爸这个保护伞在后面扶着。胆小怯懦的我骑行的'灵活自如,还练习着停下又骑上,骑上再下来,绕着操场骑了两圈,感觉熟练多了,一直跟在我车后的爸爸才说,自己早就丢手了,这两圈是我自己骑的。并鼓励我说,骑车其实很简单,只要手把好方向,脚用力蹬,眼看好路,胆量放正,就不会翻车。见我仍沉浸在拥有爱车的幸福里,爸爸临走又叮嘱我,星期天自己骑车回家,路上注意安全之类。

  从此,学校校园里,我的爱车格外醒目,成了一道风景。因为在八十年代初,农村有自行车的家庭本来就不多,还都是一色的黑洋车。一辆车服务一家几代人,直骑到除了铃不响其它哪都响,还叮叮当当的奔走在乡村的羊肠小道上。所以,一下课,同学们总爱围着我的车子左看右看,有的还会伸手摸摸车把,按按车铃,像见了西洋景一般,羡慕至极。还不时有老师趁学生上课时,骑着我的爱车到操场上溜两圈。每到周六,我骑车回家,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驻足观看,指指点点。我知道,他们那是在说我的车子。

  八十年代的乡间小路,晴天坑洼不平,雨天泥泞难堪,爱车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陪我度过三年难忘的初中生涯。我顺利的考入了中专卫校,到市里上学不用骑车了,车子闲在家里,我和爸爸就鼓励不会骑车的妈妈学着骑。没几天,妈妈还真学会了。此后,我不在家的日子里,爱车想当然就成了妈妈的交通工具。那年代,小红车是我家的标志性物件。

  八十年代中期,父亲与人合伙投资的砖厂,因那年天气多雨,难以正常运转。有债主上门讨债,一眼看中了我的小红车。爸爸不得已只得让那人骑走了。这是我放假回家,妈妈背着爸爸告诉我的。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和我爱车同款的女式小红车。但每每想起爱车那乖巧精致的模样和爸爸扶我学车时语重心长的话语,心里还是很温暖。

  三十年来,正是父亲那朴实的大白话,在时刻指引我走好每一步——只要把好方向,就不会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