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的故事散文
这是个雪花飞舞的黄昏,我们应约去参加一个饭局。酒过三巡,大家都拉起了家常,一位母亲,她是我老公一位学生的妈妈,说起她的过去,异常激动,她含泪娓娓道来。
她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没有选择的机会,也没有反对的权利。她丈夫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民,没有技能,胆子又小。在那计划经济年代里,除了挣工分,还是挣工分,没有经济头脑。走进了他的家门,四壁空空,一贫如洗。不久就分家了,落得一间破草房,一根扁担。两个女儿相继出生,一家人要吃、要穿、要住,沉重的负担压得她腰都直不起来。性格要强的她起早贪黑地干,可仍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破房子实在无法住,她们夫妇就东挪西借,盖起了三间在当时还算像样的瓦房。可是回头一算,欠下了万元外债,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女儿上学要钱、家庭要开销、还要还债。贫穷促使她下决心去挣钱。
分家时的那根扁担是父母的告诫,一定要生一个男孩挑起家的重担。当时家里实在太穷,生了两个女孩后就不想再生了。于是她就拿起这根扁担,担起家的重担。农忙挣工分,农闲就去倒腾些小货去买,只要赚钱她都干。从荻港沿九华山脉到朗坑,茶叶、桃子、李子、葡萄、竹篮都贩过,还到铜陵市贩过苹果。一次在盛冲贩桃子回家,为了节省时间抄近路,从水竹岭翻山。这条路最陡处有七十度的坡,当她艰难地爬上山顶,看着到家还有二十里的路,不禁嚎啕大哭一场。现在无法想起是怎样艰难地挑回了家。经过不辞劳苦、艰辛地经营,家里的债还清了,孩子们也能安心地坐在学校里读书。一次遇到村子里的一位邻居,无事找事,故意说一些带刺的话,大大的刺激了她。说她没有儿子,断了香火,不如在猪的胯下拔一根毛到狗的胯下去上吊。我想不出这句富有创意话的寓意,应该是没有儿子猪狗不如吧。于是她决定一定要生一个男孩。说到这儿,她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涨红着脸说自己的肚子不争气,被罚重金后,生的还是女儿。说来也怪,这个村庄二十几户,就有十七户是两女或三女户。也许是天不佑人吧。她一横下心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一定要把孩子们养大成人。她坚信古人说的那句话:只见树上吊着猫,不见树上吊孤老。传说中猫是修行了十年的动物,死后如果不吊在树上,是不能转世的。中华民族有着爱老、敬老的美好传统。哪有死人吊在树上的呢?任凭别人怎么说吧。
不久,计划经济退出历史的舞台,市场经济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她做生意的劲头越来越大,家庭的`日子有所改善了。可是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大女儿、二女儿先后出嫁。三女儿正在上高中,需要钱,怎么办?于是她又拿起那根扁担,一头挑着外孙女,一头挑着银耳、绿豆汤去买,一杯只能赚一两分钱。每个星期攒上三十到五十元给三女儿的做生活费,让她能够安心学习。现在,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三女儿有了自己的店铺,她每天就去帮助三女儿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那根扁担再也用不着啦,就将它做了一个棒槌,每天用来洗衣服,一直传下去。说完这些,我们都沉默了,此时,好静哦,连雪花也在聆听这位母亲的真情告白。
一根扁担,它挑起了一个个崭新的日子,每一个日子里填满了一位平凡母亲质朴的爱和坚韧的力量。此时,我看着眼前这位满脸褶皱、头发花白的母亲,想起那根扁担被做成了的棒槌,我坚信她未来的日子一定过得更响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