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头筑成的山村散文
镇山村位于贵阳市花溪区花溪湖的中段,是一个用石头建筑的村子。这里的所有建筑物和家庭用物,到处与石结缘。屋墙是石砌的,屋顶是石板盖的,路是石头铺的,门窗是石头筑的,饭桌和椅子是石头雕成的,凡能看到的都是石头的世界。
镇山村年代久远,已有四百多年历史。镇山村三面环湖,屋子依山而建,村口的石城墙和城门高耸屹立,犹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堡。村子建于明万历年间,相传这是一个由明朝时屯兵的营盘发展而来的古村。当时,李姓先祖南征来到这里,与布依族班氏女子通婚,从此代代相传,有了许许多多的繁衍故事,至今仍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古村民俗文化丰富,有着“民族文化村”和“露天民俗博物馆”的美誉。全村140余户人家,四分之三是布依族人,其次是苗族人。
夏日的清晨,脚踩石路走进镇山村,过拱形的石头城门,是入村的唯一陆路通道。这是被誉为坚固、森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的军事要卡。如今,太平盛世,人们忽略得连城门都不关,城门上蔓延的大多是长青藤,浓密的叶子相吻在城墙的砖缝边,焕发着勃勃生机,植物的繁茂与石头的沧桑悠然混合,留下了一道耐人寻味的特写。在“笃笃笃”的皮鞋声中,在划过的一片响声中,沿干净如洗的石板路进村,颇有诗情画意。
道路右边紧傍石壁,石壁是由一片片厚度均等的石板垒成,形似特制的千层米糕,看似不规则型,但不用担心它会松散滑落,这里的先人真的聪明,用其精湛的艺术,构筑成千古不变的姿态,这些石头已经在这里经受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足以见证垒石技术水平的的先进。
穿过城门,拐过一个小转角,眼前便豁然开朗,整个村庄是石的世界,石头垒成的屋依山蜿蜓起伏,一层一叠,高底错落,尽收眼底。纵向一排排,梯田似的;横向一幢紧接一幢,牵连紧凑。房子的墙体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大多是石头垒成,少有木头搭建,盖着这里特产的薄薄的石板当瓦,一律的灰白色,仿佛是淡淡的炊烟拂在上面。屋前的院子也是石头围成,有的圆形,有的半圆、有的长方形、有的正方形,也有的是不规则形。院子里栽着丝瓜、南瓜、茄子等作物,偶有向日葵金灿灿的……屋子里的桌椅等大多是石制作,工艺先进,技艺一流。
夏日的镇山村是一个绿色的世界,拐弯走进一条用人工凿出的婉蜒山路,发现脚下的大块青石在世纪的轮换中已经被村里人磨得发亮,进进出出的行人,用他们的鞋声敲击出一道道悠扬的音乐声。路的一旁是陡峭的山崖,山崖下面是一个湖湾,望去水是绿绿的,阳光下波光粼粼。另一旁的是参天的树木,绿蒙蒙的一片,仿佛盖住了天空。人行其下,既极凉爽,又极清静。
夏日的午后,雇上一条小船缓缓向村边的花溪湖划去,也是一道美丽的不凡风景。从船中仰视,四周山青水秀,处处显露美的神韵,据说湖外的另一半山是远在千里之遥的云南。当地布依族村民认为这大山能给他们带来吉祥和幸福,因此,人人尊此山为福山。直到今天,半边山一词仍是镇山村的代名词。过半边山,就好象进入了一处险象环生的大峡谷,湖被两岸俊峭挺拔的山峦挤成了长条状的大河,水的流速快了许多,但并不湍急,成群的白鹭会在你的不经意中突然跳出水面腾空起飞,还不时在湖面上作种种腾起的'表演,张扬着无穷的曲线盘旋飞舞,有的还突然掠水而过,猛然间又跃入空中而去,成为一道水上风景。
一泓清水给这村庄以生命的活力和灵性。这里的每一滴水都像刚从山泉里涌出,宽广的湖面仿佛被手巧的裁缝一遍遍熨平过,偶尔有一阵风吹过,伴着闲长而又有节奏的鸟鸣声,坐在小船上会让你感觉到快乐无限。如果想亲身体验一下这水的韵致,还可拿着—块船家提供的小浮板或套上个泳圈下到水里,然后随波逐流,耳闻呼呼的波浪声、船橹的咿呀声,会感到有一种莫名的的清凉,即使坐在船上,任碎珠似的浪花溅湿衣服,全身的肌肉也立即会松驰下来,心田里会装满了所有的快乐。
夏日的傍晚,当烈日倦怠了躲入山的背后,晚霞从西边突兀山峰的林隙中奔流欢撒出来时,湖面上又有了织锦般的美丽。夕阳会像红色的纱一般浮在水平面上。湖水是绿色的,晚霞是艳红的,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一时让人闹不清究竞是湖水飞进了霞中,还是红霞落进了湖里。霞在湖面上还会变戏法,浮浮荡荡之后忽现万道红光。阵阵清风轻轻地吹过湖面,细浪跳跃,发出悠悠的轻音乐般的声音,好似风过麦浪一般,这时,在撒满碎金的湖里戏水畅游,只觉心神飘逸,人在船中,画在人中。
夏日的夜晚,镇山古村月光如泻,满村像镀上了白银一样。凉风习习,选一家靠湖的布依农家风味饭馆,伴着习习湖风,坐在石桌、石椅上,眺望窗外石头建筑的一排排房屋,顿觉进入了石头村的神秘世界。一边欣赏,一尽兴地饮着清清的,醇醇的镇山米酒,咀嚼着当地香纯的老腊肉和各种爽口的野菜,会更觉惬意,会禁不住地诗兴大发。
如果说石板小径、石板瓦、静谧的村庄,写就的是镇山村的古朴和沧桑;那么古村脚下环绕着的湖就是古村的韵。夏日,村在画中,画在村中。镇山村是美丽的,是大气的、有灵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