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是最朴实的散文

  春节前,便和老公商量好,去我老家过年。一则,我想好好陪年迈的父母;二则,近年来,我写了些小文章,想趁长假,静下心来修改和整理一番。老公欣然同意了。

父母的爱是最朴实的散文

  其实从小,我就喜欢文字,还曾有过当作家的梦想,可梦想终归只是梦想,因诸多原因,没有付诸行动。记得上学时,我最喜欢上作文课。尤其是哪篇作文,被老师拿到班上声情并茂地朗读,或看到作文本上,有老师用红笔提示的好句子和好的评语,我便觉得很有成就感。

  重返单位上班后,工作之余,我没有其他爱好,以前的梦想和那些人生阅历,经过岁月的磨砺,在脑海里孕育,如母体里的胚胎,慢慢发育,成熟,用心写成了一些文字。不经意间,竟有了大几十篇。

  乡下过年,很是热闹。亲朋戚友进进出出,我的心也被新年的气氛感染,一直沉不下来。修改作品的事,自然没提上日程。正月初二那天,老公和弟妹带着小朋友们走亲戚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父母。我终于逮到了一个清静的间隙,便赶紧拿出了手提电脑。父母误以为是我一个人觉得无聊,想借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全围了过来,陪着我。

  母亲上过几年学,平日闲时,她偶尔也喜欢翻阅家里的旧杂志。近年来,我的小文章时有发表,母亲知道后,常嘱咐我带些发表了我文章的报刊杂志回家。茶余饭后,她喜欢带着老花镜,给邻里亲朋们朗读。我想,母亲老花镜后的混浊眼睛,缓缓浏览着我的铅字时,肯定是模糊而费力的,但她却乐此不疲,尤其是读到我描写儿时的.片段,常笑开了一脸的褶子。

  今日,母亲突然见我写了这么多文章,便兴奋得一定要我给她和父亲朗读几篇。

  母亲的要求,让我颇为意外。现在,只有那些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喜欢挑选些优秀童话、童诗或儿歌什么的,给牙牙学语的孩子朗读,借此来对孩子进行语言启蒙。

  儿时,我喜欢把作文读给父母听,那是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赞扬和指导。可如今,父母老了,时有耳背,又不懂文学,把文章读给他们听,有什么意义?且还有一点,我写的都是些小女人内心情感的文章,实在羞于朗读。

  我嘀咕着,望了望母亲,见她慎重地戴上老花镜,紧紧盯着我的电脑,眼神里满是期盼。父亲坐在我旁边,似乎也在默默等候着。面对父母这副认真的模样,我自是不敢拒绝了。可是,这么多文章,我该选哪一篇呢?

  自家的孩子个个好!自己用心写出的作品,就如自己孕育的孩子一般,文章尽管算不上什么大作,可要我选择,还真有些棘手。

  母亲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便说,你先念题目,让我来挑选吧。

  我的散文,以亲情诸多。母亲听完我说出一大串题目,挑选了那篇《父亲的路》。这篇文章,是我近期的作品。是描写我元旦回家,远远看到父亲在清理家门口刚修好的水泥路面时,受到启发后,以路为线索,回忆父亲在我年幼、上学、成人后的修路情景,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想,衬托农民父亲对子女的浓浓父爱。

  刚开始朗诵时,我还有些吊儿郎当,父亲母亲却听得很是陶醉仿佛跟着我文章的情节,在思考,在回忆,在感悟。不知不觉,我也融入文字中,感情变得丰富起来,尤其读到高潮部分,语调也变得慷慨激昂了。

  读完后,母亲没有过多点评,只是低沉地说了声“写得好”!还起身为我端来了茶水,希望我再读那篇《老屋》。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年轻时相识,中年相伴,到老年相依,他俩秉承着勤俭持家的美德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相濡以沫,患难与共,为我们姊妹撑着这个幸福的家。读《老屋》,何尝不是读父亲母亲那些日出而作的生活,何尝不是读父亲母亲那些辛苦创业的艰辛?

  其实,每个人对父母的感情,有时是矛盾的。对父母的爱以及感恩的话,也只有在文字中才会肆意流露,尤其是我,平时从不爱表达。此刻,我朗朗地读着,但明显着的,声音已变得低沉了。

  父亲母亲聚精会神地听着,沉默不语,唯恐落掉一个字。这篇《老屋》,我分四节写成的,读完第一节,感觉有些喉干舌苦,便停顿了下来。这时,母亲急切地凑过来,目光中带着质疑。

  我惊叹于母亲的认真。读着老屋里那些岁月,那些事,温馨场景如一幅幅精彩画面呈现于眼前。幸福如午后的阳光,从窗台射入,溢满了整个房间,自信也随之而来。读着读着,我竟有些凝咽,余光偷瞟了一眼父母,却发现他俩在悄然抹泪,这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从没见到过的。他们哭了,也笑了……

  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朗读,是族里的晚辈们来给父母拜年。父亲表情似乎僵住,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意犹未尽地缓过神来,慌忙地去招呼客人。

  望着又忙碌着的父亲母亲,我为自己开始时的浅薄而尴尬不已。父亲母亲的爱,何尝不是天底下最朴实的散文?

  泪,从我的心底,汩汩涌出。